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四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中国文学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其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为历代读者所称道,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红楼梦》 《红楼梦》的文学地位,不仅在于它精巧的结构、精熟的语言、精彩的人物,更在于蕴含其中的悲剧意识。贾、王、史、薛的没落是家族之悲,宝、黛、钗三人的情感纠葛是爱情之悲,大观园的 众芳 凋零是人生之悲。因为撕碎了美好,所以感人至深,悲剧的魅力正在于此。 《西游记》 从《大唐西域记》到《西游记》,吴承恩骋想象于笔端,融民间传说、话本、戏剧于一炉,构建了一个神魔世界,开启
《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而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是我国*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明胡应麟说: 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该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学巨著。全书分为12卷,收录短篇文言小说491篇。蒲松龄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以隽永之笔、博爱之情,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成就,本书也就成为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不朽作品。 本书的译文采用书局孙通海等人所译 文白对照 本《聊斋志异》的译文部分,又约请《聊斋志异》研究专家于天池先生做了注释、题解,并对译文进行了修改。本书的注、译、题解中时见独到见解,对于读者阅读理解大有禆益。
隋炀帝与朱贵儿转世成为唐明皇与杨贵妃,在这两世姻缘的时间间隔里,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好汉:忠肝义胆的秦琼、两破隋阵的罗成、三斧定瓦岗的程咬金 他们推翻隋朝暴政,开创了盛唐景象。清人褚人获 根据史书及 大量民间文学对这段历史加以演说,编 成 《隋唐演义》。该书规模宏大,故事脍炙人口,塑造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是一部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历史传奇小说。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被后人广为称颂。
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像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密切相连的。他们不仅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新局面,也使更多的读者通过他们的批评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脂砚斋这个名字更是与《红楼梦》密不可分,从他的评语中可以看出,脂砚斋与曹雪芹关系密切,但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们就是同一个人,有的认为脂砚斋是书中史湘云的原型,也有人认为他们只是一般的亲友。无论脂砚斋是什么人,他对《红楼梦》所作的批评,则的确是给本来已经精彩无比的大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讽刺见长的杰作,反映了清朝康、乾时期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成功塑造了科举制度下的传统文人群像。作者吴敬梓(1701-1754)以深厚的文学素养、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卑劣丑恶刻画得入木三分。其艺术之成功,使后人有 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 之叹。此外在结构上,它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阶段地展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 。这种体制,对清晚期小说有很大影响,如《海上花列传》、《官场现形记》等,均模拟《儒林外史》。此次印行《儒林外史》,用清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刊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
《聊斋志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书,也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奇书。全书借他人之口,以至神、仙、鬼、魅、狐、兽、精、怪之口,勾勒世态百相,描摹五味人生。其中所道出的一个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享有,往往又百般坎坷,千般险阻、万般无奈的 情 来,更让人感叹不已。被视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之作。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与《二刻拍案惊奇》合称 二拍 。书中的故事题材多出自前代著述,凌氏进行了再创作,读这些故事,可以读到凌氏本人的思想个性。 《初刻拍案惊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书中描写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商人由霉运后来变得富有,读书人由贫寒后来一举成名;清官们断案明如神,贪吏们枉法凶如虎;青年男女勇敢地追求美好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却从中作梗,制造婚姻悲剧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线装)(套装全4册)》的主要内容是:甲戌本是石头记文献和文本研究*重要的版本,可以从中窥见曹雪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原貌,并可直接品味到作者的 红颜知己 脂砚斋在甲戌原稿本上留下的1600余条珍贵批语。这是打开《红楼梦》迷宫的一把钥匙!《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线装)(套装全4册)》所据底本,是目前发现的11种《红楼梦》指评本中产生年代*早、保存原貌*真切、残缺也较多、但却是*珍贵的一种,由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今据1961年台湾首次面市的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悉数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有关此本的各种资料。所以到今天为止,这个甲戌本是世间*古又*可宝贵的《红楼梦》写本,全书共四册,总计二十八回。
《二刻拍案惊奇》为明末凌濛初编著, 二拍 之一,共四十篇。作者自称系 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 。其中《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等篇较为有名。 二拍 部分内容虽取材自《太平广记》《集异记》《大唐新语》《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旧籍,但通过作者的改编、创造,赋予了旧材料全新的生命。往往本事在原书中不过数十字,仅记叙旧闻,了无意趣,经凌濛初改写,则变成文情并茂的数千字,抒情写景,引人入胜。
新编的《历代笔记小说大观》必须具备代表性、实用性、准确性、美观大方、经济方便的特点。从此出发,本丛书共收200种左右的笔记小说,上起汉魏(间亦收入或以为属秦汉之前的作品),下迄清末,按《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明清笔记小说大观》分批出版,分为若干册,每册约60至80万字。所收笔记小说从内容上来说偏重于记事、记人之作。但汉魏六朝,存世笔记小说不多,因此无论是志怪还是志人,尽可能地多收一些。唐宋以后,传奇小说渐多,一些名篇名著,购求比较容易,一般少收。此外,丛书如《太平广记》之类、部头过大的著作、汇集摘抄旧文与已收笔记小说内容多重复者和纯学术性的笔记不收。 收入本丛书的各种笔记小说以作者生活年代为次序排列。每种笔记小说前由校点者撰
《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为纪昀晚年所作,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全书共二十四卷,1196则,包括《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和《滦阳续录》5种。整部作品恬淡古雅,质朴简洁,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皆着墨不多,不过粗陈梗概,点到为止,但极有章法,颇见情致。其弟子盛时彦对此也有概括: 叙述剪裁,贯穿映带,如云容水态,迥出天机。 鲁迅所言, 立法甚严,举其体要,则在尚质黜,追踪晋宋 。
新编的《历代 笔记小说大观》必须具备代表性、实用性、准确性、美观大方、经济方便的特点。从此出发,本丛书共收200种左中的笔记小说,上起汉魏(间亦收入或以为属秦汉之前的作品),下迄清末,按《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明清笔记小说大观》分批出版,分为若干册9每册约60奎80万字。所收笔记小说从内容上来说偏重于记事、记人之作。但汉魏六朝,存世笔记小说不多,因此无论是志怪还是志人,尽可能地多收一些。唐宋以后,传奇小说渐多,一些名篇名著,购求比较容易,一般少收。此外、丛书如《太平广记》之类、部头过大的著作、汇集摘抄旧文与已收笔记小说内容多重复者和纯学术性的笔记不收。 收入本丛书的各种笔记小说以作者生活年代为次序排列。每种笔记小说前由校点者撰写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着。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慨,今人有探幽访胜之思。在印刷装帧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粹綫装书的踪迹愈来愈难寻觅,给倾慕传统的读书人带来了不少惆怅和遗憾。《小窗幽纪》*早刻本是清乾隆三十五年问心齐本。一九三五年,上海中央书店出版 国学珍本文库 ,*辑收录《小窗幽纪》,世称 国学珍本文库本 。现以乾隆三十五年问心齐为底本,参考国学珍本文库本,精心校点,以宣纸精印,出版古色香的线装本。
《醒世恒言》所收录的多是成熟的话本小说,共有四十篇,比起之前编撰的《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故事性更强,艺术上更成熟。其中有反映爱情生活、表现市民爱情观念的《卖油郎独占花魁》;有表现善有善报传统道德观的《施闰泽滩阙遇友》;有揭露批判帝王荒淫无道的《隋炀帝逸游召谴》;有表现患难相助精神的《徐老仆义愤成家》;有反映明后期城市手工业者的生活与思想状况的《一文钱小隙造奇冤》;也有浪子回头、修道成仙的《杜子春三入长安》等作品。短小精湛,曲折离奇,脍炙人口。 这部作品,人物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情节跌宕,描写细腻,语言流畅,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的思想感情。
本书是继《汉魏六朝小说大观》和《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之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又一部大型笔记小说总集。它汇集了宋元两代有重要影响的笔记小说共六十九种,其中不少品种久已*版,系经过精心整理面世。全书内容包罗万象,精采纷呈,既能扩大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又能启迪人的心智,娱悦人的性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每种笔记前均由校点者撰写 校点说明 ,扼要介绍作者生平、作品内容和版本情况,以供读者参考。
《搜神记》是东晋初年著名史学家干宝所撰,现存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四百多个。以辑录鬼怪神仙故事为主,也包括一些琐闻杂记和不少民间传说,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直承《穆天子传》及《山海经》影响而出现的。代表了中国志怪小说的*成就。
本书是我社 历代笔记小说大观 丛书的清代部分,收录了《筠廊偶笔》、《今世说》、《虞初新志》、《坚瓠集》、《在园杂志》、《履园丛话》、《归田琐记》、《浪迹丛谈》、《茶余客话》等二十种有清一代极富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的笔记小说。整理过程中,精选底本并加以标点、校勘,简体横排,既保证内容上的准确与严肃,又保证使用上的方便与实用,集中体现了本套丛书一贯以来的代表性、实用性、美观大方、经济方便的特点。
王嘉所撰的《拾遗记》记载了上起上古伏羲,下至西晋末年的丰富而神奇诡怪的传说、故事,兼有志怪和杂录两类,因其成书较晚,已将之前许多神话传说的零星记载,铺衍成了情节婉转、辞藻华美的故事,如皇娥、赵高的故事等。其文采和想象,也开启了后来唐人传奇的先河。 齐治平先生的《拾遗记校注/古体小说丛刊》勘正讹脱,拾补佚文,对所涉史实、典故,做了简明扼要的注释,并试图透过对本书怪诞故事的查考,揭示其背后真实的历史。是目前很好的一个《拾遗记》校注整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