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6卷,大致按年代顺序编辑而成。但出于各卷篇幅方面的考试,有时也打破了这种顺序。
在整个20世纪,语言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时髦,但仅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这些争议问题才开始获得高水平的解答。《当代语言哲学导论》是对语言哲学中的主要争议和理论的一个导引,特别专注于各种语言机制。具体阐述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唐奈兰关于指称性使用和归属性使用的区分、塞尔的簇摹状词理论和克里普克等人的因果历史理论,概述了几种意义理论,如观念论、命题论、维特根斯坦的“使用”论、证实论,心理学理论等,探讨了语用学和言语行为、语义的语用学、隐涵关系等,并考察了有关隐喻的四种理论。
本书共6卷,大致按年代顺序编辑而成。但出于各卷篇幅方面的考试,有时也打破了这种顺序。 第1卷收入两部论著:《威拉德·范·奥曼·蒯因自传》和《数理逻辑》 第2卷收入两部论著:《逻辑方法》和《本体论的相对性及其他论文》 第3卷收入两部论著:《集合论及其逻辑》和《逻辑哲学》 第4卷收入三部论著:《从逻辑的观点看》、《指称之根》以及《语词和对象》
日常言语哲学建立在拒绝心理化和意指神话的基础上,建立在始终关注自然语言的经验性的基础上。本书通过对“构成性规则”、“满足条件”等概念、对非言辞行为的精神维度学说、对语言与命题内容的区分、对形式化地位的批评分析,回答了维特根斯坦和奥斯汀提出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