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新知亟亟而入。一时问,中西学并立,文史哲分家,经济、政治、社会等新学科勃兴,令国人乱花迷眼。然而,淆乱之中,自有元气淋漓之象。中华现代学术之转型正是完成于这一混沌时期,于切磋琢磨、交锋碰撞中不断前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名家与经典之作。而学术与思想之新变,亦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为中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至 ,中华现代学术已走过百余年,其间百家林立、论辩蜂起,沉浮消长瞬息万变,情势之复杂自不待言。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之编纂,其意正在于此,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新变,探求中华现代
本书是一部围绕妇女、婚姻、家庭展开的法律社会史著作。书中以清代以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视角,对与妇女权利直接相关的法律实践做了细致梳理。通过深挖诉讼档案,作者对清代、民国、1949年至当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离婚案件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剖析,还原了大量关于妇女离异、典妻、审判诉讼等历史细节,揭示了近世以来相关法律制度与诉讼实践在妇女权利的保护或损害等方面远为复杂的非线性悖论关系。全书吸收了大量中外学者中国法律史研究的 成果,并尝试与重要的学术观点对话,表现了开阔的学术视野,并融合了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妇女史、法制史研究的探索上做了有益尝试。
经济学和法律有着什么关系?假设立法者提议持 抢劫犯必须判死刑,各方必然会有不同的反应。媒体和舆论会强烈支持对犯罪采取强硬手段;律师会提出异议,认为这种惩罚太残酷;法学家会思考这项议案的公平正义的问题。而经济学家则会发现,持 抢劫的判罚跟谋杀的判罚一样,会鼓励抢劫犯杀掉被害人。经济学这种直达问题本质的能力,使得它不仅适用于解释法律,还有助于法律的制定。作者简洁明快地厘清了法律与经济学的关系,而平易的行文风格适合专业人士乃至外行读者,同时无损其观点的深度。利用大量实际案例,加上渊博的芝加哥学派经济学知识,作者坚定地为法律的经济分析“辩护”,并没有颠覆传统法律学者的结论(对同一法律问题,比如是否废除死刑,它能被不同的立场所用),而是改变了双方辩论的本质。又比如在讨论房屋租赁法时,一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啸专门为初学民法的本科生如何入门,对为什么要学习民法、现代法律体系中的民法、民法的体系与全貌、民法的课程与教科书、如何学习民法等基础问题,作出的详细解答以及循循善诱地指出民法学习的路径;为具有了民法的基础知识,想要深造,准备报考研究生,或者已经在攻读民商法的硕士、博士学位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本书则以具体、生动的案例材料,丰富的阅读材料指引,几乎”手把手”地指导他们怎么样分析民法案例、怎样做民法文献综述、怎样写作民法论文以及民法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素养等学生在民法学习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做个九个较为专题的讲座式的介绍。
本书收集整理了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及相关决议和决定,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区适用的所有全国性法律,对比2021年版,增加了两个文件,一是,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 安全法)第十四条和第四十七条的解释》;二是,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
本书对《城乡规划法》的内容进行了 解释,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符合立法本意的 解说,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领会与实施。附录部分收录了与城乡规划联系紧密的重要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探讨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著作,兼顾基层党建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实务操作,内容和表达形式新颖,针对性和指导性强。全书立足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系列文件要求,结合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关于合宪性审查相关问题的思考,重点集中于监督宪法实施的中国化,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本土化叙事的宪法理论,介绍了方法论与宪法学的中国化,宪法规范的研究,我国宪法的一元属性;第二部分我国合宪性审查的属性,介绍了我国合宪性审查的宪法属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双重合宪秩序维护责任;第三部分合宪性审查的方法与基准,介绍了合宪推定与我国合宪性审查等;第四部分政治机关的宪法解释,介绍了执政党文件在宪法解释中的作用,监督宪法实施,关于对我国合宪性审查的认识;第五部分人民民主主义的宪法实施,介绍了开拓中国本土宪法实施的新模式,宪法实施与法治的中国化,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律案审查的对象及性质等。
我国城市空间规划利用制度发生着重大变革。 可用宏厚规范法模式建构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法》。规划文本制度的法律规范少而部委文件较多,地方法规规章正兴起。应当面对时代变化和实践需求,推动规划技术标准载体的法制化、多重化和合理化。在规划程序方面,要 加明确公众参与的条件与形式, 好配置参与中的权利, 加细化听证规定。城乡建设领域行政诉讼案件高发,为减少该领域诉讼纠纷的发生,加快纠纷的诉前解决,检察机关可以适当主动介入。城市 新活动应当突出追求高质量空间利用和工作生活品质的时代价值,通过创设城市 新功能区来加以推动。要在技术手法、制度设计等方面注意本国国情,根据土地开发权归属、容积率转移的价值取向等来建设空中空间利用法制。从 层面看,应当通过完善区域合作组织及其法制来推动区域空间协同走实
本书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美国立宪及其思想基础和制度资源。为了突出这个主题而做的准备工作:对美国学界在制宪 的争论焦点的简单述评,对美国宪法的性质及其复杂的制定过程的简明叙述。在此基础上比较深入地探讨和分析美国立宪的思想基础和制度资源。全书除了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由三大板块组成:总论( 至三章)、美国立宪的政治思想基础(第四至七章)和美国立宪的制度资源(第八至十一章)。在简要述评美国学界在制宪 的争论焦点和美国宪法的性质及其复杂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探讨和分析美国立宪的思想基础和制度资源,特别是欧洲和北美政制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人文条件。
《律师办案的思维与方法》将律师办理各项业务的经验、技巧归纳为十项要诀,内容涵盖民事、商事、行政诉讼案件的代理,刑事诉讼案件的辩护和代理,申诉案件代理,调解和仲裁业务,非诉讼业务,法律顾问,法律咨询等律师基本业务领域;介绍各项业务的特点、律师工作注意事项及基本实务技能。本书是即将或刚迈入律师职业之门的读者不可多得的职业技能速训宝典。
当德沃金说,“就我们所认识的法律而言,它的生命不在于某种对简练性的迷信,而在于整体性”,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整体性是不是法律应该追求的一种政治价值?我们能凭借整体性去妥善处理平等与正义在具体个案中的冲突吗?整体性是否能够充当协调法律的稳定性与法律发展的平衡器? 《作为法律价值的整体性:以德沃金整体性法律观为中心》以上述问题为抓手,以德沃金的整体性法律观为中心展开考察,同时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来分析相关理论争议,较为清晰地展现英美学界有关法律之整体性这一主题的思想脉络。
本书共收录食品药品领域的行政、民事及刑事等案例近百篇,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食品案例评析,下篇为药品案例评析。在收录原则方面,优先纳入 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以及各省 发布的参考性案例;在分析内容方面,主要对案例中提炼出的某个具体问题或争议焦点展开研读。本书以务实、专业化为特色,不以法学理论探讨为特长,旨在分析执法、司法一线案例中透露的行业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法律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