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取中国画之笔含蓄简约、西洋画之色饱和宽广,兼容中西绘画观念之自然交融。以水为脉、以彩为体、以神为本、以情为境,空灵薄透、朦胧飘逸。在诸画种中她是最浪漫、最自由、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艺术语言。
温州版画家在中国现代版画史上所作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业绩,是近现代温州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嬗变印记:温州版画(1929-2012)》详尽、全面的介绍了温州版画家从1929年新兴木刻开始至今的作品与文献。其中有野夫、林夫、王良俭、张明曹、葛克俭、张怀江等版画家的作品和评述。
中国画论经秦汉到西晋的萌芽,于东晋、南北朝蔚然独立,历唐、宋、元的繁荣,至明清二代,重在传承总结,集其大成。这一时期,文人画大盛,称为文人者,即便不于书画实践,也大多知画懂画,故画论著述数量最丰,几占中国画论著作十之七八。《中国古代书学画论丛书》首期选择了十部画论,稍加注解,配以彩图,以助解读。这十部画论,论影响深远,则董其昌《画旨》力倡南北宗论,崇南抑北,观点鲜明,导引了其后三百年中国画的风格走向。论体系完备,则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以十八章的篇幅,丰富的内容,成为传统中国绘画理论的集大成者。论精深高妙,恽寿平出身文化世家,又历明清鼎革,以少年追随父兄参加抗清斗争,后知时世难移,寄情书画,所作《南田画跋》文字隽永,意旨深奥,细细品味,意趣无穷。而同为题画之作,金农的《冬心
此书画集之中,更有湖帆公不同时期之书法作品。从其早年之篆书对联、类似瘦金体之文字与不可多见之《真草隶篆四条屏》中,可见其早期受当时海派文化与高祖吴大潋之影响并博采众家之特色。中年之后,以其本人之天赋与久浸书画诗词之条件,又得与当时众多书法名家切磋,书法风格逐渐形成了特色,精致华美之极,亦为世人所推崇之独特书体。除其本人之书画诗词作品之外,此种书体亦能见于无数经其整理鉴赏之名迹、文物与同时代画家作品之中,为无数传世杰作加以定论,其对华夏文化之贡献亦非寻常。至于其晚年之书,则更以狂草见长,以《临怀素自叙帖》等为代表之众多作品中,一显其老辣之功力,深具沧桑之感,可谓其毕生之境界也。 湖帆公之书画广为世人所重,而其晚年之不幸,则更为人所叹。其所逢之种种政治运动与遭遇,非我等生于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当中国山水画处在“现代人物加唐宋山水”状态时,江苏画家在傅抱石率领下,进行了二万三千里旅行写生。他们走近生活,贴近人民,走近大自然,一路上边走边看边想边议边画,画家们之精神风貌随之发生了变化,笔墨也随时代发扬光大,从而诞生了一大批新山水画。次年在首都北京举办了“山河新貌”画展,其影响轰动了中国画坛。本书作者黄先生参加了这次写生活动,并写了颇为详细的日记,他对日记作了整理,又根据亚明、魏紫熙等五位当年参与者回忆材料加以充实修正,终写成本书。她的出版,对当代山水画创作仍具指导意义,也为美术史提供了生动具体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