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教是一种国际现象,美洲印第安人,西伯利亚土著民族,北欧萨米人,南亚地区的一些族群以及东北亚地区的诸多民族都信仰或曾经信仰萨满教。*近30年来,中国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各个民族萨满教的考察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就,但是对于国外萨满教现象的考察与国外萨满教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则很少涉猎。本书的目的在于分析北美印第安人萨满教,除了要对北美印第安人萨满教的一般性特征进行说明外,同时还论证了该地区萨满文化特殊性。
祭司是古代埃及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不仅主宰着宗教世界,而且还渗透到世俗社会,对古埃及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书从祭司势力的演化和发展、祭司的构成和职能以及祭司的收入、特权和祭司职位的获取等三个方面对这个群体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阐释了这些站立在普通人和诸神之间的神庙官员,确实塑造和指导了古代埃及世界。
狄奥尼索斯不仅是古代希腊人崇拜的一个神祇,也是贯穿于西方文明的一个稳定因素,至今仍然是现代欧美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现象。狄奥尼索斯作为神的名字 早出现在线形文字B泥版上,但是他的源头可能 早,在古代地中海世界的其他文明里也都可以找到与狄奥尼索斯崇拜相似的宗教现象,它是多种文化冲突、交融与发展的结果。19世纪末,“狄奥尼索斯精神”被赋予现代内涵,表达了人类对于文明异化的反抗,狄奥尼索斯成为西方人表达内心情感的代名词,象征着所有难以言说的情怀。
《中西政教关系史比较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以“大文化”为背景,以“宗教与政治关系”为主线,从历时性的顺序深刻阐释和分析了中西政教关系在起源、基因、定型、差异、不同影响、现实状态等六个方面的异同。书稿认为,中西方当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来自双方政教关系的差异。没有中世纪的封建割据制度,没有严重的政教冲突,就没有西方近代的宗教改革和民主革命。而西方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仍然建立在基督教的文化基础之上。当代中国在中华文化本位基础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与西方 不同的政治制度,因此没有必要照搬西方的宗教管理模式,但西方重视宗教文化的传统,我们也可以吸收借鉴,以充分引导和发挥各种宗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