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历代经典碑帖,加注释文,提示其艺术特征,供临习者读解临摹之用。
《灵飞经》小楷。又名《六甲灵飞经》。署 开元廿六年 七三八(二月)。无书者名姓。书迹清丽韵秀,乃唐人写经小楷中之上品。或以为钟绍京书。真迹曾归明永乐进士王直,万历年间归海宁陈氏,始以之入石,即陈氏《渤海藏真帖》本。乾隆三十三年嘉祥曾恒德再以真迹刻石称《滋蕙堂帖》本。 该帖为小楷书法学习的范本之一,现将《滋蕙堂帖》本及传世墨迹合并出版,以便于对比学习。
小楷精选系列图书精选魏晋至清各代名手的小楷书迹,不仅关注名迹,*发掘佳作,系统地进行整合。本系列图书设计典雅,精印呈现,手感颇佳,又不失书卷之气,让读者从中能体味到不同书家小楷结体运笔之丰神,展示了小楷运用灵活、结体空灵、章法有致的书艺效果,是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与临习不可多得的一套小楷字帖。江西美术出版社编的《明祝允明小楷精选(2)》是该系列之一。
《中国古代法书选》系列选用历代经典碑帖海内外珍稀传世版本,涵盖篆、隶、楷、行、草各体经典碑帖,碑帖种类丰富,采用20开优质纸印刷,并附带碑帖释文,便于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 《峄山碑》又称《峄山刻石》,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东巡登峄山,丞相李斯等颂秦德而立。《峄山碑》共计223字,前为始皇诏,计144字;后“黄帝曰”计79字,为秦二世加刻诏辞,碑文和书法皆为秦相李斯所作。 《峄山碑》线条圆润,潇洒流畅;笔法严谨,端庄工稳;章法整齐,规矩和谐;结构对称均衡,上紧下松。为后世学习小篆入门的 范本之一。《峄山碑》原石已毁,流传于世的只有碑文摹本,以宋代郑文宝的刻碑摹本为 。 魏文源编的《峄山碑》以原刻拓本为选题,从内容形式的编排和操作格式的设计上,注重实用性,方便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
谢昭然主编的《赵孟頫楷书毛笔描红(中国书法培训教程)》是《赵孟楷书教程》的配套习字本,由 书法教育家谢昭然主编,利用互联网视频技术进行教学练习,易学易用。对赵体的结构、笔画、技法等教学关键点,本书都配制了教学视频。其中,总讲视频1个,分讲视频73个,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成都考级中心主任、 书法家黎孟德教授讲解示范。读者只要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在教学视频的帮助下,事半功倍地掌握赵体的学习技巧。
张旭,字伯高,口天郡(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曾官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性格狂放不羁,故人称『张顚』。他能诗善书,尤以狂草著名。其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时人称为『二绝』。《古诗四帖》是张旭以五色彩笺草书的四首古诗,前两首是梁代诗人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诗人谢灵运的《王子赞》、《岩下一老翁四五少年赞》。此书气势奔放而不踰规矩,笔画连绵,字形变化丰富。明代书家董其昌认定此卷系张旭墨迹,后人多沿此说,但亦有人认为是赝作。这卷墨迹纵二十九厘米,横一百九十五点二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