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9折
筛选:
    • 如果艺术会说话:宋风雅韵
    •   ( 509 条评论 )
    • 邱国光 著; 清泉静读 出品 /2024-04-01/ 安徽美术出版社
    • 宋朝堪称中国古典艺术的巅峰时期。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宋朝的书法、绘画、瓷器、乐舞、建筑等各类艺术形式的魅力,通过艺术品去讲述宋人的艺术追求,展现宋代独有的艺术风格,带领读者重温大宋风雅。

    • ¥33.5 ¥86 折扣:3.9折
    • 如果艺术会说话:大明风华
    •   ( 291 条评论 )
    • 高俊虹 著; 清泉静读 出品 /2024-06-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大明几百年间,艺术名家辈出,艺术成就斐然,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以细腻优美的笔触介绍了明朝的书法、绘画、戏曲、服饰、家具、建筑、雕塑等各类艺术的魅力,图文并茂地重现了大明艺术风华,带领读者认识多彩大明,见证大明艺术的活力与光彩,在大明艺术之美中获得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 ¥33.5 ¥86 折扣:3.9折
    • 如果艺术会说话:锦绣大唐
    •   ( 248 条评论 )
    • 刘延琪 著; 清泉静读 出品 /2024-01-01/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大唐风采,润泽古今,惊艳千年。本书首先回顾了大唐艺术发展的繁荣景象,然后重点介绍了陶瓷、乐舞、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充分展现了唐代艺术珍品的魅力,再现盛唐风貌,带领读者领略唐人包容开放的审美观念,感悟雄浑开阔、绚丽璀璨的大唐气象。

    • ¥33.5 ¥86 折扣:3.9折
    • 图解欧洲艺术史:19世纪 李思佳 绘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正版保证】
    •   ( 3 条评论 )
    • 李思佳 绘 /2019-12-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图解欧洲艺术史:19世纪》是一套引进自意大利专业艺术类出版社Electa的经典艺术史普及读物中的第六册。针对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提炼词条、高度概括、拆分图片细节、高信息量的呈现方式,带你了解19世纪这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 在关键词部分,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到后印象主义、分离主义,19世纪的艺术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变革,在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书将这些重要的艺术风格、流派、运动等以清晰简练的语言一一道来,勾画出整个时代的艺术脉络。 在城市部分,你将会游历艺术氛围浓厚、大师云集、艺术产业极为发达的代表性艺术中心,从马德里、维也纳到巴黎、伦敦等,各地艺术风格及其重要艺术作品和地标性建筑逐一出现,尽览19世纪欧洲主要城市的艺术盛况。 在艺术家部分,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在等着你,

    • ¥38 ¥97.37 折扣:3.9折
    • 与艺术相伴 (美)盖特雷恩 著,王滢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美)盖特雷恩 著,王滢 译 /2011-09-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本书为美国最的艺术基础概论教材,自1985年版以来,不断再版,赢得过包括纽约图书展设计和制作奖项在内的多项大奖,深受艺术院校师生的欢迎。 ???全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部分讨论了艺术的主题和目的,介绍了构成艺术品的艺术元素,进而分门别类地讲解了二维艺术形式(素描、绘画、版画、摄影机和计算机艺术、平面设计)和三维艺术形式(雕塑和装置、手工艺品、建筑);第二部分则按照年代顺序,简要生动地描述了世界艺术历史的发展,有力地表明了人类在走过的漫长岁月中艺术进取精神的连续性。这种史论结合的写法,综合了艺术理论与艺术史两种教材的优点,使读者在学习艺术理论时有丰富的例证具化抽象概念,反过来又能站在理论高度俯察艺术的历史进程,加深对人类艺术行为本身的理解。 ??? 全书配有从世界各个文化和历史时期精心挑选的艺术

    • ¥35 ¥117.37 折扣:3折
    • 艺术与观念04:澳大利亚土著艺术 [澳]霍华德·墨菲,苗纡 湖南美术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澳]霍华德·墨菲,苗纡 /2019-09-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澳大利亚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万年前,从蕞早的岩画到树皮画,直至当今的丙烯画作,澳大利亚土著一直在进行着艺术创作。在这背后,是澳大利亚土著人思想中毒有的“梦幻”概念。土著艺术是“梦幻”的创造性展现,也是土著人对个人和群体身份的表达。通过艺术,土著人保存了历史,并将其与当下相联系,以回应当下环境所提出的新问题。同时,澳大利亚的土著艺术也受到了欧洲殖民的影响,自1788年开始的殖民历程对土著人生活及艺术创作的影响也是本书的重要议题。 本书作者霍华德 墨菲,作为艺术人类学家和土著艺术研究领域的权wēi,在调查了大量土著艺术品后,揭示了土著艺术的内涵和它与土著社会之间的重要联系。他通过分析一个个具体的艺术创作,向读者说明了土著思想中蕞重要的“梦幻”概念及其对土著艺术创作的影响,探讨了澳大利亚各地

    • ¥42 ¥145.37 折扣:2.9折
    • 艺术的阴谋 河清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河清 著 /2008-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一种“非主流”的独立立场,展示另一种景观的“国际当代艺术”简史。本书旨在揭示:“国际当代艺术”既非“国际”(实由美国所掌控)亦非“当代”(不代表所有当代发生的艺术),而是一种战后美国人在世界上强行确立的“美国式艺术”。 战后美国动用强大的文化宣传和艺术市场的力量,把原先非艺术的日常物品和行为确认为艺术。美国人以“反艺术”、“反绘画”的名义,宣告欧洲古典艺术“过时”,而把19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波普”、“行为”,“装置”、“概念”等宣告为“当代艺术”,由此强行把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迁往纽约。 美国人标举“时代性”(“当代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同时标举“世界性”(“国际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国际艺术”,以消解其他国族文

    • ¥37 ¥111 折扣:3.3折
    • 艺术的慰藉 (英)阿兰·德波顿,(澳)约翰·阿姆斯特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英)阿兰·德波顿,(澳)约翰·阿姆斯特朗 /2019-07-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人们常常说道,艺术非常重要,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它之所以重要的确切原因。现在,流行文化领域的两位人士阿兰·德波顿与约翰·阿姆斯特朗将解答这一困扰我们的私密但平凡的难题。 我的工作为什么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满足感? 别人的生活为什么看上去更加光鲜亮丽? 我应该如何改善与恋人之间的关系? 政治为什么总令人沮丧? …… 阿兰·德波顿选择150件经典绘画、建筑与设计作品,在“爱情”“自然”“金钱”“政治”主题之间恣意穿插,深邃、机智、生动,他以一种全新的角度阐述艺术的功能:艺术可以是一种疗愈方式,为人生的诸多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安然地面对人类最终的命运。

    • ¥32 ¥101.37 折扣:3.2折
    • 碰撞与交融 班丽霞 著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班丽霞 著 /2008-10-01/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是西方现代音乐的领军人物,他先后开创的自由无调性与十二音作曲法引发了20世纪音乐的深刻变革。1908-1922年间,勋伯格在德奥亲历了表现主义艺术的大潮,过人的创造天赋与大胆的革新精神,不仅使他成为表现主义音乐的主要创始人,还为他在表现主义绘画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 表现主义时期也是音乐与视觉艺术联系异常紧密的时期。视听艺术全方位的互动与交融对许多作曲家和画家的创作都产生重要影响,这在“两栖艺术家”勋伯格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从视听艺术之关系范畴中研究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音乐,对于深入了解其形成发展、美学内涵、风格特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主要由绪言、四个章节、结论等部分组成:绪言是关于课题研究意义与外研究现状的陈述;章简要回顾了视听艺

    • ¥31 ¥93 折扣:3.3折
    • 新古典主义/艺术与观念
    •   ( 5 条评论 )
    • (英)大卫·欧文|责编:耿苏萌|译者:黄灿波... /2020-08-01/ 北京美术摄影
    • 本书是我社出版的“艺术与观念”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本书涵盖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所有表现形式,它不仅涉及广阔的地域范围,还涉及新古典主义风格在各个艺术分支中的广泛用途。全书共有九章及附录,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包含了建筑、画作、雕塑、园林、室内装饰、纺织品等多种门类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了解、研究新古典主义艺术不可多得的经典。 本书适合作为相关艺术专业学生的自学用书,也可作为美术爱好者的普及读物。

    • ¥38.22 ¥98 折扣:3.9折
    • 艺术之爱(蓬皮杜夫妇的艺术生活)(精)
    •   ( 2 条评论 )
    • 编者:(法)阿兰蓬皮杜//(法)塞萨尔阿尔芒... /2021-01-01/ 广西师大
    • 这部作品由蓬皮杜之子阿兰·蓬皮杜和致力于想象力对权力影响研究的法国记者塞萨尔·阿尔芒共同执笔,讲述了被艺术、爱情和信仰支撑的蓬皮杜夫妇的一生,同时展现了乔治·蓬皮杜在从政期间以个人的艺术天分建造的一个充满文化与现代艺术感的法国。 蓬皮杜夫妇1933年在拉丁区相遇,彼此一见钟情,相伴一生。二人拥有相同的艺术审美和天分,把对艺术的热爱融入公共和私人生活当中,建设了一个充满当代艺术气息家庭的同时,也设计了一个新的法兰西。在乔治·蓬皮杜从政期间,他将自己的艺术想象落实成许多有益于法国的行动,并 修建了波布尔中心,即现在的乔治·蓬皮杜 艺术文化中心,人们可享受一种具有文化性的休闲生活。直到乔治·蓬皮杜去世后,妻子克洛德·蓬皮杜也一直捍卫着丈夫在巴黎留下的艺术成果,并保持着自己的艺术生活,同时不遗

    • ¥31.2 ¥88 折扣:3.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