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环境治理项目致力于为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贡献,支持中国政府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在项目结束之时,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国环境治理的种子已经播下,未来必将茁壮成长,我们为能够参与和贡献于这一进程感到自豪和骄傲。 项目实施5年来积累了众多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促进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推广项目成果,经商项目各方,同意编纂出版。《环境公共治理:欧盟经验与中国实践》主要目的是记录项目自始至终的详细历程,包括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主要成果、关键政策建议等。它不仅是资料的保存,更是历史的见证。
《污水处理常用设备及应用》以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主要使用的污水处理设备、有关污水处理设备的标准为前提,对污水处理工程中经常使用的阀门、筛滤设备、流量计、吸泥机与刮泥机、污水处理用填料与滤料、污水处理用风机、曝气设备、潜水搅拌器、消毒(脱色)设备、污水提升泵、气浮设备、厌氧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膜分离设备、污水处理高级氧化设备、其他配套设备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介绍了设备的原理及结构、类型、参数、适用范围与应用,以及典型的应用案例等。有关设备采用的资料力求系统、实用,尽可能针对实际工程。
从哲学的视角观照环境问题,把环境问题纳入哲学的研究框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关于环境问题的世界观,并以此指导和规范人类的行为。同时也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问题及实现途径。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发展首先要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经济政策评价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的延伸和具体化。《环境经济政策评价方法及应用》运用多种环境经济政策评价方法,实证研究节能减排政策、碳排放交易机制、碳税等环境经济政策对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和规范政策执行、改进政策效应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建议,进一步丰富了环境经济政策评价理论,为解决实际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的借鉴,有利于更好地推动环境经济政策对经济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为充分展示和宣传中国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所取得的成果,交流各国在环境资源管理,尤其是土地退化防治方面的经验,推进伙伴关系的发展,加强与其他伙伴关系的协作,在全球环境基金和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下,中国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于2008年11月6~7日在北京召开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与应用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政府相关部门、项目六省(区)的领导和专家、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外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共200余人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收到了良好效果。 为与大家分享研讨会的成果,我们将会议文献资料整理汇编成《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文集》。本《文集》收录了在研讨会上交流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领导和外专家的主题报告和学术论文,涵盖了土地退化防治相关法律政策、战
本书围绕黄河水资源管理及其生态文明建设,从黄河水资源概况及统一管理、水环境保护、重点支流水循环模拟与用水评价及监测体系、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与措施研究、流域干支流地表水权和地下水权分配、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机制研究、黄河文明与黄河治理方略、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黄河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等十五章内容,全面阐述了黄河水资源现状与实施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黄河水资源管理的路径方法与可参考案例。
本书立足于当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技术考核需要,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基础理论、各类监测方法以及运维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梳理,并对臭氧标准溯源、传递比对体系,环境空气质量颗粒物手工监测及比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等应知应会的知识进行了提炼。本书可作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技术人员的基础学习资料和考核复习材料。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是行使环境监督管理和进行环境规划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绳。只有依靠环境标准,方能做出定量化的比较和评价,正确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从而为控制环境质量,进行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以及设计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标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更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方便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和环境管理者在工作中使用有关标准,我们于2005年编辑出版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汇编》,系统地归纳整理了从1979年至2004年公布的环境影响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一点通》是一本专门介绍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的科普图书。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意味着从源头开始治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提高科普质量,《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一点通》首先建立了一个系统、科学的科普框架,常识篇带你重新认识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基本知识,应用篇教你轻松搞定社区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同时你还将了解到垃圾再利用的妙处。其次,彩色插图、人物对话、国外成功经验、应用小窍门既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一点通》充实了内容,又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一点通》增加了科普的趣味性和指导性。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一点通》既适合作为社区居民的科普教育图书,也可作为社区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建构了“林业碳权投资物权化、林业碳权前置数字化、林业碳汇期权数证化、林业蓄储全民化”生态系统,以期实现建立产品分利模型。 本书以期助力中小微企业“讲政治、懂政策、抓机遇、拓梦想”,分享碳金大时代的红利。
根据目前环境状况和国家环保政策,“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在国家、省、市三级全面建设环境监控中心,对重点污染源、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和空气质量及噪声等实行自动监控。鉴于目前我国环境自动监控建设缺乏相应的专业书籍,我们特编著了本书,详述了环境监控指挥中心(硬件和软件)、废水连续排放自动监控系统、烟气连续排放自动监测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水质自动站)、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空气自动站)、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以及环境自动监控系统运营管理,对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非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物理基础,薛定谔方程,一维问题,中心势场,表象散射,量子跃迁,量子态描述。根据近年来参考文献,改进并丰富不确定关系的理解,增加了量子力学基本物理秉性,计算结果物理含义的阐述包括波函数物理含义的讨论。
《测井地质学》以大量油田现场测井地质综合分析研究成果为主线,以多方面系统总结了游井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是面向地质、地球物理类研究生的测井地质综合解释方向的教材。 《测井地质学》可作为地质勘探、地球物理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石油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理解与实施》总结了当前我国环境管理所面临的总体形势和二十年来我国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现状,结合我国专家全程参与国际标准修订工作对标准的理解和认识,详述了GB/T24001-2016新版国家标准的修订背景、原则、过程,以及标准引言、范围、术语定义和要求的理解要点;在对当前重点环保法律法规的进行介绍的同时,也针对新版国家标准要求的主要变化阐述了我国企业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具体步骤和实施要点。
20世纪是工业文明的世纪,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随之出现的工业代谢型污染以及与工业文明相配合的资源管理模式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因此,在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过渡时就孕育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文化为价值取向,工业文明为基础,信息文明为手段,把以当代人类为中心的发展,调整到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为中心的的发展上来,从根本上确保当代人类发展不损害后代发展的权利。《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丛书:生态安全战略》系统而清晰的让读者了解生态环境与我们的关系,并提出前瞻性的建议。
《大气环境数值模式应用于城市大气复合污染诊断研究/大气污染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丛书》结合笔者近年来在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 、区域质量模型模拟以及大气污染防治对策评估方面 所做工作,系统地介绍了空气质量模型的发展历程、 大气污染源分类方法以及清单编制方法、模式化大气 化学反应机理以及本地化模式成分谱构建方法、模式 化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生成方法以及区域空气质量模 拟平台构建方法。后,以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 实施效果评估为案例详细介绍了上述方法的实际运用 。
数量生态学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生创新教育系列丛书:数量生态学(第2版)》内容涉及到数量生态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过去半个世纪来有关数量生态学的主要发展,全面介绍现代数量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特别注重介绍国际上最常用的和近年来发展的新方法。《研究生创新教育系列丛书:数量生态学(第2版)》反映了数量生态学发展的概貌,同时也展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有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研究生创新教育系列丛书:数量生态学(第2版)》的内容已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本书介绍了能源、大气、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方面的主要环境问题,利用化学原理解释了引起有关环境问题的机制,并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的联系。 本书适合具有普通化学知识的学生使用。可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探索和研究自然界能量流动、温室效应、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有毒化学品以及酸雨等问题,学习如何利用化学基本原理解释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本书内容丰富,文笔简练,从区域到全球范围,从历史的和未来的角度探讨环境问题,反映了发展。本书特点是地将化学原理与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相结合,解释了相关环境问题的化学根源。 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环境化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环境、化学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