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尝试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对我国行业组织的研究。作者通过分析历史上的广东会馆、商会,以及现时代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广东行业协会,指出它们不仅承担了内部的协调功能,促进了成员的认同和参与,也推动了组织以外的区域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既印证了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现实中如何看待行业协会的角色、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思路。
本书以数据收集、问卷调查和相关社团机构访谈资料为依据,以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拉斯维加斯三个城市经济体为比照,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就业弹性分析等研究工具,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探索澳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过去与现在的变动规律与特征,预测其未来五年变动趋势,从而提出相关对策。 在产业结构方面,外部压力以及保护性的产业政策是推动澳门产业结构变动的根本动力。澳门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特点是演进顺序的“非常规性”、“跳跃性”和“被动性”,即产业未获得生长,已向第二、第三产业跳跃,第三产业尚未成熟已逆向促进第二产业发展。产业因第二、第三产业兴旺而“被动地”消失。特殊行业——博彩业在转型中早熟地成为领先产业。产业发育不全,成长层次偏低,保护政策与市场机制并存,自由竞争与
本书话题包括: 比特币和区块链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用区块链自动追踪所有数字化行为 创造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信息库用以核实身份 更低成本更高效地提供传统上由国家层面提供的服务的可能性 科学领域的区块链:更好地利用数据挖掘网络 个人健康记录储存,包括获得个人自有的基因组数据 在区块链上供公开查阅的学术著作出版 我们应该把区块链当成类似互联网的事物──一种综合的信息技术其中包含多种层面的应用如:资产登记、编写清单、价值交换,涉及金融、经济、货币的各个领域,象硬资产(有形财产、住宅、汽车);以及无形资产(选票、创意、信誉、意向、健康数据、信息等)。 但是,区块链的概念远不止如此:它是任何事物所有量子数据(指离散单位)呈现、评估和传递的一种新型组织范例,而且也有可能使人类活动的协同达到
本书尝试着为产业体系研究增加新的认识维度,提出了现代产业体系应具备的本质特点。这就是,它应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同时各产业之间具有融合性,并且以创新性为标志。 本书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广东省为基础,通过对广东案例描述和阐释,分析了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劣,在肯定工业化发展成就的同时,指出传统工业化道路下的产业体系有着内在的不可持续性,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现代产业体系变迁的可能轨迹进行了描述,从而在这一描述中赋予各产业部门新的定位。书中在对广东案例描述和阐释的字里行间中所带来的启发,反观了其所提出现代产业体系应具有的可持续性、开放性、融合性、创新性和市场适应性等本质特点,并将它们作一排序,从而看到市场的适应性是位。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城市扩张过快,许多仍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农村社区被城市包围,形成颇具中国特色的城、乡并存的二元结构。城中村内普遍存在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恶劣、安全隐患突出、社会治安及管理问题复杂等老、大、难问题,对城市整体形象提升和城市空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周围乡村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产物,是存在于城市规划区范围之内,但在管理上仍属于乡村集体所有制的村庄建设用地的地域。研究、处理城中村问题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解决人口就业出路等诸多战略的需要,其意义十分重大。 陈湛同志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研究和设计工作
房地产是如此的重要,而又如此的广受争议。它是财富的象征、经济周期之母、金融危机的策源地、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同时它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实体经济竞争力。对于如此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于房价、泡沫风险、人口流动、城市规划、大城市病、长效机制等存在广泛的争论、分歧乃至误解。 本书是作者过去十年研究的一个总结,对关于房地产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长期认真的研究、推敲和琢磨,以期能够经得起时代的检验。书中采用广泛的国际视野、丰富的历史资料、扎实的数据逻辑,试图寻找那些争论和误解背后的真相以及事实,并建立分析房地产周期的逻辑框架,以期既能很好地解释过去,又能可靠地推演未来。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中国农业出现了农田撂荒、耕地减少、农业收益低下、农业劳动力弱化等问题。如何在现有土地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市松江区探索的家庭农场制度,为农村继续改革开创了一条新路,受到了全国关注。本书展示了松江区在实际试行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及他们一步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家庭农场制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