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有风险,用药需谨慎”,虽是套用其它行业的用语,对医生来讲,也同样为很好的警示。 另外,多说一句,手册可以做成电子版,但我更偏爱传统的纸质版,因为后者不会“一键即逝”,给人可靠、正规的感觉。
本书在综合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工作编写而成,较系统地反映了纳米科技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全书共分13章,除了介绍纳米科技中的基础理论,如纳米料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表征和制备方法等外,重点论述了纳米医药的若干方面,涉及纳米载药系统,包括聚合物纳米粒、脂质纳米粒、微乳、分子凝胶、磁性纳米粒等。此外,还论述了纳米药物的药理学特征、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纳米生物医学传感原理和应用,以及纳米技术在基因转导和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本书可供有关科研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本书名称为《药物发现的未来》,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部分:目前全球新药开发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瓶颈。第二部分:药物研发的市场需求。第三部分:回顾过去几十年来药物发展的突破口,预测未来药物发展的趋势,并且结合市场的需求为医药研究人员以及大型药企的新药发现方向提供策略。第四部分:个性化医疗简介以及2010至2015年药物发现以及开发的模式。
近十年来,由于肿瘤研究的飞速进展,越来越多的化学治疗和生物治疗的药物相继开发出来,并供临床应用。因而临床医生、医学生和护士迫切需要一本简明扼要、集中概述抗肿瘤药物应用的临床手册以供随时参考。 本书内容基本涵盖了临床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内容分常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国外新开发的分子靶向和基因治疗药物,及常用的部分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等四部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大部分已经在国外上市,少部分正在进行临床II期研究、有可能上市的药物。 为了方便临床医护人员使用,本书采用尽可能用简短的形式概括了该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适应证、禁忌证、剂量、剂型、有效率、配伍及不良反应等内容。同时,结合我们临床应用经验及参考文献资料特别编写了临床应用规程一节,供同道参考。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