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医学摄影系列教材之一,也是全国高校摄影教育系列新编教材的组成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医学摄影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也包括了医学摄影图像传播、医学摄影管理、医学摄影美学、心理学、人文学以及医学摄影教学等论述;还包括网络、电视、幻灯、多媒体技术相关内容以及医学摄影图像资源库的构建,图像的整合、利用、开发、共享,图像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书图文并茂,既有医学摄影图像理论阐述,又有先进技术、设备应用探讨,还有各科系医学摄影图像图例,具有研究和收藏价值。 本书适于专业医学摄影人员、医学图像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及广大医学摄影爱好者使用,亦可作为医学院校相关专业参考教材。
本书以先图后文、一图一文的形式编写。内容共分15章,详细介绍了窦性心律、房室扩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期前收缩等心电图谱及心电图诊断标准。 该书图文并茂、简明易懂,是临床医师、基层心电图室医师及实习医师的参考用书。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是目前先天性介入治疗领域最有难度、挑战性的技术之一。本书系统介绍了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共13章,分别介绍了室间隔缺损的应用解剖、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心导管检查、超声诊断与术中监测、介入治疗策略、室间隔缺损合并畸形的同期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内容,其中重点介绍了室间隔缺损部位与传导系统的关系、心血管造影的技巧与投照体位、室间隔缺损左心室造影形态学特点、封堵器的选择,同时特别提供了丰富的超声、左心室造影、介入封堵治疗的影像资料,并精心挑选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实例。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于有志于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广大医师、进修医师、心导管室工作人员及相关科室的医师,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近10年来,心电图学在检查方法、诊断标准及临床应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且城乡各基层医疗单位普遍置备了心电图机,心电专业队伍在不断扩大。鉴此,我们根据自己数十年的工作经验,参考外有关文献,编撰成本手册,旨在为广大心电图工作者及临床各科医师提供一本便于携带,可随时查阅的工具书。 本手册在内容上着重搞清概念,统一诊断标准,联系临床实际,并配以心电图实例,做到内容新颖,层次分明,简明扼要,讲究实用。我们热忱期望本书能对读者有所帮助与启迪。
本书依据《医学影像学》第6版知识点,参照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要求,由多位具有丰富临床带教经验的教员根据临床实践的典型病例编撰而成。全书共分7章,对全身各系统,包括骨骼与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与生殖系统、乳腺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典型病例,以读片的形式进行了详细解读。每章均明确标注了读者需要了解、理解及掌握的知识点,并对每一章节的重点及难点内容作了详细要求。每一典型病例均按照临床资料、影像所见、诊断要点及最后诊断顺序编写,部分病例还增加了特别提醒。每一病例均附有精美的图像。本书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性强,可作为医学专业学生见习、实习的辅导教材,也可作为低年资医师的参考用书。
本书分总论、颅脑CT、颈部CT、胸部CT、腹部CT及肌肉骨骼系统和脊柱CT等六篇,照片图1 000余幅,结合儿童的特点,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CT表现等方面叙述了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重点阐述了疾病的CT表现,并对一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也作了介绍。 本书图文并茂,重点突出,简洁实用,可为儿童各科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的日常工作提供帮助。
本书从十四家医院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进行过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中选出773例,详细地对照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资料并加以细致的分析,即从造影发现的不同冠状动脉、不同部位的病变来分析心电图上所见,又从心电图上异常所见来印证冠状动脉造影所显的病变,从而很大的提高了临床医师在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对心电图的认识和运用,进一步达到减少对该病漏诊或误诊,及时正确处理的目的。本书以病例为主,通过图像进行分析对照,易懂易读,引人入胜。 本书的主要目的和重点关注是否能从现有电图的急性改变及动态发展中,寻找或初步推论与缺血或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借助现代检测的新进展与开展,体表心电图不应局限于确定病变的部位,理应拓展到能识别或大致确定病变的相关冠状动脉。
本书分7章,分别介绍了心脏起搏及起搏器心电图的产生与发展;心脏起搏及起搏器心电图基础;起搏器类型及特点;起搏心电图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及常见心电现象;起博心电图分析方法;正常起搏心电图;起搏器功能异常心电图,起搏器介导性心律失常及起搏器与临床方面联系的几个问题;起搏器心电图图例阅读分析,以图谱的形式展示了86份起搏心电图图例。先给读者一个简明、系统起搏心电图的理论基础,然后结合临床案例研判起搏心电图图谱,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学会分析起搏心电图。本书简明、系统、通俗易懂,适合于心电图室工作人员临床心血管专业医生,研究生及医学生实习中参考阅读。
本书分为四部分。部分介绍基本的物理原理,并为进行成功的数据采集、图像的优化和扫描方案的拓展提供必要的手段。第二部分介绍一些腹盆部特殊的MRI技术,例如最近已成为主要检查手段的MR血管成像。第三部分对大量腹盆部疾病的MRI表现进行准确描述,包括话多常见的鉴别诊断,并对如何诠释术前成像检查提供帮助。最后一部分复习腹盆部MRI解剖,解释MR缩略词和术语,并解答一些有关如何进行腹盆部MRI检查及图像解释的常见问题。 本书编写形式新颖,言简意赅,图像清晰,质量上乘,充分反映了腹盆部MRI检查技术及相关诊断的进展,实为一本影像学和相关专业医师值得一读的参考书。
本书共9章,包括影像基本技术、颅脑、骨关节、肺纵隔、循环系统、胃肠道、肝胆胰脾、泌尿系统、盆腔生殖系统。突出各系统常用、影像检查技术,重点介绍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图像。本书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可用于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课程的辅助英语教学、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课程,也可作为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