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东汉王朝的继续。《三国志》中人物所处年代正是东汉破裂,群雄并起之时,个人一时的取舍进退,不仅关乎荣辱,而且关乎生死,成功失败,往往间不容发。现代人所处社会,机会与诱惑此来彼往,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一时的取舍进退,也往往差之毫厘,失以千里。撇开生死,与他们实有十分相似的处境。他们的沉毅果决、智计百出与进取的勇气、锐气,也是时下人们生存与竞争的基础所在。
《百年家族:梁启超》一书,阐述了梁启超家族百年浮沉的过程,注重将梁氏家族在近百年的起伏与社会变动有机结合起来,以大社会来考察小家庭,以小家庭来理解大社会,所谓以一斑可以窥全貌也。着力探究梁启超家族独有的特色和长期积淀的文化内涵,写出了知识分子家庭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文化品味和文化走向,阐述了梁氏家族的文化个性。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梁启超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诗经》,六岁随父习中国略史,五经卒业。十岁初赴广州参加童子试,舟途吟诗惊座,得“神童”之誉。十二岁中秀才,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结识康有为,弃旧学,拜康有为为师,于万木草堂读书,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
《声律启蒙弟子规/国学经典10元本》由车万育、李毓秀著。《声律启蒙》是一部谈诗韵的著作,是儿童学作诗的启蒙读物,与众多的同类作品相比,因其内容丰富平实、语言典雅活泼而独树一帜。《声律启蒙》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成语、典故、史实等的虚实对应,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文字优美,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以得到修辞的训练,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了解、欣赏、学习掌握声律知识极有帮助。此外,《声律启蒙》一书中典故众多,有利于读者快速地掌握一定数量的史实典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大概正是因为这一点,《声律启蒙》作为学写诗词的入门书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