南宋名将韩世忠起自行伍,以军功而至将帅,于南宋中兴贡献至关重要。时值风雨飘摇之南宋初期,其戎马倥偬的一生,与国势之兴衰、政局之变化,息息相关。举凡关乎国祚存亡之大事,如苗刘之变、盗寇之平、宋金和战等,皆有韩世忠参与其间。一代名将岳飞感叹其为 奇特之士 ,彼此相重相惜。其盛德丰功自足不朽,而自南宋以来,其事迹绝少铺叙,为世人所常致憾。详尽书写了韩世忠的生平始末。以 年谱 为体例的考述方式,使读者详见韩氏一生梗概,更使后学者由此得窥 邓广铭 先生治史门径。 本谱以传统史家手法,合编年体与纪传体史书体例为一体,广采宋代诸史、方志、笔记、文集,诠次排比,考案缀辑。其中既有正史所载的抗金事迹,如黄天荡大捷、夫人梁氏击鼓助战等事,也注重网罗其遗事、叙述其性行,详尽书写了韩世忠的生平始末。
张旭、车树昇、龚任界编著的《陈衍年谱》系 闽人年谱丛书 之一种,以福建侯官(今福州)人,近现代著名诗人、词人、诗文评论家、学者陈衍为对象,在前人编纂著述的基础上,旁证考订而成此书。本年谱从陈衍的诗文、信札、翻译、编辑等资料中系统地搜集他在政治、经济、教育、文艺和日常生活诸方面的活动,也参照与谱主同时代人留下的书信、日记、评介文字和海内外各种档案及私人收藏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陈衍一生以及数十年来中国政治界、经济界、文化界和教育界的发展轨迹,为国内外学者进行此方面的研究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和线索。
本书由两部年谱、一部日记组成,包括《夏同善年谱》(据上海图书馆藏夏敦复等编《夏侍郎年谱》,1920年铅印本),《王祖畬年谱》(据上海图书馆藏王祖畬编,王保譿续编 《溪山老农自订年谱》,1918年刻本),附《王保譿日记》(据南京图书馆藏《溪山小农日记》稿本)。《夏同善年谱》时间跨度较长,编年、记事详细,有日记的特征,对研究 夏同善生平,了解晚清政治、文化有史料价值。《王祖畬年谱》记述王祖畬生平,《王保譿日记》主要为1911-1912年间记事,对了解清末近代江苏历史、地方社会及藏书家 活动颇有价值。
张君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国家社会党(后改名 民主社会党 )的领袖。本书系国内部详细记述张君劢生平和思想发展史的编年体著作。全书采用资料性、学术性和传记性相统一的编撰原则,以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大量使用档案资料和日记资料,并充分汲取近年来的新研究成果,还原和再现张君劢丰富多彩、命运多舛的一生。许多史料是近年来从中国台湾、香港,以及美国新发现的,笔者经过研究考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澄清了过去一些出版物中关于张君劢生平研究的失实记载。
厉鹗是清代*重要的文学家和学者之一,本书为 其年谱长编。内容分年谱与附录两大部分,年谱又分 正谱与后谱两部分。正谱详载厉鹗生前事迹,包括世 系、交游、*述、评选、藏书、交游、酬唱、婚姻、 科举、行旅、游览、疾病、经商等,事无巨细,不惮 繁复。后谱叙录厉鹗身后事迹,以明其地位影响之起 伏变迁,包括友朋追怀、文献流传、后人评论等。附 录包括墓志、传略、*述考、轶文辑存四个部分。 申屠青松*的《厉鹗年谱长编/当代浙江学术文 库》体例完备,材料丰富,考证精审,系年准确,忠 实而细致地再现了厉鹗一生行止及其时代场域、历史 影响,同时对其*述、轶作进行了系统考证、整理, 有助于为厉鹗研究的深入拓展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
《王逊年谱》是中国著名美术史家、美术理论家、中国现代美术史教育奠基人王逊的一部传记。王逊历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兼任《美术》、《美术研究》编委。1957年他主持创建了中国**个美术史系,为使美术史在中国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参加了国徽设计、景泰蓝改造、建国瓷设计、故宫书画鉴定、敦煌艺术遗产整理等工作,所著《中国美术史》是研究中国艺术传统的经典论著。本书作者为其侄儿,在搜集原始文献和访谈基础上完成,保留了大量一手资料,对研究王逊生平和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历程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朱光潜年谱长编》计1卷(册),549千字,收录图片290幅。本书以 信 为要义,以朱光潜的生平行止,尤其是和美学思想形成相关的文艺思潮、理论批评、社团流派、文人交往、家庭温情线索为核心,从社会背景及重大文化事件、朱光潜美学自身理论和观点的转换、家庭及文人之间交往事况三个方面展开,以年月为经纬,编述其生平活动、言论、著作及影响等。全书分十一卷逐条纪事,并辅之于美学专题的分析,纪事和专题相结合,遵循科学的方法收集史实、说明因果,演绎出谱主的美学理论和人事、社会历史关系的来龙去脉,勾勒出朱光潜一生的全貌。
吴芳吉(1896 1932),字碧柳,别号白屋、白屋吴生,重庆江津人。民国初年*名诗人、儒者、教育家。早年肄业于清华学校,先后任教于中国公学、明德学校、西北大学、东北大学、成都大学。参与创办重庆大学,并任文预科主任。有《吴白屋先生遗书》《吴芳吉集》《吴芳吉全集》等*作行世。其才华灿烂夺目,与苏曼殊的俊逸才华前后辉映,代表作《婉容词》被誉为 几可与《孔雀东南飞》媲美 的传世之作。 吴芳吉英年早逝,其人生经历和思想主张多不为人所知。王峰*的《吴芳吉年谱》综合吴芳吉的文章、书信、口记、诗歌,以详尽的史料和细密的考证展现了其一生的思想轨迹、诗歌创作、教育活动及日常生活,考辨了其与郭沫若、吴宓、柳诒徵、刘咸炘等民国学人的交游状况和思想互动,再现了民国初年一位杰出诗人、中国文化坚守者的人生轨迹与内心世界。
《魏宏运自订年谱》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魏宏运先生自订的学术年谱,以编年的形式勾勒了作者治学的路径。该书2004年作为庆祝魏宏运先生80大寿的祝寿之作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至今已有10年。这10年中,魏宏运先生除了补正大量材料之外,对其80岁至90岁之间的学路历程又有大量增加。从1925年至今,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魏宏运先生亲身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该书既是一部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大学发展史,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学科的发展史,同时记录了老一辈学人的学行,亦能反映出大背景下中国学人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出版价值。
沈晖编*的《苏雪林年谱长编》,自苏雪林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出生至1999年4月21日病逝,以编年体事录注的方式,逐年逐月逐日撮其重要事迹,忠实记录苏雪林的人生之旅。 笔者在撰写苏雪林年谱之前,曾花费较长时间,查阅她一生活动轨迹的**手资料,通读了她所有已出版的*作,并搜集了相当多的书信(800余函)及大量佚文,对年谱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接触到的有关知名人物、教学与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学术上的重大发现,都一一查找当时背景资料,核定史实,细致梳理,以注解的方式,简要做出交代,目的是凸显这位几乎要跨越三个世纪的知名作家、**教授、*名学者丰富而传奇的一生。
本书稿是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史杰鹏为所开《史记》 撰写的讲稿的结集。分为“刺客”“游侠”“战争”“谋略”“女性”等专题。多从文字、音韵、训诂的角度切入,对先秦、秦汉的社会情状、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等方面进行剖析。把《史记》这部史学名著放在它所产生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观照。对一些历史爱好者感兴趣而存在争议的话题,如“李广和卫青、霍去病孰强孰弱”“羹颉侯的封号是否含有贬义”等,进行专门的辨析,提出令人信服的观点。语言生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刘俊伟编著的这本《王鏊年谱!》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王鏊的年谱。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世称震泽先生,苏州府吴县人。在科举上,王鏊是乡试解元、会试会元与殿试探花。在政治上,王鏊从成化十一年初授翰林院编修始,至正德四年致仕回乡止,在朝为官长达三十多年,历侍宪宗、孝宗、武宗三朝,在他仕途的后三年还曾入阁。因此其年谱对于了解明代中期的政治状况,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发展、官僚制度的运作、文官与宦官之间的相互制衡、文官集团内部的相互斗争等大有裨益。其中关于刘瑾的突然掌权、武宗的微服出巡以及王鏊与李东阳的交恶,年谱记载尤详。在文学上,王鏊在当时地位举足轻重。他的制义“更百世而莫出者”,影响了明清两代,直接促成了八股文的形成;他在朝及归乡期间,与吴地的文人组织了许多团体,
马寅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该书按编年体例,详细、全面记述马寅初的家世、出生、读书求学、家庭婚姻、品格情操、成长道路、学术成就、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等,既展示马寅初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特殊地位及作用(近现代中国经济学拓荒者及奠基人;曾为国民政府与新中国政府两朝首席经济顾问),亦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学术史的一个缩影。年谱充分吸收、综合反映当代马寅初研究成果,尤其在资料收集整理方面,以15卷《马寅初全集》及《马寅初全集补编》为基础,利用马寅初家族成员参与编著的优势,访问马老亲属,参阅马老信件、手稿,并从中央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北大档案馆,及台湾中研院档案馆收集大量未曾刊世资料。此外,对民国与新中国时期报刊中的马老活动信息全面搜寻,发现许多鲜为人知的信息,综合
本丛刊的主要内容是皖江文献整理。皖江文献整理第二批为桐城派作家年谱点校。本书是近代著名古文家、教育家和桐城派晚期宗师吴汝纶年谱资料专辑,收录《桐城吴先生年谱》和吴汝纶行状、本传、小传、墓表、墓志铭、墓碑铭等。
洪迈(一二三——一二○二),字景卢,号容斋,别号野处,江西鄱阳人。绍兴十五年登博学宏词科,干道、淳熙间,累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同修国史、翰林学士等职,其间历知泉州吉州、赣州、建宁、婺州、太平、绍兴诸州府,嘉泰二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未几卒,谥文敏。 《宋史》本传对洪迈的生平事迹所记颇简略。清钱大听尝编《洪文敏公年谱》一卷,洪汝奎又在其基础上有所增订,台湾学者王德毅又新编《洪容斋先生年谱》(载《幼狮学报》第三卷第二期)。但是,钱氏草创促速气不甚关意(《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史部《洪文敏公年谱》提要);洪、王二家虽有所补苴,但篇制仍嫌未广。本谱踵事增华,旁搜远绍,历时十载,终于勒成此编,谱主事迹庶几可称详备。 洪迈是南宋前期政坛和文坛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一生著述丰富,在文学、史
(一)序言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高长虹其人。 (二)谱文根据时间顺序,尽量原封不动地编入了与谱主生平事迹有关的材料,作品在罗列全部题目基础上概括介绍了重要内容。 (三)全文抄录了未收入《高长虹全集》的3篇文章,校正了《高长虹全集》的50余处错漏。 (四)结合谱主本事,相对详细地介绍了密切相关的时代背景和报刊情况。 (五)由于高长虹是狂飙社发起人和主要负责人,而目前研究狂飙社的成果很少,故结合谱主本事适当介绍了狂飙社情况。 (六)为了较为直观地反映高长虹作品的影响,以脚注形式标明了收入合集中的高长虹作品。 (七)《高长虹全集》收录了4篇署名、‘虹”的作品,作为编者的董大中和廖久明对此存在分歧,故本谱附录T--人围绕该问题展开讨论的通信。 (八)由于高鲁冲突与莽原社(主要由狂飙社、未名社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