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的前身在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
在针对我国女性人口状况调查研究后,本书力求全方位、系统综合地审视中国女性人口的现状。
本书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它汇集了许多人的智慧和辛劳。书中尽量全面地介绍了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妇女的全面情况,为我国妇女提供了了解世界妇女的素材。
《卯峒司志》是我国部比较完整的土家族土司志。它以简约的笔触记载了自明初到清朝中后期卯峒司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诸方面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附录中列出的《向氏谱》、《来凤县志·土司志》对《卯峒司志》的内容做了补充和佐证。对这写内容的校注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土家优秀文化遗产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写作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等,都离不开写作。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让人深思的课题。 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其主要弊病有二:一是主题先行。有的教师,每每作文,先规定学生歌颂什么、批评什么,然后由学生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地找素材、填内容。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简单,力不从心,只好抄袭,甚至胡编乱造。结果造成作文千篇一律,结构一样。思想一致,说假话空话。二是作文成人化。在不少小学生的作文中,看不到少年儿童的天真烂漫,不见童心、童趣。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被掩盖、思维的火花被窒息,有的只是神圣的使命、高尚的品质、严肃的面孔、深刻的思维。 为有利于作文教学改革
扶箕是一种曾在古代广为流行的迷信活动,至今仍给人带来几分玄奥神秘的感觉。《扶箕迷信的研究》通过从中国古代文献(多为笔记小说)中收集来的132则故事,较详尽地记述了扶箕的起源,扶箕的形式以及古人通过扶箕所欲达到的目的,很后又分析了扶箕这一迷信活动在人们心理上的解释,逐步揭开了扶箕的神秘的面纱,正确地得出“扶箕并不是什么神灵的降示,只是自己心灵的作怪而已”的结论,并揭露了操持扶箕者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扶箕迷信的研究》于1946年出版,现在再版,对读者认识扶箕这一客观历史现象,仍有其阅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