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分为国学纵览与国学典籍两大部分。冯友兰先生以时间顺序为纲,主讲 子学时代 秦汉儒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道学 清学 ,系统性论述国学发展历程,脉络清晰。朱自清先生逐本讲解重要国学典籍,内容翔实,使读者获得多角度的国学理解和思考。
《留鸟:北方乡村的生命纪实》是一部独特的口述式家族史散文。作家刘大胜出于对出生成长之地无以替代的浓厚情怀开始写作,锡伯河川是他的诞生与启蒙之地,老屋、道路、溪流、田野、校舍等家乡 地标 ,均深深镌刻在他的脑海深处,并筑就了其思维成长发展的根基。作家更以 留鸟 比喻生活在家乡的亲人,一次远离、一次亲近,文章之中不只有思念,还有对社会剧烈变迁的深刻思考。
《放松》一书是阿成先生的短篇散文集,共收录了他40余篇有关生活和人文散文、杂记。从哈尔滨的人情风物写起,一路向南串起华北、江南和南方,之后走到国外,笔下生出哥伦比亚河畔的小镇、罗马人的血液、荷兰的牧场……阿成先生的散文让人看着亲切,是一种自然的美,经历了人生情感的滋养,那亲切或可说是对读者产生慢慢渗透式的无痕迹的影响。
阅读,是一段旅程。在这里开启一段与12位阅读文化专家同行的阅读之旅,旅途中不仅可以撷取12本阅读经典之作的精华,领略阅读的哲思与方法,还可以在12位阅读引领者的阅读观里,感受他们因阅读而丰厚立体的文化意识,而他们私享的阅读主题书单,则敞开了古今中外更为宽广的阅读之门。 正是一部部美好经典的存在和一本本阅读之书的指引,铸就了一个个阅读者的精神长廊,个体的阅读之道就此展开。
如果这是你人生中的蕞后一天,你会讲述什么?日本NHK电视台大受好评的纪录片《蕞后的讲义》完全版。日本著名导演、独立电影先驱者,黑泽明的接棒人大林宣彦讲述其一生的电影哲思。 这个在荧幕上为自己人生画上句号的老一代电影人,在癌症晚期拄着拐杖上台给大家讲课,告诉大家电影行业那些过去的事,自述其毕生对电影的领悟。 电影诞生之前,是存在着莫大的苦痛的。身为一个电影人,我今天讲授的课不是教大家如何拍出 大结局 的蕞后一节课,而是教大家如何将美好结局不断传递、延伸下去的节课 看电影这件事,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欣赏行为,而是成了一种人生体验。一次崭新的体验能够让人的世界观发生变化。
陈舜臣因其《中国的历史》和很多与中国西域有关的著作,当之无愧为日本介绍中国文化的*人。陈舜臣在执笔创作期间储蓄积累了大量详实的史实,使人们在阅读他的作品的同时还能从中知晓中国历史上的各类轶事和风俗习惯。本书以 中国史十八景 分篇,收录了陈舜臣在对中国历史研究中阐述的有关中日文化交流的十八篇随笔,是一部有着丰富内容和重大启发作用的中日文化论集。其中,*篇《烟的行踪》中,唐朝李贺所作《梦天》诗中的 遥望齐州九点烟 是本书名字的由来。
古今中外,人类上演着各种历史活动,文明的浪潮不断交替。 陈舜臣先生的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可读性,还有双重文化的意蕴。在《 东眺西望 》中,他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 全球 历史和文化,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 , 到 秦始皇陵兵马俑,再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文字清浅如水,读之顿觉眼口生香,如挹纸上。 20篇随笔小文,均以全球视角审视过去,展望未来,探索人类睿智与历史印记。
48岁的影评人邓比厌倦了被现代媒体割裂成碎片的生活,毅然重返校园,和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一起重新阅读荷马、柏拉图、康德、尼采、马基雅弗利、蒙田和简·奥斯汀、康拉德、伍尔夫等人的作品。本书是20世纪90年代苦闷的中产阶级、大学新鲜人与传世不朽经典的第三类接触。这些两千年来沉淀而成的西方文化基石,落在新世纪新新人类与哀乐中年的眼里,成了极欲重新解读的新领域。作者大胆地抛开“政治正确”的魔咒,以一个社会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这些经典在电子时代的俗世生活中,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新冲击。这是一段有时险恶、有时静谧、有时又充满惊喜的探险历程。
从纽约第五大道朗廷到东京康莱德,从圣彼得堡欧洲大酒店到台北文华东方,从迪拜丽思·卡尔顿到从香港半岛,从上海华尔道夫到柏林希尔顿,从孟买君悦再到巴塞罗那艺术酒店,全职旅行20余年的古镇煌,在自己入住过的全球*豪华酒店中精选54家,详尽介绍每家酒店特色,带你看尽或奢华或低调,或古典或新潮的奢华装饰,赏尽总统套房外的旖旎风光,品尝令味蕾震撼的饕餮美食,在时尚SPA中放松身心,在“无所不能”的酒店管家*周全贴心的服务中,体验奢华。
人生不一定要远行,手边的光阴,也一样有你想要的答案;人生不一定要有珍馐美味,一顿家常菜,也能开心一整年;人生未必要遇见多么伟大的友谊,一位平常的故人,也能温暖你的人生记忆。生活或许没你期待的那样好,但也不全是你以为的那样坏,吃一顿美食,种一株花草,读一本小书,听一段音乐,学一样技能 生活的诗意未必在远方,珍惜手边的每一寸光阴,都有可能结出丰硕喜人的果实。愿你爱这生活, 爱自己,笑着走路,享受人间,把那平凡的时光,活出 橙黄橘绿时 的味道。全书收录17篇散文新作,诠释藏在生活细节里的智慧。
本书为陈舜臣随笔集系列的其中一本,收录了《马和日本人》《历史剧中的 常规 》《蜗牛庐》《绍兴酒,绍兴人》等多篇随笔,用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生活中中日文化的不同之处。陈舜臣讲述某人某物,善于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深入思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他是一个参与者,又像是一个旁观者,冷静地挖掘中日文化背后的渊源。而他 祖籍中国,生于日本 这个特殊的身份无疑让中国和日本的读者都对其文字感到亲近。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说: 能够让日本人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的,只有陈舜臣。 读陈舜臣的随笔,恰似一杯香茶陪伴。听其侃侃而谈,无处不闻历史之苦涩、记忆之浓香。
“汪曾祺文集”五种,拟出版时间为2016年6-12月。首先推出《五味》《文与画》《人间草木》三种。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与绘画,按他自己的说法,写作是为了给人间送去“小小的温暖”,画画是“遣兴而已”。《说戏(汪曾祺说戏散文41篇)》收录汪曾祺先生谈戏曲戏剧散文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