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起源地在南京明孝陵,明孝陵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环境优美而著称。本画册以明孝陵地面文物为经,以时间为纬,精选了130幅左右中外人士拍摄或绘制的珍贵历史图片,通过老图片这一独特视角,再现了明孝陵历史沧桑和迷人魅力。
《北京金漆镶嵌》从发展历史、制作过程、技艺传承等多方面对金漆镶嵌进行了一个全面介绍,向读者展示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金漆镶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主要概述了北京金漆镶嵌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种类、制作工艺、技艺传承等方面内容,并提供了北京现代金漆镶嵌的经典作品供读者赏析,体现了其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价值,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点。
“遗产热”、“遗产运动”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对遗产的认识和实践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知识体系——遗产学:一门既关乎历史,又关乎现实的学科。之于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五十多个民族的国家来说,我们拥有古老、丰富的遗留和遗存;但之于我国的学科和学术研究来说,遗产学却是一个崭新的领域。
在茫茫宇宙中,蔚蓝色的地球是目前人类已发现的惟一拥有生命的星球。曾执行过航天任务的一位美国宇航员感伤地说过:“从观察窗向外望去,它(地球)孤零零地漂浮着,是那么的无助……”。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也是地球真实处境的反映,地球承受着人类自进化以来无休止的索取,自身面貌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圈海造地,森林砍伐殆尽,物种灭绝……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越高,对自然的破坏程序就越深,真是个荒谬的反讽。 可是,作用是相互的。我们对地球造成了伤害,其后果则对人类自身的命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两河流域到增美太平洋沿岸,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古文明已湮没无闻,无法寻觅当时的繁华景象。今天,就在我们的身边,水土流失引起的水灾,整个春季连绵不断的沙尘天气,都让我们不得不反省;
非常年,非常茶,茶是特殊的一个文化符号 蔡澜为何痛批中国茶道? 就品茶而言,梁文道说:“中国啊,从来都是一个老年人埋没青年人 的国度……” 何谓“观音韵”?说不清,道不明! Why ? 打开《茶个究竟:没有入口的世界》,你将偶遇大多数文化人心灵困惑的答案。
本书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所做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和初步的尝试。本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探讨,力求深入系统,供广大该方面的工作者阅读学习。 本书站在历史与文化的总体高度,从国际两个视角,全方位地、系统而深入地回答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关心的问题,而且还切实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提供了宏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对于启发人们更深入地思考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理论问题,对于科学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本图是为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召开,向世人介绍和宣传有关世界遗产知识和如何保护世界遗产而编制的。图集由地图、文字、照片三部分组成。地图由中国遗产分布图、遗产所在省、区、直辖市分布图和每处遗产平面图及部分遗产周边扩大图。文字主要根据每处遗产的信录的标准介绍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另以遗产地照片配合地图及文字内容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 精装大16开本,彩色印刷。是为迎接于2004年6月28至7月7日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而编制的。图集以地图、文字、照片为表现形式,介绍中国29处世界遗产的有关情况。 图集的基本资料(地图底图、文字描述、照片)均由全国各遗产地的管理单位提供手原始资料,保证了内容的性和可靠性。 地图部分由总图、遗产所在省、区、直辖市地图和每处遗产的扩大图组成,由远及近地反映
单霁翔先生的《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一书,在正视我国城市化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城镇化基本建设热潮及旅游热等使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的现实,强调反对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必须意识到今日中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这部只有10余万字的专著中,不仅分析论述严谨,而且图文并茂,因此很有可读性,相信读者能从中体会到一位文化遗产朝圣者的精神行程。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世界中,他关于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论述着描写对象,既自由地飞驰着想像,又渗透着他对于自然、社会、城市、文化的忧患意识。在全书五章二十八节中有许多环节表露着作者悠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展的文化视野及心态,给读者心灵带来的是震撼、冲击与穿透的力量。
瓯绣因温州古为瓯地而得名。瓯绣历史悠久,唐宋时期,民间女子已精于女红,明清时较发达,百余年前,出现了绣铺(坊)。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们的不断探索、创新、传承,终形成了构图精炼、绣理分明、针脚齐整、针法多变、绣面生动、色彩鲜艳悦目的特点,被誉为“中国六大名绣”之一。
“陈抟老祖”的故事在安徽、河南、陕西、湖北、四川、山东、河北七个省的广大地区广为传颂,情节生动,朴实自然,从中可以看出陈抟实践了老、庄的道德观,为人排忧解难,拯救人的沦丧,给失意者心灵安慰,显示了陈抟普度众生的高尚情操。具有一定的哲理,属于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编写这本故事的宗旨在于弘扬传统道德和精神文明,以启迪世人,为民立德,增进社会和谐。可谓:佳话、史话、仙话,话中含哲理;故事、轶事、趣事,事里有道德。
世界遗产主要包括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1000余幅精美绝伦的彩色图片,配以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说明文字,详细介绍了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附中英文世界遗产名录。
新的世纪呼唤新一代的复合型人才,新的人才需要阅读与学习理念的快速更新。《才学世界》系列丛书打破了老版书籍知识冗旧,体例繁杂,深奥难解的弊端;所选资料翔实准确,文字简洁生动。体例分类细致入微,通过具体的数据、简明的版式来具体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并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使读者能够快乐阅读、轻松学习。 本书为该系列之《世界遗产百科图鉴》分册,书中包括了:世界遗产概述、菲律宾的巴洛克式教堂群等内容。
近年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本书的编著者从大量参与地方文化规划实践经验出发,从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学理入手,深入剖析了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在强调保护的前提下,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详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类别的保护与产业研发策略。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度精选,选取在2014年引起广泛关注的国际时政、国计民生大事件,着眼于中国和世界所发生的变化,着重于文化事件及具有前瞻性的思潮所带来的影响,探讨新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已出版有《MEMO2013》、《MEMO2014》。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文化变迁、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成效、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解析等。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堪称广东省的文化品牌,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该系列图书的编写出版,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五彩斑斓:广东瑶绣》具体介绍了:瑶山贡布、无字传授、巧手刺绣、绣藏故事等内容。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五彩斑斓:广东瑶绣》中能够了解到南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概貌、地方风格、制作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