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辞赋文学不仅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求变求新,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无数艺术珍品,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其它文学样式的创作。 与数千年的辞赋创作相适应,辞赋研究也有长足的发展。赋论、赋话、辞赋作品的整理汇编,以及辞赋作家、作品的研究专著和辞赋史专著等等,层出不穷,为促进我国辞赋文学的繁荣从另一侧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丰硕的辞赋创作成果和研究成果,都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文学、文化遗产,需要挖掘和总结、推广和发扬,以便推动当前辞赋的深入研究,促进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建设。 编写本辞典的计划肇始于1990年济南首届国际赋学讨论会,至今历经三载,始克成功。
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辞赋文学不仅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求变求新,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无数艺术珍品,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其它文学样式的创作。 与数千年的辞赋创作相适应,辞赋研究也有长足的发展。赋论、赋话、辞赋作品的整理汇编,以及辞赋作家、作品的研究专著和辞赋史专著等等,层出不穷,为促进我国辞赋文学的繁荣从另一侧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丰硕的辞赋创作成果和研究成果,都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文学、文化遗产,需要挖掘和总结、推广和发扬,以便推动当前辞赋的深入研究,促进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建设。 编写本辞典的计划肇始于1990年济南首届国际赋学讨论会,至今历经三载,始克成功。
意汉、汉意部分收词各约3万条新词新义多,适应时代需要例证丰富实用,取材于第一手原版资料双色印刷,美观醒目,易于查阅双向检索,利于学习、翻译以双语读者为对象,汉语释义加注拼音。便于外籍人士使用
《英汉大词典(双色版)》在编纂过程中查阅和借鉴了海内外多部辞书,博采众家之长,共收词110000余条,其中包括词目80000余条,内词条10000余条,习语20000余条,还酌选新词和新义近2000条。其中既包括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方面的词汇,也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音乐、体育等社会科学方面的词汇,集英语词典与百科词典功用于一身。
《现代意汉汉意词典》是一部中型双语双向词典,全书分意汉和汉意两个部分,共收词目6万余条,包括了意、汉两种语言中最基本的词汇和短语,并尽可能地收入了有关社会政治、经济、贸易、法律、科学技术、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新词语。为便于读者正确掌握和使用意大利语和汉语,还在汉语词汇后注上了汉语拼音,意大利语分表上了重音。此外,还收录了世界各国的国名和首都译名,意大利主要城市和主要山脉及河流的译名,度衡量计量单位,中国历史年表和意大利语动词变位表等附录,以满足中外读者多方面的要求。 本词典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研室负责编写。其中意汉部分由柯宝泰编写;汉意部分按汉语拼音排列顺序分别由王军(A-K)、沈萼梅(L-T)和王焕宝(W-Z)编写。
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辞赋文学不仅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求变求新,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无数艺术珍品,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其它文学样式的创作。 与数千年的辞赋创作相适应,辞赋研究也有长足的发展。赋论、赋话、辞赋作品的整理汇编,以及辞赋作家、作品的研究专著和辞赋史专著等等,层出不穷,为促进我国辞赋文学的繁荣从另一侧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丰硕的辞赋创作成果和研究成果,都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文学、文化遗产,需要挖掘和总结、推广和发扬,以便推动当前辞赋的深入研究,促进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建设。 编写本辞典的计划肇始于1990年济南首届国际赋学讨论会,至今历经三载,始克成功。
本书系根据《汉语大字典》八卷本缩制而成。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汉语大字典》是汉字楷书单字的汇编,共计收列单字五万六千左右。它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注意汲取今人的新成果。它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全,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在字音方面,它对所收列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