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余八十生辰,即撰述八十忆双亲一文,嗣又续撰师友杂忆一书,毕生往事常在心头者,几若无遗。八十三、四岁,双目忽病,不能见字,不能读书,不能阅报,惟赖早晚听电视新闻,略知世局。又以不能辨认人之面貌,稠人广坐,酬应为难,遂谢绝人事,长日杜门。幸肖能握笔写字,偶有思索,随兴抒写。一则不能引据古典书文;二则写下一字即不识上一字,遇有误笔,不能改正。每撰一文,
本书为宋南渡诗人群体的相关情况考订,收录宋代五位历史人物刘焘、刘一止、李光、汪藻、王之望的行年系地谱,他们平生主要仕宦经历、交游活动、文学艺术创作、著述均发生在宋南渡时期。本书在已有诸作基础上,广泛查阅和整理谱主刘焘、刘一止、李光、汪藻、王之望相关资料,对其行事逐一编年系地,增补谱主事迹和作品,补充原考订不详之处,纠正原考订不确之处,以期更翔实地还原宋南渡时期历史背景与时代场景,恢复谱主及时代群体的行实脉络。
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我国的社会制度、民俗、文化有很独到的研究,从早年的乡村制度到晚年的文化的自觉与反省都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我国的社会制度、民俗、文化有很独到的研究,从早年的乡村制度到晚年的文化的自觉与反省都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取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 乡村社会学 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作者用 熟人社会 、 礼治秩序 、 差序格局 等概念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书中所提出的 礼治秩序 及其 差序格局 的概念,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制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
钱锺书先生(一九一○—一九九八年)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的著述,如广为传播的《谈艺录》、《管锥编》、《围城》等,均已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学术和文学经典。为了比较全面地呈现钱锺书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经作者授权,三联书店组织力量编辑了遣套《钱锺书集》。 《钱锺书集》包括下列十种著述: 《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七缀集》、《围城》、《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槐聚诗存》。 这些著述中,凡已正式出版的,我们均据作者的自存本做了校订。其中,《谈艺录》、《管锥编》出版后,作者曾做过多次补订;这些补订在两书再版时均缀于书后。此次结集,我们根据作者的意愿,将各次补订或据作者指示或依文意排人相关章节。另外,我们还订正了少量排印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中国近现代名人手札大系》全书共25卷,内容涵盖了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6000余封近现代名人手札的图版及相关释文、注释。其中含鲁迅、章太炎、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胡适、钱玄同、许寿裳、茅盾、魏建功、台静农、胡风、萧军、聂绀弩、楼适夷、路翎、阿垅、舒芜等近现代名人的手札书信。其中的大多数书信为首次影印出版。 丛书按收信人分类,重点对近现代名人的往来书信进行对照归类,通过往来书信的原貌,全面展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的本来面貌,在一定意义上复原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环节,以原始的书信手札为确凿的历史依据,对纠正当代人对于民国史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误解和偏见有所裨益。 本书为许广平卷,共收书信约300篇。
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全国十多所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邀请真正有学术建树,又有良好的教学经验的重量级学者撰写,由“大家”讲“通识”。适应素质教育需求,丛书设计为大型多学科普及读物,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范围广、层次多、规模大。
《汉译经典041: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是狄尔泰系统论述其所创立的“精神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代表作品。19世纪末,欧洲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对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的正当性和适用范围的大讨论。狄尔泰在讨论中认为:自然科学方法只适用于能够重复出现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是独一无二、不可重现的,所以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现象只能通过内在的体验和同情来把握,而这已经超出了物质的范畴,进入了精神领域。狄尔泰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创造了与自然科学相对的“精神科学”,并在《汉译经典041: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中论述了“精神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本书作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其学,时称为“梁五经”,本集为其诗文集,共计十卷,附录一卷。于元明之际之学术流变、社会变迁等史实,皆有可供参考者。此本为清乾隆刊本,虽去作者时代较远,然校订颇精。
《金性尧全集》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作家、编辑、学者金性尧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金先生文章多随笔小品,关涉中国文学、历史研究,行文典雅,内涵丰厚,绝无高头讲章式的学究腐气,多种别集历来备受学术界和一般读者好评,于国学、国史研究和知识之普及贡献颇巨。《全集》收录金性尧生前出版的合集2部、专集22部:《边鼓集》、《横眉集》、《星屋小文》、《风土小记》、《文抄》、《炉边诗话》、《闲坐说诗经》、《夜阑话韩柳》、《清代笔祸录》、《清代宫廷政变录》、《六宫幽灵》、《亡国之君》、《奸佞春秋》、《清宫掌故》、《伸脚录》、《不殇录》、《饮河录》、《土中录》、《一盏录》、《三国谈心录》、《闭关录》、《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在编辑时将内容完全相同的文章作存目处理,而对于内容
徐旭生先生(1888—1976),名炳昶,字旭生,以字行,笔名虚生、遁庵、四河人等。河南唐河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教育家。徐旭生先生涉猎颇广,在哲学、历史、教育、翻译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丰硕的成果。此次整理出版徐旭生文集,收录其研究专著一种(《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已刊和未刊的单篇文章百余篇(包括发表于《猛进》周刊的时评八十余篇及已刊、未刊的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翻译著作四种(《欧洲哲学史》、《你往何处去》[合译]、《马兰公主》[合译]、《ㄛㄧㄉㄧㄆㄨㄙ王》),日记(包括一九一〇—一九一七年日记、西游日记[一九二七—一九二九年]、一九三三—一九四八年日记、一九五四—一九六六年日记),可谓徐旭生先生一生著作之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