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对录音艺术和技术的再思考,所以再版此书。《录音工程师手册(第2版)》尽管章节顺序仍然是从声学基础到乐器拾音和后期制作以便符合录音的工作流程,即对室内声场的评估直到对信号的拾取和处理。因为考虑到该书的受众为一线的录音工作人员以及刚刚开始在该领域学习的学生,而并非设备设计及信号处理领域中的科研人员,所以多数章节相对于版来说对理论的阐述略有删减,同时增加了一些实操内容,以便使得整体内容更直接,更实用。
本书以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为背景,系统、深入地介绍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数字电视基本概念、地面传输信道的特性、编码和调制、接收机同步、信道估计和均衡、国外标准的简介、中国标准的诠释、收发系统和网络规划等。 本书可供从事地面数字电视产品研发的工程师和工程应用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或研究生参考书。
本书为“广播影视工程技术人员实用教材”之一,主要用于我国广播影视系统在职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学本科生及大专学生、远程教育学生的专业参考书,本书内容分三部分。 部分(即第1篇)是基础理论篇,共3章。主要介绍了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情况,基本分类及相关的特点,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网络、视频切换台、数字特技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以及演播室节目制作系统、电子现场节目制作系统、数字特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演播室节目制作系统、电子现场节目制作系统,高清晰度电视制作系统、虚拟演播室制作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第二部分(即第2篇)是实用技术篇,共5章。由于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本书中这部分内容占了较大的篇幅。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技术处理两
本书针对“数字电视”相关的热点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用通俗易懂而又不失严谨的语言,图文并茂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涉及的问题包括:数字电视基本知识、信源编码技术、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接收设备、显示器件和显示器、设备接口、接收设备测量技术、接收设备相关规定及消费者关心的其他问题。 本书对从事数字电视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生产的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来说,是正确理解相应技术标准内涵和检索相关技术术语的重要参考书;同时也是面向我国广大消费者,普及数字电视知识,指导消费者选择和正确使用数字电视接收机及显示器的指南。
本图集选编了康佳集团公司2001年以来设计生产的数字高清背投影彩色电视机和LCD液晶屏电视机的机型的电路原理图。内容包括了采用DSP数字超微点阵图像处理技术的CRT逐行扫描数字高清背投影彩色电视机BT5090/BT4301及由其派生出来的康佳"L"、"H"、"W"、"U"系列数字高清背投影彩色电视机;主芯片采用gm5010的LC?1520T、LC1521T、LC?1700T型液晶屏电视机,主芯片采用PW130/PW113的LC?TM2008、LC?TM3008型液晶屏电视机,以及主芯片采用PW1306的LC?TM2018型液晶屏电视机。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图集对每种机型均提供了整机电路框图。? 本图集内容丰富实用,可供广大电视机生产、设计、维修技术人员及电子技术爱好者阅读使用。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编著的《打开DV学科学(学生手册)》透过镜头的眼睛,能看到更多的奇妙现象;利用电脑,编辑制作DV资料,大自然的神奇现象跃然荧屏。当朋友们在屏幕前欣赏我们自己制作的科学DV时,屏幕后,多少科学探究和拍摄制作的故事涌上心头,让我们热泪盈眶!来吧,亲爱的朋友,一起走进科学DV!
本书首先对数字电视前段系统作了整体介绍,包括系统构成、设备等,同时介绍了基于IP构架的前端系统及数字电视节目分配网络。然后分别从基础知识、原理、硬件实现、评价指标等方面介绍了组成前端系统的主要设备编码器、复用器、适配器、加扰器等,并以实例介绍各主要设备的使用方法。介绍了条件接收系统(CAS)、用户管理系统(SMS)、电子节目指南信息系统(EPG)的基本功能及评测。最后简要介绍了数据广播的前端系统及监控平台及网络构成等。本书由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编著。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数字电视的基础知识、数字压缩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宽带网络技术,重点突出数字电视有线传输与接收技术,以及排除有线数字电视故障的思路、方法与实例。书中还对网络电视、交互式电视、流媒体技术作了相应的介绍。 本书力求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清深奥、抽象的理论知识,使广播电视系统及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够一看就懂,懂了会用。本书适合从事有线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工作的人员阅读,是广播电视系统技术培训的参考教材。也可供广播电视学校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