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详实的考古发现,为我们勾勒出古印在陕西的发展脉络。书中列举了一百多枚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古印图片和封泥图片,配以简明准确的文字叙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抚摸着这一枚枚代表着权力和古人喜好的历史遗存,体会着历史的兴衰变迁。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人文地理纪实穿越了历史发展脉络,记录出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得失成败。比如边疆,从东北到西北,没有在人文地理纪实之中读不到的盲区。21世纪,开发西部是中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发西部并非始于今天,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本书是全面研究陕西民间刺绣艺术图文并茂的著作,也是我国近年来探索民间美术的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本书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绣品资料,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资料大多是编著者亲自调查而来。编著者本身是对陕西刺绣充满感情的艺术学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他们与一批艺术工作者开展田野调查,坚持近20年。陕西100多个县市,他们足迹几近一半,而征集作品的县市,竟占到90%。加上他们行家的慧眼,所选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品质精彩,诸如枕顶、裹肚、虎头帽、儿童马甲、围嘴兜、虎头鞋、鞋垫、袖套、门帘、落发夹、遮裙带,等等,向人们展示了一片艺术的新天地。而描摹的刺绣中的28式鱼纹、48式鸟纹以及24件针扎扎样式黑白描稿,更可见编著者的苦心和认真。对于陕西民间刺绣的关注和考察,其实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陕西的艺术工作
一条烽火边墙,串联起两千年的他乡明月;黄土戈壁,隐藏着多少昔日气节和未来的尊严。那些古老的英雄家族,又怎样面对这些西来的偶像,听一曲地老天荒的绝唱;看一个穿透时空的梦想。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个故事,持续了两千多年。故事里,一代又一代的战士们出生,成长,战斗,被杀或老去。在战争的间隙,会出现一些平静的时光,战争的双方便重归游牧和农耕的生活,同样的事情周而复始地上演了两千多年,终于有一天,人们发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更多的人,更新奇的事,更多样的选择。这个世界里,我们的战争双方,却拥有如此相近的眼光,土地.生活。于是,故国的城垣坍塌了,昔日英雄在传说中升入天国。故事的主角们终于可以回过头来,面对自己的祖先、邻居和后代。这就是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