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本》(全16册)遴选中华 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余种,采用简体、横排、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启蒙、孝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选》《诗经》《易经》《道德经、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心经、金刚经(附: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
《幼学琼林》初为明人程登吉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幼学琼林》是古代蒙学中影响*、编得好的读本,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历史人物、天文地理、典籍制度、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等,无一不涉及。全书按内容分类编排,共分为三十三类便于检索和记忆。 “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伟人*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本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王国轩编写的这本《大学·中庸·孝经》是儒家典籍中的名篇,因原文篇幅精短,所以全章解读;注释博采众长、简明清晰;译文与原文和注释相对应,准确流畅;“扩展阅读”是本书的特色,主要从朱熹《四书集注》、历代《孝经》注疏版本等经典著作中选摘出内容、思想与本段相关的语段,引领读者深入体会传统文化之精髓;点评突出概念命题与章节的内在联系,很多地方是笔者多年研究的独到见解。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历史文献。它所记述的史事,上起唐尧、虞舜,下至春秋战国时期,包括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阶段。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的一篇,阐释了儒家在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宋代时,经程颢、程颐的尊崇和朱熹的注释,该书才成为儒家的核心著作,被列为“四书”之一,是古代教学和科举的推荐阅读书。该书的教育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教育,对当今中国的教育也有很大借鉴作用。《中庸》原本也是《小戴礼记》里的一篇,也是探讨儒家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宋代时,经朱熹推崇和注释,称为“四书”之一,对古代教育产生极大地影响。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本: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尊享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而在道家经典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本:易经》也享有与其在儒家经典中相同的地位,被道家奉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本:易经》,曾给出了这样的定位:“易道广大,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可算是对《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本:易经》全面而重要的评价,甚至无论从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上讲,都是世所罕见的,也从来没有一部著作能够产生它那样的重要影响。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本:易经》精选古本正源,并兼采众家著作,经过精心的审校,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再现这部伟大著作的
本书所收三种蒙学著作,都是古代启蒙教育中较有影响的著作。《弟子规》中的内容主要是教导儿童怎样学习、怎样待人接物、怎样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内容简明通俗、浅显易懂,《弟子职》记弟子事师、受业、馔馈、洒扫、执烛坐作、进退之礼,类近今之“学生守则”。《弟子职》是一份非常真实、非常完整、非常宝贵的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教育史的文献。《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为了帮助读者阅读理解,本书对所收三种启蒙教育读物的章、节、段落和语句大意作了简要的讲解和翻译,对个别生僻字和古今意义区别较大的字词作了必要的注释。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口袋本是在“东大国学经典书系”的基础上.根据“流传广泛,内容经典,篇幅逋中”的原则再精选出来的二十九种经典,它使用通合携带的口袋开本.保留原书的精美版式,双色印刷.锁线装订.使读者能以低廉的价格收藏经典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这套经典包括如下典籍: 《论语》 《老子.大学·中庸》 《诗经》《孟子》 《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千家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孝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易经》 《尚书》《庄子》《楚辞》 《盐铁论》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五字鉴·菜根谭》《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国语》 《武经七书》 《周礼》《仪礼》《尔雅》 《山海经》 《古诗源》《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基本上涵盖了古代国学精华以及古代蒙
中国经学,就时间方面说,仅从西汉初年起计算,已经有二千一百余年的历史;就分量方面说,仅据《四库全书总目》经部著录,已经有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然而,经的定义是什么,到现在还是一个争辩未决的问题。 我们要晓得经的定义,先要晓得经学上的学派。经学的学派,下文拟另节叙说,现在只要先知道大概可分为四派:一、“西汉今文学派”;二、“东汉古文学派”;三、“宋学派”;四、“新史学派”。对于经的定义一问题,“宋学派”及“新史学派”不甚注意,但“西汉今文学派”(以下简称古文派)却是各有主张,而且争辩非常激烈。 今文派以为经是孔子著作的专名。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孔子以后的著作,也不得冒称为经。他们以为经、传、记、说四者的区别,由于著作者身份的不同;就是孔子所作的叫做经,弟了所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经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以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精神财富;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的
本丛书首先重点选取我国古代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历史巨著,又兼及历史上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著名选本。考虑到普及的需要,考虑到读者的对象,就每一部名著而言,除个别是全译外,绝大多数是选择,即对从该名著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予以译注,译文力求准确、畅通,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们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为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我们特推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丛书。这套丛书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精选我国历代经史子集名著多种,以古籍名著今译的形式出版。 我们首先重点选取我国古代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历史巨著,又兼及历史上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著名选本。考虑到普及的需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