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九思发展了墨竹画鼻祖文同的画法,主张以书入画、书画结合,自称 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柯九思画竹一般竹节不作勾勒,而是先用淡墨晕染,再复以重墨晕染竹节的两端,然后以草法写成竹叶,善用浓淡墨色分竹叶的阴阳向背, 以浓墨为面, 淡墨为背, 层次分明。这种以书入画的画法,融入各种书法用笔,笔力浑厚、劲健,使得整体画面明净,布局清朗,形神兼备,在中国画竹史上独具一格,影响颇为深远。此书搜集整理柯九思的墨竹画谱和历代墨竹画的精品力作,并配上一些相关画论,使读者能完整欣赏到柯九思的墨竹绘画艺术,并可做学习临摹之用。
孙成慷的山水画作品无疑是属于写实的一类。他以写生的方式来描绘故土乡情。通过对川西风貌真切细腻的描绘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多年来不懈怠地写生,画自己熟悉的山岗、村落、老树、老屋、灵山、秀水、古桥。他勤奋地探索传统笔墨语言与写实造型的有机结合,使其在审美格调上融为一体。成慷的画正是在深入了解现实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追求加以提炼而成。他的画,布局平淡天真,直抒胸臆,以魏碑的笔意入画,设色明快鲜活,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一股清新自然的蜀山风情扑面而来。读其画不难看出,其艺术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且多为普通常见的田园风光。画家将自己儿时的记忆、感知以及多年来对四川山水、乡村的真挚的情感倾注其中,故其笔下的古镇、石桥、老树、瓦屋、溪流渔船、西畴南田、九峰三泖、农叟荷筱、平坡鸭喧,无不自
在过去的600年中,墨梅是人青睐、得到最广泛实践的东亚水墨画题材之一。毕嘉珍(MaggieBickford)《墨梅》一书是对墨梅的次完整描述,她全面论述了中国画派中一种类型的形成,充分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论证了艺术、文学、文化和政治以及群体、个人的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画派及其范式。墨梅出现于12世纪初的宋代,在14世纪中期蒙古统治下形成范式,这些均可得到文献准确地证明,允许现代学者近距离地去观察中国文人画艺术的形成过程。此外,本书批评性地考察了墨梅如何从宋代精英文人的艺术选择成为后来中国绘画正统艺术的过程。
本书是画家黄月对自己艺术生涯的反思,也是对国画发展演变的思考。黄月的花鸟彩墨画源于中国的绘画传统,在风格样式上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样式(诗、书法、印章、留白等艺术特征),以他独特的绘画语言,注重色彩在宣纸上的情绪表现力,创造出了一种色彩层次丰富,独具视感魅力和个人风格鲜明的彩墨绘画,获得国际国内众多艺术机构的关注。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将传统绘画的创新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探讨了色彩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关系、色彩在宣纸上的艺术表现、色彩的时代精神、色彩在当代绘画上的重要性,以及绘画与人的精神关系等,探索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传统与当代绘画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的“四群子”——梅、兰、竹、菊一科,中国画家无不衷情此道,从技不直说,容易掌握,而从艺术上深求,却非易事。因为多少年来,文人墨客用之喻人抒怀,这样,就要求画内有情思,画外有意趣,画家如无文学、哲学、书法……各方面的学养,就很难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否则,徒具形式意思不大。近年来,业余习画的朋友多从“四君子”入手,往往画不上我久,就沾沾自喜,自认得手,把艺术看得十分简单,不可不慎。 梅乃花魁,她的色、香、神、韵,惹得诗人画家讴歌不已,千百年来,画梅名家辈出,近世也不乏高手,梅是春天的信使,无论画折枝还是繁株,得其形是入门工夫,传其神才是真本领,出枝要瘦俏,点花要冷艳,双钩、没骨各有其妙,要在实践中细心琢磨。简胜于繁,淡胜于浓,以书入画,追求个人的格调和风貌。其余可在作者的
元四家是指中国画史上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位元代画家,他们对水墨画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倪瓒(1301-1374), 字元镇, 号云林, 别号幼霞生、荆蛮民等, 常州无锡人。出身江南富豪, 家境十分富裕。倪瓒早年丧父, 由长兄抚养成人。倪瓒生活于元代后期,其时文人绘画的创作理念和纸本山水画的"干笔皴擦"笔墨技法已经完善,《六君子图》可谓倪瓒经典之作,本画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六君子图》写江南秋色, 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 疏密掩映, 姿势挺拔。图的上部有远山地抹。全图气象萧疏, 近乎荒凉, 用笔简洁疏放。有黄公望题诗云:"远望云山隔秋水, 近有古木拥披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 正直特立无偏颇。"
本书从古代山水画入手,将历代画论内容重新归类,再按照历史的演进予以纵向排列,全书系统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研究,并且予以简明的注释,这对于学习中国画论者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喜果;盼;清香;和谐;香;喜;加拿大雁;蝶;相伴;鸡冠子花;三加三等于五;娘俩;喜春;欢喜;盼望着等。
任伯年,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上行者、寿道士等。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任伯年花鸟画精品集》收录作品均为任伯年花鸟画中的精品之作,作品涉及各个年代,有的作品我们确实是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