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以先秦以迄清末迁入、迁出河南地区的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河南移民相关资料的全面系统梳理,研究了历史上的河南移民及其影响。全书引用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地方志、家谱、今人论著等文献多达四百余种,资料丰富扎实。分析透彻,论述惬当,富有新意,尤其是对历史上东夷、西羌、匈奴、鲜卑、柔然、沙陀、契丹、女真等进入河南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问题论述充分;对河南移民对塞北、江南诸区域的经济、文化等发展繁荣的巨大贡献论述得当。总之,本书资料赅备,论述全面周到,不乏真知灼见及新意,是一部论述河南地区移民史的力作。
在经济转型与郊区化进程双重机制影响下,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发生了深刻嬗变,职住分离及其带来的通勤问题已成为许多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优化职住空间关系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所在,各大城市逐渐将 职住平衡 写人城市发展规划。本书基于过剩通勤框架,以超大城市上海为例,对通勤行为特征、通勤绩效及职住关系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进一步加深学术界对城市通勤行为、职住空间分布与居民社会经济属性之间关系的理解,为职住空间规划和政策制定、建设低碳宜居城市提供科学依据。鉴于上海在中国城市发展和规划中的前沿地位,希望本书对上海通勤问题的研究能够为国内乃至国际上其他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共分为人口数据来源、年龄结构数据质量评价和调整方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测量、人口预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检验以及人口预测模型、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和人口预测应用研究案例五个部分。本书共计11章,从第2章到1章为核心内容,覆盖上述五个部分,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章前言。本书的撰写目的、特色、目标和读者群体定位。 第二章人口预测的历史与结果检验。本章共分两个部分,部分是介绍人口预测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是对部分重要人口预测结果的检验与评价。 第三章数据来源与数据质量评价。本章共分两个部分,部分是人口统计数据来源及中国人口统计数据问题,第二部分是人口年龄结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第四章死亡水平测量。本章共分四个部分,部分是假想队列方法,第二部分是测量指标的标准化方法,第三部分是生命表
内容提要 “世纪蓝图”丛书旨在较为全面总结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及它在 与西方文化交汇中遭遇的各种问题,并对21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展 望、探讨。 本书是一部著名学者的学术对话录。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和 中文学术杂志《文化中国》自创办以来,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各地多 次组织对话式的学术交流,海内外著名学者王元化、庞朴、李慎之、汤一 介、李泽厚、杜维明、林毓生、成中英等积极响应并分别受邀参与了讨 论。本书即是这些对话记录的合集,记录了学者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的更新之路、中西方文化的互补发展及全球化时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