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古建筑趣味知识这里都有 寻迹沉淀岁月,感受古人匠心智慧,领略中式很好审美 愿被忽视的中国古建筑被更多人看到
以 看图识词 的方式编写专业英语,将专业内容表达地更为直观、具体、生动。 本书内容全面,取材广泛,囊括了机械工程的方方面面,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零部件、专业机械几大类。对于已经学习过机械专业知识的读者,可以温故而知 英 ,扩大知识面,开拓专业技术视野;对于非机类专业人士,可以简单学习专业术语及名称,并认识各类机械零件、结构、设备和加工方法,便于自学和应用于实际工作。 本书作为一本涵盖面广、编写形式新颖的工具书,不仅可供大中专院校机械专业师生查阅参考,也可供机类及非机类专业从事技术翻译、技术交流、进出口贸易等工作的各界涉外人士、工矿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经典真题试卷,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补充2022年考试真题试卷,满足考生对真题刷题学习的需要,形成“1+2”的模式,即1套纸质试卷+2套电子试卷。其中2套作为电子试卷,放在工峰网校数字平台,读者可扫描二维码领取,作为吸引读者的一种方式,增强对数字课程的引流效果。全国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简称“注安教辅”)是我室现有产品,目前包含模考通关试卷、经典真题试卷2个系列、8种图书,分别包含了3个基础科目和1个考生数量居前的专业科目。
一本聚焦热门话题、热门行业的实力之作,完整呈现芯片发明和发展的60多年历程。 全书完整呈现了芯片发明与发展的历程,从支撑芯片产业发展的量子力学讲起,逐渐发展到半导体物理学,进而催生了半导体器件,这些器件又由简到繁,像一颗发芽的种子,演化出了双级型晶体管、MOS场效晶体管、光电二级管等,并由此集成构造出了模拟芯片(通信和传感器芯片等)、数字芯片(CPU、存储器、FPGA等)和光电芯片等。蕞后,本书还展示了芯片设计方法和制造方法由手工到自动的发展过程,并指出了芯片未来面对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路径。可以说,了解芯片,有这一本书就够了。 芯片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与叛逆史——详细讲述一群叛逆者突破传统、不断创新的故事。 作者以芯片诞生和发展为主线,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杂志、书籍或新闻报道的庞杂信
随着 中国制造 的崛起,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强,技术更新也不断加快。《机械工人实用技术手册》丛书应形式的需求,进行再版,本套丛书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相配套、内容新、资料全、操作讲解详细,本书是其中的一个分册。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装配钳工相关知识,机械传动、气压与液压传动,装配钳工专用工具设备,大型、畸形工件的划线,机械加工工艺,机械装配工艺及自动化,机床夹具的设计与制造,特殊孔、难加工材料孔的加工及典型钻头,高精度工件加工及超精加工,机床电气控制及数控机床,机床的安装调试与维修保养。 本书可供从事模具制造、装配、机械维修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阅读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96—2021·代替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了运行中交流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判据和方法等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96—2021·代替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适用于75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机电商品是进出口商品类别中贸易量最大和新商品最多的一类,机电商品归类也是实际归类工作中疑难商品最多、归类差错和归类争议较多的一类,本书便是围绕机电商品归类中会遇到这些实际问题答疑解惑的。 本书可读性强,系统性好。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讲述形式,按相应的章节,分类解答了归类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书中商品图片丰富。本书图文并茂,结构图、示意图、原理图,以及实物图,约550张。图片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性强,可增强读者对商品的直观认识。特别是对于工作原理较为复杂的商品来说,配有工作原理图,可使读者在更好地理解商品本身。此外,还可省略较多的文字描述,所以,图片丰富是本书的最大优点。 本书是《品目注释》和《税则》的有利补充。本书对部分《品目注释》和本国子目描述不详细、不具体的商品都补充了便于理解和归
DL/T1476-2015作为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重要的参考文件,对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文件的实施过程中,电力安全工器具的预防性试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随着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新的需求与建议不断产生。本文件从预防性试验的实际出发,结合已有的研究和应用,参考新颁布的电力安全工器具相关标准,对DL/T1476-2015进行修订完善,增加了预防性试验的产品种类,扩展了试验的电压等级,改进了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文件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本书基于IATF16949详尽诠释了汽车用IATF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特别是其中的许多难点释疑,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该标准。同时,本书着重介绍了有关实施的应用问题,对与该标准配套的常用工具和技术以及实施新标准的策划,做了简明、扼要并便于操作的论述。全书分为3篇,共18章。其中,第1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介绍了它的发展沿革和质量管理基础、术语。第2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析,针对该标准的条款,加以详读,尤其着重对新标准中更改和增加的内容,做了补充说明。第3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阐述了贯标的策划,核心工具、其他重要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方法。
1932年 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梁先生以 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第 次清晰梳理了 古代官式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总结出 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 征: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它既是 迄今无法取代的 建筑技术史,也是 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ISO/IEC 17025:2017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理解与实施》总结回顾了全球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详细阐述了实验室认可国际标准发展过程与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修订过程、实施要求和主要变化;结合实验室认可工作和实验室活动的全过程,从认证认可和计量学等多学科、多维度逐一对ISO/IEC 17025:2017的全部条款,分 要点理解 评审重点 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和详细解读。作者结合多年实验室认可和计量学专家工作实践,系统讲解了实验室管理体系策划建立、量值溯源、计量确认、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期间核查、质量监控、风险应对等核心内容。本书内容系统、科学翔实,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可帮助实验室从业人员和技术机构快速提升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走向科技自立自强》一书是围绕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开发的主题出版物。本书以孙家栋、王选、谢家麟、金怡濂、曾庆存、刘永坦等十余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科研创新经历为切入点,展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重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再现公众耳熟能详的科技事件和科技成就,全景呈现新时代 科学的春天 我国取得的成就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本书全景式展现了芯片行业关键的几十年发展历程,以详细的数据分析和严谨的史实考证为基础,以台积电、联华电子、三星、英特尔等关键企业的发展为线索,铺陈出整个行业的发展脉络。其中,以颇具代表性的中国经验台积电为主轴,展示了其如何从半导体产业基础相当薄弱的中国台湾,通过开创晶圆代工商业模式,不断抓住行业衰退和技术迭代的机会,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逐步甩开联华电子、击败三星电子和赶超英特尔,取得全球芯片制造技术领先的地位,成长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如今,中美之间的贸易、科技冲突频发,其发展路径,亦是中国芯片、中国制造,甚至全球科技产业的一个缩影。本书对于中国大陆如何发展自己的芯片制造业、追赶世界半导体领先技术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家是什么?对于“家”这个承载着生活重量的名词,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定义。在中村好文著蕾克译的《住宅读本(精)》中,日本著名建筑师中村好文从“住宅设计师”和“居住者”的双重身份出发,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理想中的家宅图景。 与一般家居类书籍不同的是,中村好文观察住宅,常常着眼于发生在住宅内外的日常琐事和生活机微。相对于宽阔的居住面积和奢华的装修,他认为温柔的触感、自然的光线、暖洋洋的炉火、一个让心灵休憩的舒适角落、一处让孩子孕育梦想的小天地等,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内心更贴近的元素,才是一座理想住宅最不可或缺的。他更认为:“所谓住宅,不仅仅是一个让人的身体栖息在内过日常生活的容器,还必须是能让人的内心安稳地、丰富地、融洽地持续住下去的地方。”
本书建筑师林徽因给年轻人的中国古建常识。收录了我国20世纪杰出的女建筑师——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和论述,包括对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力求展现林徽因作为建筑学家的一面。林徽因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具有科学之严谨,同时使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了我国古建筑在技艺方面的精湛成就,充满诗情画意。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林徽因的文章对当下的年轻建筑师仍有着借鉴意义。《林徽因讲古建:手绘插图版》特别增加了50余幅原创手绘图,图文并茂,版式典雅,希望能帮助读者直观感知中国古建的艺术魅力。本书既可以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学习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古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一本让华夏民族屡屡从废墟重建文明的"天书" 宋朝是中国文化的极点,宋朝建筑学集大成者《营造法式》,被史家称为"天书"。一方面指其难懂,二方面喻指读懂了可造出天堂。梁思成先生从父亲梁启超处获赠此书,发誓要读懂并让别人也能读懂。本书完全保留梁先生多年研究所作的注释、解说以及手绘图,并新增全本译文以及图文并茂的知识小链接。曾经连大学教授都挠头难读的"天书",现在人人都能读懂了。
本书从物理学角度,用通俗的语言对飞行现象和航空学原理进行了清晰、直观地描述。全书共分九章,主要介绍了飞行原理、机翼、稳定性与操纵性、飞机的推进系统、高速飞行、飞行性能、气动试验、直升机和自转旋翼机、结构等内容。为便于初学者理解,书后附录还列出了涉及的飞行的基本概念。书中还加入了一些简短的趣味性内容,以调动读者对飞行的兴趣,从而真正地认识飞行。
本书从设计总则、结构材料及元器件的选用、电磁兼容设计、热设计、抗振设计、三防设计、维修性设计、测试性设计、安全性设计、电路可靠性设计、结构可靠性设计、人机设计、标识及包装设计、软件设计等 14 个方面系统归纳总结了在电子产品研发的全过程中,研制人员(包括总体、软硬件、结构设计师等)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保障产品可靠性实现的基本原则,其中既包括强制性原则,也包括非强制性原则;既有总体性原则,也有实施细则,还有一些推荐采用的方法建议等。而且本书随章节给出了相应的实际案例,可让读者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之后一章针对大型的实际案例,具体讲解了可靠性原则的实际应用。
《中国的运河》是史念海先生推进历史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以运河变迁为切入点,网罗历史事件与其中的人事变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它让我们看到了运河那交织着无数赞歌和悲剧的历史,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与运河的盛衰息息相关的社会图景。史先生的《中国的运河》兼合了历史的质感和现实的品格,开启了当代中国运河历史研究的先河。
本书通过回答四个问题:①火用与火用分析的概念是什么?②如何获得火用分析所需要的数据?③火用分析的评价指标有哪些,又怎样使用?④火用分析怎么做?力图通俗易懂地讲解火用分析的概念与方法。 书中内容与GB/T 14909 2021《能量系统火用分析技术导则》中内容的对应关系分别列于各个问题(章节)的适当位置,以便读者对照。此外,书中还给出了一些必要的工具,包括火用分析的数据表、火用分析的计算软件介绍、火用值计算与火用分析示例、参考文献以及术语检索等,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火用分析的概念,掌握火用分析的方法,进而开展一些练习与实践。 本书适合各级政府的能源管理人员、过程工业行业能源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科研院所技术人员、高校师生以及对节能理论和方法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是一本全面讲解智能汽车安全的通俗性著作,系统讲解了汽车研发全流程的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以及三者在汽车研发中的融合之道。本书由SASETECH汽车安全社区组织编写,汇聚了博世、蔚来、小鹏、磐时、卓驭、地平线、上汽、吉林大学等业界和学界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第1章全面介绍了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三大汽车安全体系的定义、适用范围、标准体系、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让读者快速对这三大安全体系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第2章强调了安全文化、安全团队、安全管理在汽车企业内部实施安全工作和构建系统中的核心作用,这三者是保障汽车安全的前提和基础。第3~7章以系统工程V模型为基座,围绕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系统讲解了概念开发、系统开发、硬件开发、软件开发、
DL/T1476-2015作为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重要的参考文件,对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文件的实施过程中,电力安全工器具的预防性试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随着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新的需求与建议不断产生。本文件从预防性试验的实际出发,结合已有的研究和应用,参考新颁布的电力安全工器具相关标准,对DL/T1476-2015进行修订完善,增加了预防性试验的产品种类,扩展了试验的电压等级,改进了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文件的科学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