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忆事》“国事篇”,由于光远、杜润生、吴象等30多位重大决策、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钩沉史实,或亲笔,或口述,定格决定中国改革开放走向的关键瞬间,披露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具有极强的历史资料价值;《改革忆事》“家事篇”,由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士留下生动的生存档案,或详述,或碎片,但求真实准确,见微知著。2008年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30年来与改革开放兼程共进的各个方面的实践者、研究者、记录者,得以真切回顾这一激起中华民族“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沸腾岁月。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以社会组织的改革发展为主线,以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为目标,一方面从宏观的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及整个体制建构的角度,探讨我国社会组织体制如何从现行的旧体制走向未来的新体制;另一方面从较为具体的实践层面,以现代社会治理为题,分别探讨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社会组织的改革创新,回答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走在怎样的路上。旨在给出一个展现现阶段我国社会领域以社会组织为主线的改革发展及其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图景,探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中社会领域的改革及作为其目标的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是作者(王名)多年在理论、政策和实证研究方面长期积累的结晶,也是基于长期研究积累,在近一年来围绕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将在系统、全面收集清代档案、实录、政书文献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清代县辖政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即作为一种全国层面的制度设计,其制度渊源何在,在清代又经历怎样的制度变革,在民国时期的消失等状况进行长时段的梳理,清代县辖政区的空间分布,清代县辖政区设置与地方治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全书分七部分,呈正题、反题、合题三段式结构。章直切正题,以“中国海权”概念为全书论述展开的起点;第二至六章从历史纵坐标和现实横坐标论述中国海权的定位,从中可看出海权之于中国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七章回扣“中国海权”正题,提出21世纪上半叶中国海洋安全战略构想。附录内容分为讲座、访谈、时平、战略四方面。全书以附录文章《2049:中国海洋安全战略》收尾,此与正文第七章相呼应。 “中国海权”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度研究》运用了大量的第壹手历史档案与官方公报等文献,尤其是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国民政府、五院及相关部门的所有档案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将宏观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在注重史实构建与制度设计的同时,也注重制度实施的过程及影响制度的内外因素,突出制度实施中人的因素及其互动关系,从静态和动态、纵向和横向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对五院制度,以及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各院进行了考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