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从内心深处渴望中国强盛的,他通过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的确趋向了这个目标。但是,中国的复杂情况不是一个执著的人所能左右的,李鸿章的努力往往被愚昧无知的朝廷中枢与各级官僚所浪费了。幸运的是,他留下的除了若干重要的洋务企业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之外,还给20世纪的人们留下了关于近代化的记忆,这种记忆将使中国的近代化道路被深深地烙上了李鸿章的印记。
提起皮定均,您肯定会想起名震天下的“皮旅”,惊叹中原千里突围这一杰作。从一个放牛娃到身经百战的将军,皮定均可谓是中国二十世纪曲型的战将:九死一生,足智多媒……提起皮定均,您不会不想知道他丰富的情感世界。他和张烽在战火中锻造的爱情故事,一直成为人们的美谈:忠贞、体贴;还有千山万水的思念……提起皮定均,您也自然地想起毛泽东主席曾特批的六个大字:皮有功,少晋中。您还会想起将军带病去前线督阵,因飞机失事,魂归天宇的最后归宿,令人扼腕痛惜之余,赞叹将军的戎马一生。
《我的父亲焦裕禄》由焦裕禄女儿焦守云所著,是目前为止其子女写的唯一一部关于焦裕禄的著作。 全书以女儿的视角回望父亲的一生:被日军抓走挖煤,被土匪骗去,被汉奸胁迫,被逼远走他乡逃荒要饭;支前运粮、智斗土匪;从“泥腿子”到操作现代化机器的工人和厂领导;带领人民除“三害”;面对上级准备拆分兰考的动议,力保兰考县制的完整,等等。资料来源于焦裕禄的档案材料、亲笔自传和家人、同事、群众的回忆。书中,焦裕禄不仅是优秀的县委书记、人民的好公仆,也是从旧社会走出来的贫困山村青年、多才多艺勤奋好学的国企员工,更是一个热爱生活、严肃而可亲可敬的父亲。
中央特科是专为保卫共产党的组织安全很早设立的情报、保卫工作机构,对于保卫党的中央机关、获取情报、惩处叛徒、建立无线电通讯联络、巩固党的组织、推动武装斗争的发展等方面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穆欣著的《隐蔽战线统帅》主要记述我党隐蔽战线的创始人和创立、领导中央特科工作的很好贡献。
凡是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本书是海内外关于
33岁就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吴忠,曾是一位飞檐走壁的孤胆英雄。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他都以“能打、善打”而著称。“文化革命”期间,政治斗争又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而晚年他党政军挎着卡宾枪出现在亚热带丛林中指挥还击作战,被称为“中国的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