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8 章。第1 章介绍水风光多能互补概述与发展历程,第2 章介绍水 风光资源特性与评估,第3 章介绍水风光多能互补特性与开发模式,第4 章介绍 水风光多能互补规划,第5 章介绍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调度运行,第6 章介绍风 光抽蓄(储)互补调度运行,第7 章介绍水风光多能互补开发政策,第8 章介绍 水风光多能互补典型案例。
本书系统性地梳理分析了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的开发利用技术,以及支撑清洁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综合能源系统、储能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分析了智慧能源发展涉及的基础共性的柔性装备技术、泛在传感技术、物联网络技术、数字赋能技术,以及发展智慧能源的数字化提升技术;介绍了国内支持清洁智慧能源发展的法规政策;展望了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发展的前景。为增强感性认识,选取了国内外有关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的典范工程予以展示。
车孝轩编著的这本《太阳能光伏发电及智能系统》介绍了太阳能光伏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国内外的 *技术、*成果、*课题以及未来展望。内容包括太阳能,新型太阳电池及组件,太阳能光伏系统 及系统电气设备,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应用、安装、检查与试验、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课题和未来展望 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及智能系统》可作为太阳能光伏系统方面的大专院校教材、科技工作者以及爱好者 的参考书。
由生物质转化生产的液体生物燃料由于具有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液体生物燃料(生物燃油)也是我国今后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一个主要方向。 陆强、赵雪冰、郑宗明编著的《液体生物燃料技术与工程》系统阐述生物液体燃料的分类、发展历程和现状,围绕微生物代谢工程、生物反应器、液体燃料分离精制等,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系统介绍液体生物燃料的合成原理、调控机制和过程优化等。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质原料及特性;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特性及其生物转化的预处理;液体生物燃料的生化基础;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技术;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生物油的组成、性质、应用以及精制等。 《液体生物燃料技术与工程》可供生物质燃料行业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一个新的世界诞生后,每个人都会开始习惯它的存在。 从马拉铁道到如今的高铁,完整记录火车铁道的百年历史,火车铁道是经济的拓荒者,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助推器。资本、能源、技术、革命、 、战争、工业家、改革者、政治家、商人……一部火车铁道的历史,就是一部现代世界简史。 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以火车铁道的发展为线索, 展示铁路这项发明在过去200年里对每个人的影响。从朝九晚五工作制的确立,到人们的居住、饮食与娱乐方式,大到 格局, 在多变流动的世界中还历史以原貌。
本书是《风力发电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 本书介绍了风和风能的基本知识及各种风能发电技术,详细介绍了风轮机设计、设计优化、风轮机动态分析和风轮机安全性设计及风轮机的数值模型和数值计算技术,风轮叶片和各主要部件轮毂、齿轮箱、变桨距、增速箱、发电机、机舱、塔架和基础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以及风力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故障分析和故障诊断技术。还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的风力机,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本书是一本有关风能发电的技术参考书,适合从事风能发电产品设计、制造和风电场风力机运行的工程师、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设计院风电场工程设计参考使用,也适合高等院校热物理和动力专业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对想了解风能发电的读者也是一本极好的科技读物。
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是生物燃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气体生物燃料技术与工程》重点介绍了与此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原料的预处理技术、高效厌氧生物转化技术等内容。《气体生物燃料技术与工程》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气体生物燃料的原料,二是气体生物燃料制取技术,三是基于气体燃料的分布式发电技术。气体生物燃料技术重点阐述三种技术,即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生物质气化制取生物质煤气技术、生物质产氢技术。每项气体燃料技术分别按基础理论、生产技术与工艺、关键设备及应用四个层次来详细阐述。应用部分重点介绍*的应用,如利用沼气制取生物天然气技术及其在天然气汽车领域的应用。分布式发电技术重点介绍内燃机发电技术、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内容。《气体生物燃料技术与工程》主要
本书以严寒高纬度地区碟式太阳能聚光系统高效光热转换及利用为应用背景,结合油田工程实际对太阳能利用发展的技术需求,对碟式太阳能聚光系统太阳辐射强度、腔式吸热器的优化设计、腔式吸热器热流密度场分布规律、太阳能光热转换效率及应用等核心技术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
《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教程》概述了外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能源管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作用和意义;详细解读了IS050001:2018及其在组织的应用,阐述了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的程序、方法和重点,介绍了能源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新的能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并以钢铁行业为例给出了审核实战案例分析和审核要点提示。 《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教程》为拟按照IS050001:2018建立、实施与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组织,按照50001:2018实施认证审核的认证机构,从事能源管理相关工作的认证人员、咨询人员等提供了一本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书籍,将为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在企业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锅炉运行值班员》为《石油化工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系列之一,涵盖石油化工生产人员《石油石化职业资格等级标准》中对该工种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四个级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相关基础知识、电厂基础知识、锅炉设备及原理、锅炉运行、除灰除尘运行、锅炉事故处理、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及锅炉装置的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等知识。 本书是锅炉装置操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教材,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制氢工艺与技术》介绍了氢气的工业生产过程与原理。为了满足当前对无碳氢气,即氢气生产过程“零CO2排放”的要求,本书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突出了风力制氢和生物质能制氢;还介绍了核能制氢、氨气制氢、硼氢化钠催化水解制氢、硫化氢分解制氢、金属粉末制氢等目前尚未工业化生产但完全的“零CO2排放”的制氢技术。对于通常排放CO2的烃类制氢工艺,本书介绍了其制得氢和炭黑的独特工艺,从而使其成为另一种“零CO2排放”的制氢方法。 本书适合从事或准备进入氢能领域的企业家、投资家、政策决策者阅读,可供从事能源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考,也适合从事能源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及一般读者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第二版)》*版内容包括无机钙钛矿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杂化钙钛矿材料的结构与物性及钙钛矿的成膜方法与形貌控制,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体系、空穴传输体系、界面修饰及柔性器件,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化以及电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材料的光电转换微观机制,材料中离子变化对效率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器件的界面与器件物理等.此外,*版还介绍了杂化钙钛矿材料在其他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如OLED 及有机激 光器等.自从2016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第二版)》*版出版以来,钙钛矿领域发展依然迅速,光电转换效率、大面积效率、稳定性等都获得了明显提升,而且还发展到了其他光电器件领域.因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第二版)》第二版较*版增加了钙钛矿半透明电池及叠层电池、钙钛
《国内外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是能源与电力分析年度报告系列之一。本报告主要对2021年度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与实践进行跟踪分析,在深入分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转型对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框架,并对年度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重点分析,依托此框架对国内外典型能源电力企业和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进行剖析,对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迭代完善并开展行业评价,对先进数字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应用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研判,以期为能源电力企业科学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第4版)》对计算机在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中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做了较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的介绍。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组成和典型工业应用,以及技术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中关键模块工作原理,特别详述了模/数、数/模转换技术、过程通道的抗干扰技术;开环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数值控制中的插补技术和步进电机的控制;数字PID控制算法和基于开环闭环响应的参数整定方法;数字控制系统的直接控制器设计方法,特别考虑一定鲁棒性的设计方法;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特点、一般步骤和设计案例;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和先进控制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现场总线知识、网络化控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胁迫条件下的植物高光谱遥感实验研究 以条锈病、水浸与CO2泄漏胁迫为例》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植被胁迫光谱特征变化研究的成果。《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胁迫条件下的植物高光谱遥感实验研究 以条锈病、水浸与CO2泄漏胁迫为例》主要介绍了小麦在条锈病及多种植被在C02泄漏、水浸胁迫下的光谱特征变化及识别模型。《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胁迫条件下的植物高光谱遥感实验研究 以条锈病、水浸与CO2泄漏胁迫为例》共7章:章介绍研究背景及外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条锈病胁迫下小麦光谱变化特征与病情严重度反演;第3章介绍条锈病胁迫下小麦生理生化参数反演;第4章介绍水浸胁迫下多种植物单叶光谱变化分析与识别;第5章介绍C02泄漏胁迫下多种植物单叶光谱变化分析与识别;第6章介绍C02泄漏胁迫下植被冠层光谱特征分析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