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陶艺初学者的入门教程。全书共6章,循序渐进地介绍了陶艺的基础知识、陶器上的装饰纹案、复杂陶器的制作、转台的使用等。书中还细致地介绍了伴随制作过程产生的问题,例如陶艺到底怎样学?黏土的再生方法、道具的清洗方法等。并在末章介绍了儿童陶艺制作方法。内容基础详细,适合初学者阅读。
《里帕图像手册》是西方世界影响深远的一部图像志手册,首版于1593年。它不仅是当时艺术家、诗人以及艺术爱好者的常备参考书,也是后世艺术史研究者描述与阐释艺术作品的重要文献资料。将抽象概念拟人化源于西方的象征传统,始自古典时代,经由中世纪作家和文艺复兴学者的诠释、综合,焕发出绚丽的光芒。本书以手册的形式总结归纳了这些拟人化形象,涉及的知识涵盖哲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数学等各个方面。它的出版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寓意图像志体系的建立。 文艺复兴时期群星璀璨,本书作者切萨雷·里帕(1555—1622)起初却并不瞩目,甚至其生卒年直到20世纪才被学界确定。作为一名红衣主教家中的侍者,里帕得以接触丰富的古典文献资料,他在仔细甄选后完成了这部图像手册,并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丰富想象。里帕的勤奋、眼
景泰蓝正名 铜胎掐丝珐琅 ,俗名 珐蓝 ,又称 嵌珐琅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千年的传承依旧保留完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正因其具有的历史意义及工艺特征,景泰蓝于2006年被国家列为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在发展过程中,其外延及内涵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景泰蓝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契机和挑战。 本书由基础知识、案例步骤、作品赏析、创新设计等内容组成,以实际作品为案例,从材料、工艺、创新设计到每个工序的操作步骤都进行了系统的讲解,突出了景泰蓝应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本书也侧重景泰蓝工艺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读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其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同时在弘扬中国传统工艺景泰蓝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初学者来说,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景泰蓝工艺入门教材。 本书配有
为什么我们发现有的艺术品很美,有的却不美?美,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绵延至今,同时也在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无论是一幅画、一首诗,还是一尊雕塑,它们都是创作者理解美的智慧结晶,我们作为观察者应如何全面分析作品中蕴含的创造力和潜力,如何解读创作者的用意呢? 在本书中,查尔斯 塔利亚费罗以经典的艺术品为例,巧妙地引导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艺术和美的概念,进而阐释美学的精髓。从柏拉图的诗歌到林戈 斯塔尔的鼓,本书是一本完美的美学入门读物,适合所有对美学感兴趣的人。 ● 本书是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 新核心素养 系列图书之一。 新核心素养 系列致力于推广通识阅读,扩展读者知识广度,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涵盖哲学、心理学、法律、艺术、物理学、生物科技等诸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读本。
《瓷上世界》作为陶瓷文化读本,旨在从瓷之路、瓷之韵、瓷之光的角度,历史而又艺术地再现中国瓷器走向世界的丰富图景,藉以 读者走入交织着艰辛与荣耀的千年中国瓷路,领略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本套书包括《瓷行天下》《瓷上文化》《瓷耀世界》三册。本套书定位于雅俗共赏的有厚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文化读物,兼具历史性、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学性。以严肃的学术论著论文为依据,同时注重搜集鲜活翔实的资料;以大历史为背景, 注目个体生命的种种感知。注重用融通中外的新视野、新话语和新表现手法,以瓷说事,以瓷彰史,使作品既具有学术高度与穿越时空的文化影响力,又具有品读价值与收藏鉴赏价值。 本书为《瓷耀世界(器以载道传扬瓷韵风华)/瓷上世界》,由程庸著。
《花 界》是一本循着花期探访寺院的随笔集。全书记录了植物的遇见,山河的丈量 植物的生长衰落,山河的沧海变迁,映照着人生道途中那些微小的烦恼和欢喜,那些宏大的汇聚与告别。在这样的道途中,我们和那些隐藏在历史里,隐藏在山林中的人们相遇,我们或提问,或唱酬,时而沉默无语,时而心心相印。
民艺家、生活美学家们会如何选择器物、处理日常饮食? 日本漆艺家、散文家赤木明登、赤木智子夫妇为我们精选自家食器柜中的200件器皿加以展示、点评。这些伴随他们生活三十余年的器物极具实用性又反映着不同年代的美学风格,牵动着二人从艺廊相识、结婚、儿女出世,到决心辞职做漆器、拜师学艺、举办出道展等诸多人生大事的回忆。食器之外,他们的料理笔记则记录着能登山野与大海中的各种自然美味与制作方法。食与器,审美与生活,自然与人在这里呈现出动人的调和。
西方的文字设计仍然由西式活版印刷发明初一百年中设计的字体主导。这些字形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工艺流程?《字腔字冲:16世纪铸字到现代字体设计》聚焦于16世纪法国和佛兰芒的字冲雕刻师的工作。作者弗雷德?斯迈尔斯是字体设计领域的专家,他基于在铸字方面的经验和对现存资料的认真研究,揭开了这个尘封已久的话题。斯迈尔斯通过概述字母和字体设计的基本问题引入论述,并在后几章观照了当前的技术和社会发展。《字腔字冲:16世纪铸字到现代字体设计》可以被用作任何媒介中字体和字库建构的指南。
井藤昌志、山本教行、坂本工、大谷哲也 日本民艺家亲自传授200件器物 选择 和 使用 之关窍 日本民艺家公开家庭食谱,带你亲历创作者的家庭故事和生活趣味 200 件器物 选择、使用 窍门集 选择器物,就是选择一段生活。 白色器物、彩色器物、纹饰器物、染付器物 各有适用的场合与搭配特点,如何发掘出它们的*本能?作为创作者,民艺家们爱用的器物是什么,他们又践行着怎样的创造准则? 《器物帖》图文并茂解说不同器物选用窍门与别出心裁的使用方法,与你分享创作者的生活趣味。引领你发掘物与器的融合之道,在器物使用中展现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态度。
《竹刻艺术(王世襄集)》由王世襄编著,“王世襄集”之一种,收录了王世襄先生有关竹刻艺术的文章,分为“刻竹小言”(金西厓著,王世襄整理;包括简史、备材、工具、做法、述例、述例续编)、“竹刻小识”(包括竹刻简史、竹刻分派、竹刻的恢复和发展等)、“此君经眼录”(图文并茂地讲述近百件竹刻珍品)、“散记”(记竹刻艺术品)。
实体模型制作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其作用并不在于制作实体模型本身,而在于通过模型制作过程帮助与推导设计,这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途径。本书涉及建筑模型、室内模型、景观模型、产品模型等,其特色与重点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实体模型来帮助完成设计创作。 本书共分五章,包括实体模型概述、实体模型制作基础、实体模型制作材料和工具、实体模型的形态塑造和制作技法、实体模型在设计中的应用。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产品设计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辅导用书。
《中国历代刺绣缂丝鉴赏与投资》一书详尽地介绍了刺绣和缂丝的发展演变历史,全书主要以宫廷服饰和艺术类刺绣、缂丝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中国历史上刺绣与缂丝的发展历程、地域门类等,使人清晰直观地知晓了中国历代刺绣缂丝的发展脉络。 与此同时,本书还着重介绍了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真实地还原了其创作的历史环境,归纳总结其工艺特色、艺术特征,这些研究心得均是作者多年积累的经验所得。不仅如此,《中国历代刺绣缂丝鉴赏与投资》一书还结合当下市场的形势,分析了刺绣缂丝的收藏价值、作伪手法及辨别方法、保存方法以及其拍卖市场概况,为引导广大织绣爱好者如何藏真品、藏精品、藏名品,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亦给刺绣、缂丝的鉴赏与投资市场注入一缕理性的清风。
《图说中国工艺美术》以便捷的方式勾勒出中国工艺美术的演变历程,既有陶器工艺、金属工艺、雕刻工艺、也有印染织绣工艺和服装等。《图说中国工艺美术》语言通畅,注解深入浅出,配有大量精美的彩图。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你会直接欣赏我国*著名的工艺美术精品,从而轻松获得丰富的艺术知识,提升审美素养。
本书是《制瓷笔记》的延续,分“ 录”“烧红”“与古为邻”“群贤毕至”四个部分。作者以烧制手工瓷器的过程为线索,从瓷器的制作工艺、烧制过程、历史文化、审美趣味等多个维度解读制瓷背后的趣闻趣事。
......
本书为第二届国际灯工玻璃艺术展的优秀作品集,主要包括邀请的国际大师的设计作品展示、本届灯工艺术节的优秀获奖作品等百余件,并附艺术节的活动介绍。本书适合于玻璃行业及工艺美术相关专业的学习者和从业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