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赴台学人是一个有待系统研究的学术增长点。1949年后一大批宗法各种学脉的大陆知识分子进入台湾,如胡适、傅斯年、毛子水、雷震、梅贻琦、钱穆、牟宗三、徐复观、方东美、张其昀、胡秋原、陶希圣、郭廷以、王云五、罗家伦、朱家骅、张佛泉、蒋梦麟、郑学稼、尹仲容、周德伟、沈刚伯、傅正、成舍我、陈启天、殷海光、夏道平等等,数不胜数。这些人过去在大陆的情况,研究者大多关注到;但他们到台湾去以后的思想状况,我们却知之甚少。其中的原因有不少,包括两岸政治气候上、资料上的困难。今天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两岸关系的改善,这些困难正在逐渐克服。
廖平先生深通六经,洞彻天人,能阐孔孟遗言,承周汉绝学。时值国社危于累卵,举国莫不思变图强,群以六艺为无用之学,震眩于先生多变之论,鲜能得其旨要,甚者更以怪诞视之。而先生独能度越群伦,以“推倒一时,开拓万古;光被四表,周流六虚”自许,首揭“素王改制”为经学微言大义之核心;以《王制》为主脑,遍说群经,择善取同,新义创制,冀以保国、保种、保教,救亡而图存;且能顺应时代之变易,发展其改制理论之内涵;晚年更萌生突破六经藩篱之微意,自改制而进谈说革命,一扫魏晋以来近两千年传统经学之迂腐积习,开创一途辙新颖、立论高远独特之新经学。编者本此意选录先生讲论以为此卷,天学之论亦略备之,医经、刑法则概不与。
《大家丛书·文博大家:王世襄传》主要内容包括:西清王氏、西清王氏、负笈燕京、西行李庄、追寻国宝、献身故宫、盗宝冤案、“五七”生涯、十年浩劫、开明式家具研究之先河等。
这是一部亲情回忆录。所记述的罗家伦,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曾任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是为我国现代教育做出很大贡献并产生极大影响的教育家。罗家伦的女儿以她历史学家的丰富积累和真挚的感情写出的这本父母亲的回忆录,以作者回顾为主线,附带各个时期父亲罗家伦和母亲张维桢以及他们同时代人的回忆文字,生动详实地全面地展示了罗家伦与夫人张维桢不平凡的一生。书中收进珍贵历史照片和墨迹70余幅,不少是首次与读者见面。本书把作者追述父亲罗家伦与母亲张维桢的新旧章篇,加上罗家伦回忆师友及一些他们两人具代表性的遗著,连同几位罗家伦的朋友和学生对他悼念的专文,综合起来,构成一本从多个角度出发的传记。读者不仅能从中认识罗家伦与张维桢的生平,也能够体会出他们那个时代的沧桑。
马叙伦,中国近现代著名民主人士,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诗词家、政论家和教育家。一生经历满清王朝、北洋军阀统治时代、国民党统治时代和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参加过辛亥革命,反对过北洋军阀,反抗过日寇威逼,并在抗战后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带领知识界人士创建了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中国第一任*部长和第一任高等*部长,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定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此次由马叙伦后人整理并授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马叙伦自述》,包括其自传《我在60岁以前》和忆旧随笔集《石屋余瀋》《石屋续瀋》。
本书选编了1900年至1935年间反映江亢虎思想理论主张的近170篇文论和信函,内容涉及江亢虎的社会主义思想、民主主义思想、妇女解放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教育思想等。这些论著,对于深入研究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与政党史、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和中国近代教育史等,都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