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三卷,另音释三,晋郭璞注,宋刻本,顾广跋.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所编撰的一本随文集锦。整本书看似是一种对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而实则是对内心感悟的梳理,写尽了人生百态、世间真情、人生真谛。全书共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12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为学、立业等角度阐释为人准则。内容涉猎广泛、意韵深远、极具哲思,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此书为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集,共收录三百首词作,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是今存*早的版本。
《五服图解》不分卷,元龚端礼撰,采用元泰定元年杭州路儒学刻本为底本。书中按五服的顺序,分别列出男、女以及已成年、未成年等类别,每类又分正、加、降、义四个等级。这部书在说明丧服制度时,既有图表的展示,又有文字的解释。书中的图示简明而实用,将复杂的礼制变为一望而知的使用指南,方便今人直接而形象地了解古代丧服制度。
《陶靖节先生诗注》四卷,晋陶潜撰,宋汤汉注,采用宋淳祐元年汤汉刻本为底本。汤汉注本为陶渊明集的*家注本,是后世大量陶集注本的祖本。开创了以史证诗的方法,揭示了陶渊明诗歌极为重要的思想、历史、艺术等价值。
《兰亭续考》,二卷,续《兰亭考》而作,作者俞松。所录内容均为两宋人物就《兰亭》诸本所作题跋,其书卷录俞松自藏及他人所藏《兰亭序》本,多为名人题跋本,并逐本具各家跋语,间或加按语;第二卷则全录俞氏自藏而经李心传题跋者。所录题跋与《兰亭考》基本不重出,特别是李心傅跋语多及史事,可补史缺。
《桐城耆旧传》,清马其昶撰。本书专门记述明清两代桐城(含今安徽省桐城市和枞阳县)乡邑的先正遗事。全书十二卷,正编十一卷,立目一百二十三,为专篇二百八十人、附见六百五十人;附编列女一卷,立目十三,为专篇
《霞笺记》,全称《镌新编全相霞笺记》,共二卷三十出。未署撰人,仅题 秦淮墨客校,唐氏振吾刊行 。内有二联式版画八幅,是典型的明代金陵派风格。《霞笺记》出于小说《心坚金石传》,但情节改动较大。在原作中,书生李彦直与同窗就读于书院,诗词被隔壁院内张丽容捡到,张氏看到诗稿,恋慕李生的才华,就次韵和诗,写在白绫手帕上,等候书楼上只有李生一人,抛了过去。李生知张氏有情,就站在墙边的太湖石上隔墙相望,彼此相见,言语不尽。张氏问李生: 彦卿何以不婚? 李生回答说: 欲得才貌如卿者乃可。 由此演绎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本书收录林则徐流放新疆期间的197封信札、3部日记、71篇117首诗词和6篇文录。林则徐以信札向亲朋好友倾吐襟怀,以日记作为走遍新疆的实录,以诗词抒发了压抑在胸的激情,以文录作为流放生涯的见证。
《玉台新咏》又名《玉台集》,是我国古代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编纂的诗歌总集中目前存世的 一部。全书十卷,主要选录了自汉代到梁代六百六十八首诗歌。这部诗歌总集无论从它的编选标准与方法,还是从它的编选体例与内容等方面都对后世诗歌及其选本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我们研习六朝文学以及古典诗歌 的一部文学要籍。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文选》凡三十卷,收录先秦至梁朝约八百年间,一百三十多位作者的七百余篇文学作品,内容丰富,体裁众多。在作品选取上,《文选》以“能文为本”,重视文采,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作为选文标准,不收儒家典籍、诸子篇章、士人纵横辞令、史家记事编年等作品。在内容编排上,《文选》注重文体辨析,总体按文章体裁分类,编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策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凡三十八种;大体可概括为赋、诗、杂文三大类。其中又以赋、诗所占篇数为多,按照题材内容再进行二级分类,“赋”类依次分为京都、郊祀、耕藉、畋猎、纪行、游览、宫殿、江海、物色、鸟兽、志、哀伤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增强自身体能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人类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不断进步,文明不断提升,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考察筵席发展史,不仅有认识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中国宴席史略》内容有开国第壹宴、十年大庆国宴、国庆20周年招待会、近年来“四菜一汤”的国庆招待宴、中美建交国宴、宴请英国女王的国宴菜、宴请英国首相梅杰菜单、欢迎北京奥运会五大洲贵宾宴会、宴请奥巴马的国宴菜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