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收录了系统工程生命周期模型、装备系统工程中的技术和流程管理活动、通用技术成熟度模型、技术/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技术成熟度模型的基本原理、以技术成熟度等级为核心的成熟度模型体系等内容。
行政文化是伴随人类社会的行政实践活动产生,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本书在分析行政文化的构成与功能的基础上,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追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建设的思想来源,总结中国行政文化建设已有的成果,分析中国行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看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以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的建设路径
《香港治与乱:2047的政治想象》以香港2014年“占领运动”和2015年行政长官普选制度本地立法失败为开篇,解析了香港政治之所以走入当前困局的心理、社会、政治和历史脉络,包括:香港社会对于“一国两制“方针所存在的观念偏差和在国家政治认同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处境,“港人治港”投入实践之后所面临的政治隐忧,以及在高度自治原则下,作为中国的特殊政治边陲,香港在管治上面临的结构性困难。《香港治与乱:2047的政治想象》展望香港政治的未来走向以及二十一世纪香港管治的新形势,探索香港特别行政区如何能够在崭新的“自信年代”里与祖国一道成长,继续成为中国治理版图上焕发异彩的国际化现代都市。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以社会组织的改革发展为主线,以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为目标,一方面从宏观的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及整个体制建构的角度,探讨我国社会组织体制如何从现行的旧体制走向未来的新体制;另一方面从较为具体的实践层面,以现代社会治理为题,分别探讨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社会组织的改革创新,回答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走在怎样的路上。旨在给出一个展现现阶段我国社会领域以社会组织为主线的改革发展及其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图景,探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中社会领域的改革及作为其目标的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是作者(王名)多年在理论、政策和实证研究方面长期积累的结晶,也是基于长期研究积累,在近一年来围绕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卢德之先生所著的《论资本与共享:兼论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重大主题》一书,以探求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为己任,致力于中国特色现代慈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分别以“资本精神”“现代慈善”“走向共享”为主题在海内外公开发表演讲近百场,获得各方好评。本书共分为十二个部分,全面论述了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大主题:资本与共享。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与共享思想,以及现代慈善之间的理论关系。
《中国走过60年》的前半部由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张希贤博士撰述,后半部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党建部凌海金教授组织撰写。其中60年基本成就部分,参考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50年宣教纲要》一书,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新中国国防和军队60年》内容简介: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结束了100多年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者相互勾结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的陆、海、空三军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建设强大国防的坚定意志,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保卫新中国的坚定决心。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立足当代中国时空背景下的反腐倡廉实践,以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作为研究内容,尝试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思想认识与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系统梳理、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进行准确理论阐释,以期为深入有效地持续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这样的研究理念和目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着重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思想来源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二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什么、要解答什么问题,三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如何随反腐倡廉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相应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回顾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思想来源与形成过程,并通过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基本经验与做法进行理论概括,指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基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