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安全是国际政治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它涉及国际安全体系、国际安全机制、国际安全观念等范畴,而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作为国际安全的基础,也是其不可分割的要素。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国际安全、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以及国际安全体系、国际安全机制、国际安全观念的历史与现状,并介绍了国际安全中的裁军、军控与防扩散,以及非传统安全议题等。
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使国际贸易概念本身在迅速扩大,由传统的货物贸易扩展到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国际贸易的法律规范急剧扩大并复杂化,与其他课程产生许多交叉、重叠。本书仍以传统的国际商法为基础,即以国际货物买卖关系为主的国际商事关系和国际商事组织关系为主要内容,以私法规范为主。适用层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专科生、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和对国际有兴趣的读者。
理论层面,本书稿通过对反垄断法和国际商事仲裁法的交叉研究,以期深化对反垄断实施的研究和丰富国际商事仲裁在新的领域的探索。实践层面,分析了反垄断争议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定性、程序特殊性以及裁决执行中的障碍,不仅可以推进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也可以切实保障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
为了适应我国国际贸易类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把学生培养成既懂法,又能熟练运用法律规范从事贸易活动的专门人才,编者们根据国家颁发的*的法律、法规,组织全国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编写了《国际商法实务》一书。 本书内容包括国际商事主体法、国际商事行为法以及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方法三篇,共十三章。每章之前先是通过“先行案例”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进入到本章“教学内容”的学习。然后在每章之后设置了“学以致用”,以使学生在学习原理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加深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另外,还编写了“知识窗”,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技能训练的编写上,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教学相长、学用结合的特点。
PP体制是典型的新区域主义的表现,美国参与和主导的TPP的战略意义超越了传统区域主义的经济利益追求,意图引领新规则的制定,加之其本身的开放性结构,因此其重要的意义在于要形成全球性规则。TPP知识产权谈判博弈反映了未来与贸易机制挂钩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新趋势,与WTO机制之间并存规则的竞争与机制的依赖。本书追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的历史背景与谈判进程,介绍、分析了其政治经济战略意义及对全球治理规则的影响。法律分析层面以知识产权的谈判解密文本及终协定文本作为分析脚本,与TPP前身《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P4协定)、TRIPs及相关国际知识产权条约等进行比较,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的变化趋势。对谈判过程中主导国家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意见分歧也进行了条分缕析。从宏观视角及法律
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及金融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与新发展,由此对国际金融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新的要求。如何以新的视野来研究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如何以新的方法与手段来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其中,教材的编写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义务。本教材的编写就是以此为指导思想的。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全书的体系架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理论、管理、实务。理论部分为国际收支、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体系;管理部分为国际储备与管理、外汇风险及管理、外汇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管理;实务部分为外汇业务、国际结算、国际信贷。这样的体系思路有利于体现理论的深度、广度及课程的运用性,也有利于学生既能完整
《欧盟第三国移民权利研究》是曹伟峰的博士学位论文。该论文较清晰扼要地追述了欧盟国际移民的历史进程,对欧盟移民法律一体化,特别是调整国际移民(第三国移民)的基础性指令和基本的移民类型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归纳了第三国移民的主要权利清单,并针对日益增多的中国移民问题提出了自己对于构建及完善中国移民法律制度体系的理论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