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0年前,一个负有间谍使命的芬兰探险家由新疆入境,途经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南、河北到达北京。这个中文名字叫马达汉的人,沿途写了数十万字的旅行日记,拍摄了1370余幅照片,在尘封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之后,这些日记和照片方得面世,尽现20世纪初叶中国西北的人文风貌。
《民国文人地理丛书·漫道南国真如铁:西南漫游记》为“民国文人地理丛书”的一种,是我国近代教育家侯鸿鉴1933年为考察教育,漫游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诸省,出越南,再到香港的游记,主要记录了上述各地的教育行政及中小学教育状况、风土人情、山水风景等。读者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当时各地的相关状况,而且还可把它当做一本不错的旅游指南。
本书是继《春秋战国货币地理研究》之后作者关于历史货币地理研究的又一新著。分为绪论、布币研究、刀币研究、铜贝研究、圜钱研究五大部分,全书围绕先秦货币地名考释,货币地名与历史自然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政治地理研究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与先秦货币的流通,先秦货币与交通道路的复原、先秦货币与古代郡县制度,先秦货币流通区域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差异等货币地理问题做了深入系统并富有创见的研究,其中许多观点被认为具有创新意义和开拓价值。 本书适合于历史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钱币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阅读。
西汉时期,先后封置八百余个侯国。数量如此众多的侯国在地域分布上是否存在特征,一直不甚明了。《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西汉侯国地理》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对西汉近八百个侯国的地理方位进行考证。同时采用“水平横剖面”方法,复原七个具有明确年代断限的西汉侯国地理分布剖面,并对每一个剖面所呈现出的侯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西汉侯国地域分布特征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最后,《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西汉侯国地理》还对有关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侯国迁徙等一系列专题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一些以往未被注意的西汉政治制度、政治政策的变革。《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西汉侯国地理》是部以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为研究方向的专著,可为日后该领域的研究
本书稿为一部琉球全史,时间自公元636年至2008年,以琉球发展、覆灭、灾难和抗争的历史为脉络,重现琉球被日本占领、被美国管制的灾难历程,涵盖琉球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各方面。书中包含大量琉球的珍贵历史资料和照片,是读者全面了解琉球的之作。 琉球本为中华属国,自1879年被日本占领,不仅饱受战争和欺凌之苦,连琉球的历史真相也难再续写,作者用时三年,收集日本、琉球、台湾地区以及国际人士所写的有关琉球的记录,同时参考现代学者的学术著作,完成此书,填补了琉球史料方面的空白。书中所载美日在琉球的所作所为,实令中华儿女愤慨。本书不仅是一部全面的琉球史料,更有鞭策和警醒华夏子孙之意义。
本书稿为一部琉球全史,时间自公元636年至2008年,以琉球发展、覆灭、灾难和抗争的历史为脉络,重现琉球被日本占领、被美国管制的灾难历程,涵盖琉球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各方面。书中包含大量琉球的珍贵历史资料和照片,是读者全面了解琉球的之作。 琉球本为中华属国,自1879年被日本占领,不仅饱受战争和欺凌之苦,连琉球的历史真相也难再续写,作者用时三年,收集日本、琉球、台湾地区以及国际人士所写的有关琉球的记录,同时参考现代学者的学术著作,完成此书,填补了琉球史料方面的空白。书中所载美日在琉球的所作所为,实令中华儿女愤慨。本书不仅是一部全面的琉球史料,更有鞭策和警醒华夏子孙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