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古至今,致力于《诗经》研究的人数不胜数,且门派众多。 方铭教授继承近代国学大师马一浮的经学理论及武汉大学著名学者黄焯的《诗经》研究传统,以《诗序》为理解《诗经》各篇主旨之纲领,深入挖掘诗作本义和《诗经》编选者初衷,旨在复原《诗经》古义,引领有益认知。 全书引证丰富、注释详尽而不繁复,在诗旨阐发和诗意训释方面见解尤为精彩独到,学术价值、史料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俱不可多得。
明代底本, 《帝鉴图说》 为 张居正 为 规谏幼帝而作的读物, 他 令讲臣采摭前代君人治绩,溯唐虞以迄汉唐宋理乱兴衰得失,可 为 劝戒者,条其事百余,各因事绘图,系之说,以备乙览,存考境焉 ,故名《帝鉴图说》。此书此本 为纯 忠堂藏版 , 分上下两部:上部题名 为 《圣哲芳规》,收 录 上自尧舜,下止唐宋共二十 七 个古代帝王的事迹八十一则;下卷题 为 《狂愚覆辙》,共 录 三代以下共二十 六 个帝王劣行三十六则。每一则事例均冠以四字标题,如唐尧帝有 任贤图治 谏鼓谤木 条,秦始皇嬴政则有 遣使求仙 坑儒焚书 等条,且 每一事,前各绘 为 一图,后 录 传记本文,而 为 之直解,附于其后 。《周易》称九 为 阳爻、六 为 阴爻,上下两部选取事例时分别以九九八十一或六六三十六 为 数,用以区分善恶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以日记体为主的巨制,也是中国第一部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历经三十多年时间,对中国地质地貌、人文、植物等进行系统考察,撰写了这一 千古奇书 ,它既是一部地理百科全书,也是一部文学巨作,具有多方面科学价值。本书内容生动、准确、详实,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此外在对原文精良校对的基础上,又对历史背景、地理名称、人物生平等做了周详的注释,译文力求通俗易懂,让现代读者与几百年前的古人在山山水水中重逢。
此书系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集,作品艺术上与苏轼风格近似,共收词六百二十余首。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刻本。
论语集说为宋蔡节所做《论语》集注本,十卷。南宋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湖州頖宫刻本。此书编撰体例清晰,分五例:全用一家之说,则独书姓氏于下;兼用诸家之说,则各书姓氏于下;杂用众家之说,则于末后总书姓氏,添入己意三数语,则于末后书本某氏说,此通谓 集曰例 。全附以己意,谓之 释曰例 。集曰已编正说,有它说可以互相发明者,则附注于下释曰同,谓之 注书例 。集诸家说,后附己意,谓之 节谓例 。非正说而旁引可以见意者,则低一字书,谓之 低集释一字例 。采各家之说,均于其后注明。引征博而约,释文简赅,颇有裨于后学。
《桃花扇》二卷,清孔尚任撰。采用一九一四年暖红室刻初印本为底本。此书历代坊肆竞相翻刻,版本繁杂。暖红室本为其中精刻精校、流传广、影响大的刊本之一。含有精美插图版画十六幅。内容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南明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南明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和黑暗,寄托作者对于王朝兴亡更替的哀思。
《仙佛奇踪》,又名《月旦堂仙佛奇踪》,此书于万历三十年(1602)写成,共八卷。明代洪自诚撰。因其多为里巷传说、世俗之谈,故《四库全书总目》视之为 荒怪之谈 ,而附于小说家类之中。内有一百多幅人物版画,颇为精美,有明代徽派版画风格,对于研究和探讨古代哲学和养生有比较重要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韦苏州集》十卷,收中唐诗人韦应物诗歌五百多首,分古赋、杂拟、燕集、寄赠、送别、酬答、怀思、登眺、杂兴、歌行十类,书前有宋代王钦臣所作序。凌蒙初选录宋人评语,辑录而成。底本为明末吴兴凌濛初朱墨套印本。
《怡春锦曲》,又名《缠头百炼》,以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分为六集。首集为幽期写照礼集,录《西厢记》《红梨花记》《红拂记》等传奇剧散出十七种十七出;二集为南音独步乐集,收《玉玦记》《明珠记》《绣襦记》等南曲传奇十四种十五出;三集为名流清剧射集,收《昙花记》《还魂记》《西楼记》等名家传奇十一种十四出;四集为絃索元音御集,专收《歌风记》《焚香记》《宝剑记》等传奇之北曲十三种十五出;六集为弋阳雅调数集,专收《琵琶记》《荆钗记》《金印记》等弋阳腔剧目散出十四种十四出。以上均为传奇剧曲散出,内有剧目重复及有目无剧者。五集为新词清赏书集,选录了十五位作者的二十五首散套,如梁伯龙三首、张伯起(风翼)两首、杨升庵(慎)一首、周逸民一首、文衡山(征明)一首、郑虚舟(若庸)一首、曲痴子一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高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经问世,人们对它的评论和研究一直持续不断,形成了专门的学问,称之为 红学 。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感悲剧作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旧时王朝时期大家族里错综复杂的矛盾,塑造了众多贵族和平民女子的悲剧形象,深刻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部白话章回体小说,开创了中国白话文长篇小说的先河,它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由施耐庵在此基础上加工、整理,创作成书。全书深刻揭示了政府腐败、黑暗的严酷现实。书中刻画了一批以宋江、吴用、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
《硃订琵琶记》二卷,元高明撰,明天启间朱墨套印刊本。据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讲述蔡伯喈、赵贞女夫妇的悲欢离合。宋戏中秀才蔡伯喈上京赶考高中状元,面对荣华富贵抛妻弃子,落得骂名。改编后的《琵琶记》则营造了出寒门苦读求取功名富贵后、不忘糟糠之妻的新形象,为大众追捧。 卷首有隶书 琵琶记跋 ,行楷 琵琶记凡例 ,正文前附单页版画四十三幅,原书每幅均载朱色画记,字体各异,版心刻有 琵琶像 。正文卷端署 硃订琵琶记 , 东海月峰孙矿批点,后学诸臣校阅 ,版心刻有 琵琶记 ,原书版心上方为朱色行书评点,版心内有朱色句读。共四十二出,卷上为一至二十一出,卷下为二十二至四十二出;第三、五、十一、十三、十四等出后有行书评语。原书文末朱色行草总评。
《国学礼乐录》二十卷,清李周望辑。采用清康熙刻本为底本。本书前有康熙五十八年(1719)李周望序、凡例六条及目录。含孔子世系、先贤先儒列传、列朝祀典、礼乐图谱、舞佾图、石鼓音训、祭酒司业题名等。内容以反映清代礼乐为主,兼及历代情况,展现社会习俗、典章制度与国民精神。
明末朝局动荡不安,司礼监金忠认为自己拥有与士大夫一样辅佐君主的责任,因而决定编一部书,希望能以此教化世人,厚植士风。《瑞世良英》辑录古今忠孝贤良故事,一事一图, 共三百幅 插图 ,举凡郊野山川、庭院堂室、家具什物、舟车轿马、战争扬面、劳动场景等等 刻画的细致入微。
《百美新咏图传》原书四卷,含 《百美新咏》一卷 诗 一百首、《百美新咏圖傳》一卷 图 百余幅及《百美新咏集咏》一卷詩一百七十三首。 清 颜 希源撰,清王 翙 绘图,清嘉庆十年( 1805 )刻本 。 作者以历史和传说中的历代名媛佳丽如西施、王昭君、杨贵妃等百余位女子 为 题材,作传百篇,又配图百余幅。每幅图的右上方缀以人物姓名,版心下有咏美女诗一句,图后有人物小传。图传后 为 《百美新咏集咏》,载 录 时人以诸美女 为 题材所作诗篇,共一百七十三首。诗、传并配以图及文人咏词,其诗绵丽跌宕,有温柔敦厚之意,人物镌刻清晰隽雅,形象栩栩如生。
本书以元初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校以历代刊本多种,由学者逯钦立先生校注整理。全书收陶渊明所作四言、五言诗五十六首,赋、辞、记、传、赞、述、疏、祭等文十二篇,并收入校注者专论两篇:《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和《关于陶渊明》,对陶氏的生平及文学创作作了深入研究探讨,是一部适用于专业学者及大众读者的完善的陶集今本。
《梦幻居画学简明》五卷,清郑绩编绘,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九曜聚贤堂刻本。附《梦幻图 题句 》一卷,《云泉高踞图 题咏 》一卷,《题画诗稿》《梦香园剩草》不分卷,清同治间九曜聚贤堂刻本。《梦幻居画学简明》卷一 山水 ,卷二 人物 ,卷三 花卉 ,卷四 翎毛 ,卷五 兽畜 附 鳞虫 。前后互参,融会贯通,浑成体系。每卷先 总论 ,再 述古 ,以下根据不同对象之特点而有不同发挥,条目多寡不等,以 山水、 人物 为较详,因二者功夫纯熟后,其余可触类旁通。
《国学礼乐录》二十卷,清李周望辑。采用清康熙刻本为底本。本书前有康熙五十八年(1719)李周望序、凡例六条及目录。含孔子世系、先贤先儒列传、列朝祀典、礼乐图谱、舞佾图、石鼓音训、祭酒司业题名等。内容以反映清代礼乐为主,兼及历代情况,展现社会习俗、典章制度与国民精神。
《御世仁风》四卷,明金忠撰,王安校订。明万历四十八年( 1620 )凤阳刊本。为金忠任职安徽凤阳期间编纂而成,是书为辅助皇帝治国的帝学用书。卷首有凤阳分司署官周诗所作序,其次为万历时刑部山西司员外郎刘铎所作序,再次为总目次,帙分四卷,五十一个子目,卷末为金忠草书跋。 书中收录了尧、舜、汤、文、武,汉文帝、唐太宗等贤君的故事,也收录了晏婴、东方朔、曹彬、文彦博、司马光等名臣的故事,还收录了摄养、农桑、节候的内容,反映了古人君、臣、民之间的伦理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皆出自传世典籍,如《左传》《汉书》《贞观政要》《册府元龟》等,其中引用*多的是《皇明宝训》,该书是记录明朝历代皇帝嘉言懿行的官修史书,可见《御世仁风》欲依托祖宗制度进而达到劝谏的目的。书中版画一百九十余幅,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