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1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灵枢经 田代华,刘更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无 /2005-08-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组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始终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灵枢经》共12卷,81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该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有关问题,全面阐述了五脏六腑、精神气血津液、人体气质类型等内容,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特别是对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的记载更为翔实,例如对针法的论述,不仅强调了守神、候气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数十种针刺方法,还详细介绍了针具使用、针刺部位、针刺深浅、针刺禁忌、针刺与四时的关系等内容,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7.8 ¥13 折扣:6折
    • 金匮要略简释/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三辑)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秦伯未 编著 /2007-02-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汉代张仲景所著,为祖国医学古典著作,亦为学习祖国医学书之一。 本书根据《金匮要略方论》原书所列的病类分为痉病、湿病、喝病、疟疾、历节病、虚劳病、妇科病等38种。作者除按照原文分门别类列举证治,并加以简明扼要的解释外,还依据个人的治疗经验,列出对各病的治疗方法及所用方药。所以,读此书不但可以系统扼要地了解《金匮要略方论》的原义,并且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近代中医对上述各病的疗法。此外,本书作者把原书所用方剂归纳在一起,按各方剂名第一字的笔画多少顺序排列,每方都列上主治,更便于读者阅读。本书可供钻研《金匮要略方论》者学习参考。

    • ¥5.9 ¥9 折扣:6.6折
    • 难经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4 条评论 )
    • (战国)扁鹊 撰 /2018-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难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经典医学著作之一,全书以问答的方式编撰而成。其中一难至二十二难讲脉学,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讲经络,三十难至四十七难讲脏腑,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讲疾病,六十二难至六十八难讲腧穴,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讲针法。适合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6.2 ¥10 折扣:6.2折
    • 伤寒论(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   ( 0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 /2018-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伤寒论(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它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其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学术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其理论体系及辨证方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伤寒论》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的 书籍,也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被誉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本书不做繁琐考证,不做白话译注,对全文采用大字排版,对具体方药采用小字排版,使版面层次清晰,便于读者诵读。

    • ¥6.33 ¥10 折扣:6.3折
    • 老老恒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清)曹庭栋 /2022-08-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老老恒言》又称《养生随笔》,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撰。本书是清以前各家养生思想的精粹,是清以前中医养生学理论集大成之作,是老年养生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5卷,前4卷论述饮食起居及保健措施,第5卷为粥谱。作者遵“道贵自然”的思想,主张养生应顺应自然,适宜四时,调摄阴阳。力偶未病先防,既病注重食疗,重视养静和顾护脾胃,突出强调慎用丹药,力推粥食在养生中的重要地位,列养生粥方百种,为中医养生学作出了卓越贡献。曹庭栋“家世文学,侍从相继,鼎贵者百余年”,“少嗜学工诗”,博览群书,善文墨,善养生,“随事、随物留心体察,闲披往籍,凡有涉养生者,摘取以参得失”,参考历代养生文献300余种,旁征博引,并结合自己的切身养生体验,为后世留下了《老老恒言》这本生动、可行、实用、有效的养生经典著

    • ¥8.9 ¥14.8 折扣:6折
    • 笔花医镜 (清)江涵暾 撰;梁慧凤 整理 著 著
    •   ( 0 条评论 )
    • (清)江涵暾 撰;梁慧凤 整理 著 /2007-07-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家江涵暾撰。4卷。全书从诊法、五脏六腑、儿科、女科四方面论述疾病的证治,尤其是将脏腑用药分为补泻猛将,次将,十分方便临床医生辨证选药治疗。全书内容浅显,论述简要,切合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颇有影响的医学入门读物。对当今中医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四年 (1834)刊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 ¥6 ¥10 折扣:6折
    • 广生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清)包诚 著;郭明章 校注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广生编》,作者包诚,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全书引用古人观点,对怀孕机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予以详细论述。本书强调应不违背四时养生规律,结合适时气候调养身体则有利孕育,为一部关于孕育生子的实用之书。本次整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的清同治七年(1868)蕴璞斋木刻本为底本。

    • ¥9 ¥15 折扣:6折
    • 温热病指南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清)陈祖恭 著;郭选贤,张华锴 校注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温热病指南集》包括《温热病大意》、《风温证条例》、《湿温证条例》3篇。温热病大意》以《内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要旨为依据,阐明温热病发病与六淫四气的关系,辨析伤寒与温热病之异,提出治疗温热病当以“辛凉”、“泄热”为基本治疗原则,此篇相当于温病总论。《风温证条例》计12条,以条文形式辨析风温证治。《湿温证条例》计31条,全面论述了湿温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辨证论治,内容以湿温、暑湿等夏秋季节的常见病为主,兼及痢疾、寒湿、下利等病证。

    • ¥9 ¥15 折扣:6折
    • 内科摘要 第2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9 条评论 )
    • (明)薛己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内科摘要》是我国医学最早以内科命名的医著。书中所载之病案,以脾胃亏损和肾命亏损类居多。著者薛氏善于运用脏腑辨证,突出脾、胃、肾和命门虚损证的辨治,体现了其擅长温补脾胃、滋补肾命、脾肾并治的治学思想。薛氏尊崇李杲之脾胃学说,治病以脾胃为根本,临证多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剂以温补脾胃;并遥承王冰、钱乙之学,重视培补肾阴、肾阳,用六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金匮肾气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薛氏倡导脾肾同治,书中病案多有一日之内,朝服补脾胃之剂以培后天,夕服补肾命之剂以滋化源,或朝服补肾剂、夕服补脾剂,或脾肾补剂同服,以此治疗虚损,实有成效。薛氏在用药上倡导温补,一反元代医家多重视寒凉降火、克伐生气的治法,融李东垣脾胃之说及钱乙等肾中水火之说于一炉,加

    • ¥7.5 ¥12 折扣:6.3折
    • 内外伤辨惑论 (金)李东垣 著
    •   ( 2 条评论 )
    • (金)李东垣 /2007-07-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全书3卷,凡26论。书中论述了内伤与外感的病因、病状、脉象、治法等,卷上论辨证,卷中论饮食劳倦所伤,卷下论饮食内伤。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创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并创制补中益气汤等名方,对中医学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本书是从事中医教育、科研、临床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 ¥4.2 ¥7 折扣:6折
    • 灵枢经 田代华,刘更生
    •   ( 0 条评论 )
    • 田代华 /2005-08-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组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始终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灵枢经》共12卷,81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该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有关问题,全面阐述了五脏六腑、精神气血津液、人体气质类型等内容,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特别是对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的记载更为翔实,例如对针法的论述,不仅强调了守神、候气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数十种针刺方法,还详细介绍了针具使用、针刺部位、针刺深浅、针刺禁忌、针刺与四时的关系等内容,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7.8 ¥13 折扣:6折
    • 伤寒论(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   ( 0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 /2018-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伤寒论(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它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其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学术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其理论体系及辨证方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伤寒论》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的 书籍,也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被誉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本书不做繁琐考证,不做白话译注,对全文采用大字排版,对具体方药采用小字排版,使版面层次清晰,便于读者诵读。

    • ¥6.13 ¥10 折扣:6.1折
    • 医学三字经 (清)陈修园 著 著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清)陈修园 著 /2017-05-01/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医学三字经》为清代陈修园撰。全书为三字一句的歌诀,主要根据《内经》等重要经典医籍所述,吸收各医家重要论述并结合个人体会附以小注写成。内容包括医学源流,内、妇、儿科常见病之证治,常用方剂,阴阳,脏腑,经络,运气及四诊等。是陈氏为初学者便于记诵,便于识途而作。全书从源到流,对历代名家名著的学术特点及临证诊治纲要,作了高度概括。其中也不乏新鲜论点,如以“存津液”为伤寒全书之宗旨即为《医学三字经》提出。

    • ¥6 ¥10 折扣:6折
    • 内外伤辨惑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金)李东垣 /2007-07-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全书3卷,凡26论。书中论述了内伤与外感的病因、病状、脉象、治法等,卷上论辨证,卷中论饮食劳倦所伤,卷下论饮食内伤。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创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并创制补中益气汤等名方,对中医学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本书是从事中医教育、科研、临床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 ¥4.2 ¥7 折扣:6折
    • 老老恒言 清·曹庭栋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2006-07-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老老恒言》又称《养生随笔》,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是汇集清以前各家养生思想,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编纂而成的养生学专著。分别从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运动导引、服药卫生、预防疾病等方面,阐述老年养生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作者养生理论始终贯穿“ 道贵自然”的思想,主张养生应顺应自然,生活习惯应合四时阴阳,并且紧密结合老年人自身的特点,把养生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之中。全书共5卷,前4 卷涉及饮食起居及日常用品的保健措施。第5卷为粥谱,粥分上、中、下三品。作者非常重视养静和顾护脾胃的重要性,并力推粥食在养生中的重要地位。所述内容具体生动、切实可行。本次是以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自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出版。为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全书的内容,撰写了导读,并于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查阅

    • ¥6 ¥10 折扣:6折
    • 医贯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赵献可 /2005-08-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为明?赵献可(养葵)所著。全书6卷,内容为玄元肤论、主客辨疑、绛雪丹书、先天要论(上、下)、后天要论。 该书作者十分强调中医“肾间命门说”,认为命门与肾即水与火的关系,他说:“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离也”。并认为养生与治病,如能充分理解此说,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对于有关医学问题也就豁然贯通了。故书名为《医贯》。 文中论理深透,每一论后,广引诸家之说,举前人有效治验,评以己见,使述与评融为一体。对一些临床疗效好的常用方剂,均作了充分的阐发。 因此,本书对于进一步研究“命门学说”是一本有代表性的书。 今据天盖楼、三多斋两刻本互校排印,并在编次上作了一些必要的调整。

    • ¥6.6 ¥11 折扣:6折
    • 理虚元鉴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明]汪绮石 /2005-08-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据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柯氏原刻本整理。 全书分上下两卷。卷上首先提出了虚劳之脉法,接着叙述了治虚之三本、二统、六因,然后从脏腑论及证、治、防、护及易于混淆诸证的辨疑。卷下主要介绍了虚劳本治方二十二首及治虚药讹一十八辨。汪氏学术上宗《内经》,对历代名医大家,如丹溪、东垣、立斋等,从其说而不泥其说,独善治疗虚劳病。 本书全面总结了汪氏多年治疗虚劳病的临床经验,其所论及的治法方药对当今中医临床颇有启发。本次整理新增中药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 ¥3 ¥5 折扣:6折
    • 伤寒论(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   ( 3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 /2018-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伤寒论(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它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其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学术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其理论体系及辨证方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伤寒论》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的 书籍,也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被誉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本书不做繁琐考证,不做白话译注,对全文采用大字排版,对具体方药采用小字排版,使版面层次清晰,便于读者诵读。

    • ¥6.4 ¥10 折扣:6.4折
    • 血证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诏宗海 /2005-08-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据清?光绪二十年甲午申江褒海山房石印本整理。全书共8卷。主要围绕血证机理、表现、鉴别和治疗进行论述。本书特点有二:一是内容及议论多由心得而起,发明医理有自己独特见解。其二是本书体例条分缕析,务精且详。本书问世以来已成为医者治疗血证的之书。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 ¥9 ¥15 折扣:6折
    • 素问玄机原病式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孙治熙 /2005-08-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据明?宣德六年辛亥(1431)本整理。本书以《素问》提出的病机十九条为基础,将常见疾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类,并对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作了分析,对病机十九条加以深入的阐发和补充,对五运六气学说作了浅近和形象的解释。同时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心得和临床经验,探讨了病因与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疾病发生变化规律。首倡“六气皆从火化”,提出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为治疗热性病的法则,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书对现代中医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

    • ¥3.6 ¥6 折扣:6折
    • 中医临床丛书——医学源流论 清·徐大椿 撰,万芳 整理 著
    •   ( 0 条评论 )
    • 清·徐大椿 撰,万芳 整理 著 /2007-08-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学家徐大椿编撰。徐氏针对当时医界的现状和某些弊端,结合《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其历代中医名家贤言,从不同方面予以阐述,目的是以正异说,明其渊源,故称《医学源流论》。书中所论内容广泛,个人观点鲜明,医论多不过干言,但阐述透彻,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徐氏尊从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及其博学识广与丰厚的临证积累。其中某些篇章,如“用药如用兵论”论说格外精彩,广为流传,被后世视为论药佳作。本书是一部流传甚广且颇有影响的医论著作,对当今中医临床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半松斋初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以及经典医籍相关内容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 ¥6 ¥10 折扣:6折
    • 脾胃论 第2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金)李东垣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目前“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l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

    • ¥7.5 ¥12 折扣:6.3折
    • 医林改错 [清]王清任
    •   ( 3 条评论 )
    • 王清任 /2005-08-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据道光庚寅年(1830)京都隆福寺三槐堂书铺刊本整理。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讨论了作者对古医书中脏腑结构认识不实之处进行更正;并论述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下卷分别对半身不遂、瘫痿、痘毒吐泻转筋、小儿抽风、痘症、妇人胎产等作了探讨,持论立方,便于临床检用。 全书载方33首,其中大多具有临床效验,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 ¥3.6 ¥6 折扣: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