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法国著名学者雷蒙 阿隆代表作品,是20世纪重要的政治思想名著。全书包括四个部分:理论、社会学、历史和人类行为学。作者从承认国家间的部分自然状态开始,详尽论述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分析工具。在*部分,阿隆基于权力和体系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框架。在搭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后,阿隆转向社会学和历史的分析。在第二部分,阿隆对影响外交政策的形形色色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指出社会学原因一方面可以是物质的或者有形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道义的或者社会的。在第三部分,阿隆详尽分析了自20世纪初至1960年代早期的历史,提供了这一时期的权威性调查,深入体察了技术革命和外交全球化。在对理论、历史、社会学三个范畴的透彻思考的基础上,阿隆进入对人类行为学的分析。这是本书*深奥、*意味深长的一部分,阿隆在这部分探索了有关
在当今的国际权力政治中,印度已成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后冷战时期,印度不断夯实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基础,不断推进周边外交的整合力度,在日益变化的国际环境中不断拓展自身的战略空间,获取更大的外交与安全主动权,在地区层面崛起的同时为成为世界大国创造条件。本书在探讨印度的周边外交时主要探讨印度与巴基斯坦、伊朗(与印度隔阿拉伯海相望)、阿富汗、中国、南盟、东盟、海合会以及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外交关系。印度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有效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印度的外交成效,也影响着印度在地区事务中的权力投射。
本书主要运用政治学研究方法,以安全情报为切入视角,通过梳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防务战略报告、国家情报战略报告和国土安全战略报告等,研究美国国家安全危机预警体制机制,具体包括美国法律法规与国家安全危机预警体制机制,美国国家安全危机预警体制的结构,美国国家安全情报的传递机制,美国国家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美国国家安全危机预警流程,美国国家安全危机预警联动机制,美国国家安全预警体制机制的演变、改革与发展,美国国家安全预警体制机制的特征,以及美国国家安全预警机制评估,主要目标是通过分析美国国家安全危机预警和国家安全危机预警联动机制,深入解读美国国家安全预警机制和国家安全体制的运行流程,为我国国家安全危机预警机制建设、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
本书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梳理了二战后国际体系的演变历程,厘清国际秩序的发展脉络,揭示当前国际秩序的历史根源、基本性质、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总结过去数十年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在寻求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涵盖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国际政治安全体系两大分支,细化到国际贸易、国际货币及国际海运、国际航空等各领域的制度建设及改革历程,内容丰富、论述有据。
《援助的命运:比较视角的国际发展合作》 本书从整体性、历史演化、比较的视角来阐述中西方国际发展合作范式的差异,总结国际经验对于中国建设国际发展共同体的启示,进而探索中国依托对外援助体系,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新的全球发展格局下,对外援助如何服务于促进中国国内发展和履行国际责任的需求?本书将国际发展合作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放置于历史演变的脉络中,分别围绕国际发展理论、知识生产、战略政策、组织管理,以及援助有效性、援助专家和民间组织参与援助等典型议题展开分析,进而形成建议。 《发展援助体系》 什么是国际发展体系?为什么我们要建立国际发展合作共同体?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面对上述有关发展合作本体性的问题,本书结合当前国际和国内新
本书是研究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学术成果,是《俄罗斯对外关系发展研究(第一辑、第二辑)》的延续。在前者的内容基础上,本书针对俄罗斯对外关系发展的新变化作了及时的更新与补充。在过去的数年间,全球局势发生了许多变化。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在这些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笔者通过整理俄罗斯独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变化,在总结变化的基础上发现其规律。本书结构大致分为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及俄罗斯与亚洲、非洲和美洲国家的关系。
本书立足于当下各主要国际力量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战略,力图使国际秩序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的现实,主要对各主要国家(力量中心)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欧盟、东盟的国际秩序观念、战略目标与相关政策取向做总体考察分析,从而对后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调整与完善战略方向提供借鉴。
本书包括总报告、国别报告、领域报告以及专题报告四个部分。总报告基于构建的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绩效以及科技创新基础四个维度对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国别报告对中国、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的科技创新发展与国际科技合作进行了分析,金砖各国拥有不同的科技创新优势以及科技合作关键领域;领域报告则选取农业、气候变化、海洋与极地、基础研究、技术转移等重点合作领域开展研究,分析了金砖国家在这些重点合作领域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专题报告聚焦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人才发展与人才政策、创新环境与创新生态建设等热点进行探究。本书充分展示了金砖成员国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以及国际科技合作情况,并为深化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
外交故事(全1册)
近代中日关系的重大纠纷,如琉球问题、朝鲜问题等,其源头实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其间,中日两国之间尽管由于日本的不断挑衅已开始发生摩擦,但基于《中日修好条规》的两国关系,基本属于常态关系,清政府一直着力借助外交途径处理对日问题。
在亚太地区,俄罗斯是对地区政治和安全形势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力量。自普京第三个总统任期以来,俄罗斯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本书就俄罗斯亚太政策的多维视角和历史演变,普京第三个总统任期以来俄罗斯亚太政策的调整及总体框架,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和国际组织关系的全面发展,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的矛盾和热点问题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展示这一时期俄罗斯亚太政策的完整 画卷 。
科学技术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具变革性的力量,先进技术在国家综合实力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技术在国家实力中起到什么作用,技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国家实力,制约国家通过技术路径获得实力优势的因素有哪些,构筑技术优势的模式有几种等问题仍待解析。同时,基于技术创新、融合、耦合综合构成的国家技术赋能水平关系到一国能否引领技术发展潮头,能否将先进技术成果全面高效地转化应用,能否长期维持适宜的赋能环境,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生产力、军事战斗力、制度规制力、文化软实力的变迁,最终改写国家实力优势对比,重塑国际格局。 因此,本书文从技术赋能视角尝试进行分析和解决上述问题,深化有关技术与国家实力优势转化关系的研究。
“信息时代三部曲”是曼纽尔·卡斯特毕15年之功、集各家之长撰写的对于信息时代的思考,已经被翻译成20种文字。《认同的力量》是其“信息时代三部曲”的第二部,是对全球化与网络化背景下,国家、民族、社区与个人身份认同的阐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个中文第二版,是卡斯特2004年修订的。与第一版相比,第二版补充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如有关基地组织、美国“9·11”之后的国际政策走向、21世纪以来的全球化趋势等,是研究了解信息时代新动向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专著。 提示当代文明系统之逻辑,理清信息化社会之意义,全方位展示了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解决方法。当代影响力的全面论述全球性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变迁理论,诠释当代新技术与新经济发展的力作:曼纽尔·卡斯特的三卷本《信息时代三部曲》。这是一套既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和税收等地政制度。土地制度与市政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不仅表现为土地税和房捐是市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表现为市政建设中的筑路和公共设施的修建与土地的购买密不可分。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土地制度,其中, 至第三章分析租界的土地产权制度,第四至第九章分析土地的管理制度,即地政管理,包括土地税和房捐的收取以及土地价格的评估;下篇为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包括租界当局的财政和公共品的提供。本书从土地管理制度、土地产权制度、避免产权过细化、土地价值评估制度、城市公共管理收入来源、市政建设用地获取、招标制度对市政购买的约束等几个维度,总结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制度和市政管理,为当代城市管理提供了历史经验借鉴。
交往中心建设是一项开创性事业, 鲜有先例可循。本书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 交往中心,怎样建设 交往中心”时代课题,对北京 交往中心建设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形势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评估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表现,并从国事保障、功能布局、 要素、服务环境、对外交往、2022年北京冬奥会、经验借鉴等篇章多视角探讨 交往功能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