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虞琴刊》为今虞琴社的学术刊物,由查阜西、彭庆寿、张子谦等人编印,刊于1937年。许多作者皆为当时琴界名流,如吴景略、徐卓、徐文镜、桐心阁主等人。 《今虞琴刊》内容包含记述、学术、考证、论说等部分,章节分为“发刊词”“图画”“记述”“论说”“学术”“考证”“曲操”“记载”“艺文”“杂录”“编后语”等,内容十分丰富。
维瓦尔第的一生正处于欧洲巴洛克艺术鼎盛时期,他在作曲方面所涉猎的音乐形式繁多,但人们公认他为巴洛克协奏曲领域的王者之一,其诸多创作中流传至今的重要作品也以这类协奏曲居多。据统计,除了广为人知的《四季》,他一生总共写作了400多首协奏曲(译者注:另一说为近500首协奏曲,其中包括独奏协奏曲和管弦乐协奏曲,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突出独立的乐器而作,后者则是专为管弦乐团或合奏团谱写的)。
《20世纪中国声乐发展史》主要介绍了我国20世纪时期声乐史的发展状况。包括绪言、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中国特色音乐创作的最初尝试、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的音乐、新中国成立后的声乐发展、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的沿革及发展、20世纪中国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简介、20世纪中国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的声乐理论、20世纪中国主要声乐文献简介以及附录——20世纪中国代表性歌曲谱例,详细介绍了我国学堂乐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等的代表作及具有代表性的歌唱家和作曲家,内容全面、丰富,可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参考书。
《20世纪中国声乐发展史》主要介绍了我国20世纪时期声乐史的发展状况。包括绪言、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中国特色音乐创作的最初尝试、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的音乐、新中国成立后的声乐发展、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的沿革及发展、20世纪中国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简介、20世纪中国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的声乐理论、20世纪中国主要声乐文献简介以及附录——20世纪中国代表性歌曲谱例,详细介绍了我国学堂乐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等的代表作及具有代表性的歌唱家和作曲家,内容全面、丰富,可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参考书。
《流行音乐编曲教程》由柳刚所著,本书共分为九章,内容涉及与编曲学有关的复调织体、与编曲学有关的主调织体、与编曲学有关的混合织体、关于编曲学中的旋律层、关于编曲学中的低音层、关于编曲学中的和声层、微观编曲学、中观编曲学、宏观编曲学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尼古拉瓦卡伊,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1811 年在圣 西西里亚音乐学院(S.CeciliaConservatory)获得了学位证书。瓦卡伊21 岁时到了那不勒斯(Naples),成为了帕西罗(Paisiello)的一个门徒。他的部歌剧《孤独的斯科奇亚》(I solitari di Scozia)于1815 年在那不勒斯问世。在部歌剧首战告捷之后,瓦卡伊为了他接下来的两部歌剧的演出去了威尼斯Venice)。1832 年4 月,瓦卡伊的最成功的歌剧《茱丽叶塔与罗密欧》(Julietta e Romeo)在国王剧院(King's Theater)上演后,他开始旅居伦敦。他的个人魅力和名声使他迎合了上流社会并很快地成为深受人们追捧的教师。1838 年,瓦卡伊结束了他的巡游生活回到了意大利担任米兰音乐学院(Milan Conservatory)作曲主任和教授。
本书是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中形成并至今尚存在于昆剧的“唱”中的“曲唱”,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上编,标名《曲唱》,横向剖析曲唱的构成;下编,标句《词乐》,纵向阐述从词唱到曲唱的衍进历程,纵横互补,自成体系,读后,深感其构思完整,脉络清晰,学风谨严,观点鲜明。 本书分为两部分; 部分,先述说“今”‘曲唱’即“昆”中的“曲唱”的状况和构成,为《上编》; 第二部分,试探索、论说“词乐”与“曲唱”的演化及其构成为《下编》。
本书是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中形成并至今尚存在于昆剧的“唱”中的“曲唱”,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上编,标名《曲唱》,横向剖析曲唱的构成;下编,标句《词乐》,纵向阐述从词唱到曲唱的衍进历程,纵横互补,自成体系,读后,深感其构思完整,脉络清晰,学风谨严,观点鲜明。 本书分为两部分; 部分,先述说“今”‘曲唱’即“昆”中的“曲唱”的状况和构成,为《上编》; 第二部分,试探索、论说“词乐”与“曲唱”的演化及其构成为《下编》。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作者在对于艺术歌曲进行了全面论述的基础上,逐一对五十余首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和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从音乐艺术到演唱技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涉及的中国艺术歌曲均有带钢琴伴奏的演唱谱。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这本专著充实了我国声乐演唱及其艺术理论文库,并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在同行们和爱乐者的面前。我作为第一个读者,阅览其洋洋文字,品尝其独具审美眼光的见地,是另有一番感慨的。 在《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这本专著中,莫纪纲对欧洲艺术歌曲传统作了精要的评述,并着力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求,尤其对每一首歌自身特点的剖析,深入细致、见解独到,更是难能可贵。 通过《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这本著作可以给我们作曲家、声乐家们
《意大利歌曲108首(上册)》全面地(按年代顺序)介绍从16世纪末到现代这400年间不同时期,风格徊异的佳作,从风格纯正最能体现古典美的早期歌曲一直到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拿波里民歌。这样编选可能有助于音乐学家们理清意大利歌曲400年来的发展脉络,也便于作曲家们了介意大利歌曲如此受到各国歌唱家的青睐和人民的普遍喜爱的原因,从而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文艺教育书系:如何获得歌唱的高音(兼谈声乐教学心理与教学法的思路)》中除了有歌唱基础知识中的歌唱器官结构、功能和呼吸、共鸣、语音等原理外,还有教学心理和教学法思路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有归纳大家普遍的共识,也有个人独特的理解和体会。但全书最有特色的内容在第六章——“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法”,其中分四节讲述了这种教学法的由来、基本程序、特色所在以及效果和影响
《亨德尔清唱剧咏叹调选集(中低音用)》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这一时期英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戏剧音乐创作对海顿、贝多芬、门德尔松等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时,他是一位的戏剧音乐作曲家,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作曲大师,也是清唱剧这种体裁的大力推动者,他的英语清唱剧创作有极高成就:另外,他在管风琴方面的即兴创作能力也令人叹服。
《20世纪中国声乐发展史》主要介绍了我国20世纪时期声乐史的发展状况。包括绪言、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中国特色音乐创作的最初尝试、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的音乐、新中国成立后的声乐发展、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的沿革及发展、20世纪中国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简介、20世纪中国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的声乐理论、20世纪中国主要声乐文献简介以及附录——20世纪中国代表性歌曲谱例,详细介绍了我国学堂乐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等的代表作及具有代表性的歌唱家和作曲家,内容全面、丰富,可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参考书。
《亨德尔清唱剧咏叹调选集(中低音用)》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这一时期英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戏剧音乐创作对海顿、贝多芬、门德尔松等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时,他是一位的戏剧音乐作曲家,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作曲大师,也是清唱剧这种体裁的大力推动者,他的英语清唱剧创作有极高成就:另外,他在管风琴方面的即兴创作能力也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