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东千佛洞.外景、第4、6、8窟》由魏迎春,张景峰,李宏伟编著
《瓜州东千佛洞.第7窟》由张景峰,李宏伟,魏迎春编著
《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由李宏伟,张景峰,魏迎春等编著
《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由张景峰,魏迎春,李宏伟编著
《中国近现代版画:神州版画博物馆藏品集.7》由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等编
《中国石窟:龙门石窟(第1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图版;龙门北朝小龛的类型、分期与洞窟排年;洛阳地区北朝石窟的初步考察;龙门皇甫公窟;渑池鸿庆寺石窟;龙门石窟北朝主要洞窟总叙;实测图等。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倡导发起了新兴版画运动,一大批青年艺术家投身版画创作。新兴版画的发展壮大诞生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历史时刻。艺术家用版画这一艺术形式弘扬救亡图存、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揭露侵略者的残暴,歌颂抗日军民的伟大业绩,鼓舞全国人民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武汉一时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版画艺术家也聚集在此。胡风先生在武汉主编的《七月》是扶持、发表抗战版画作品的重要刊物。1938年胡风先生在武汉主办了第二届“全国抗敌木刻画展览会”,对抗战文艺和现代版画艺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书收录的三百余幅抗战版画作品,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这批版画为胡风先生的旧藏,许多展品参加过1938年的“全国抗敌木刻画展
《赖少其版画文献集》内容主要包括赖少其生前所有的版画作品和文献史料的研究,以介绍赖少其的艺术经历与创作成绩为主,主要展示了赖老近三百余幅版画作品。以真实的面貌客观地呈现了赖老在艺术上所做出的可贵成绩,是迄今为止全面、充分展示赖少其版画文献成就的珍贵书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深入地探讨了赖少其版画艺术的风格特色和他坚持不懈从事版画创作50年的“木石精神”,是研究其美学理念、思想内涵、传承开拓、创新发展的“艺术痕迹”。此次是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结合北京、上海鲁迅纪念馆等艺术馆首次将赖少其生前所有的版画作品和文献史料整理出版,弥足珍贵,这次将版画出版,对我省的文化艺术界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对为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也有重要的意义。
《赖少其版画文献集》内容主要包括赖少其生前所有的版画作品和文献史料的研究,以介绍赖少其的艺术经历与创作成绩为主,主要展示了赖老近三百余幅版画作品。以真实的面貌客观地呈现了赖老在艺术上所做出的可贵成绩,是迄今为止全面、充分展示赖少其版画文献成就的珍贵书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深入地探讨了赖少其版画艺术的风格特色和他坚持不懈从事版画创作50年的“木石精神”,是研究其美学理念、思想内涵、传承开拓、创新发展的“艺术痕迹”。此次是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结合北京、上海鲁迅纪念馆等艺术馆首次将赖少其生前所有的版画作品和文献史料整理出版,弥足珍贵,这次将版画出版,对我省的文化艺术界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对为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也有重要的意义。
从古至今,岫岩玉在中国的玉文化目前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态势发展到当代,由于地方政府的重视和从业者的艺术自觉,使得岫岩玉形成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局面,其中玉雕艺术的发展态势尤其令人欣喜。本书试图通过对岫岩玉雕的深度解析,以小见大,管窥整个岫岩玉雕产业的现状,借以总结出可供整个行业借鉴的经验。
本书是杭州飞来峰现存摩崖石刻近期新的系统性、集理性成果。杭州飞来峰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代表,其全山330余处造像记及摩崖题刻,如唐源少良等题名、唐卢元辅诗刻、宋贾似道等龙泓洞题名、元永福大师造像记等,前后历经千年,是江南一带摩崖题刻最为集中的区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编者用近 5年的时间对飞来峰摩崖题刻进行深入调查,以近400张图片,全面反映了飞来峰摩崖的整体面貌,并在此基础对石刻文字进行了释读,对其内容、涉及人物生平、时代背景及其艺术特色进行了综合研究,是目前为止对飞来峰摩崖石刻最全面的记录。
古代壁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民族自信心显著增强,在传统文化成为显学的背景下,以王岩松老师领衔的江苏理工学院传统壁画研究团队集多年积累的壁画临摹与复制成果,与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等专业团体合作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使流失的壁画换一种形式从国外大墙上走下来“回归祖国”,让人们在国内就能欣赏、品味这些流失海外的壁画精品。这是国内首次将流失海外的珍贵壁画通过再现复制的方式进行集中展览和传播。本书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巡回展览的一个成果结集,分为五个部分内容。
《中国近现代版画:神州版画博物馆藏品集.7》由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等编
《瓜州东千佛洞.第7窟》由张景峰,李宏伟,魏迎春编著
埃舍尔是著名的荷兰版画艺术家,他创作的许多作品都是“无人能够企及的传世佳作”。埃舍尔在世界艺术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的作品无法归属于任何一家流派。很多艺术家被埃舍尔的版画成就所激励,甚至产生了一个可以命名为“埃舍尔主义者”的流派。但人们对埃舍尔的研究往往各取所需,对埃舍尔的误解也十分常见。单纯从科学、心理学或者美学的角度,都无法对他的作品作出公正的评价。本书基于最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以250幅精美插图,对埃舍尔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系统评述,并介绍了埃舍尔的生平,讨论了他的独特个性,详细刻画了埃舍尔艺术创作的演变过程,从而全面展示了一位独一无二的天才的艺术灵感、执着追求和卓越成就。
郭思克主编的《乡愁(日本近代浮世绘名品)》收录了多件日本近代浮世绘新版画作品,这些作品是山东博物馆举办的“日本近代浮世绘版画名品展”的展品。 浮世绘新版画继承了浮世绘版画的表现方式与木版技巧,并且含有西洋美术的时尚感,拥有独特的美。本书所收录的新版画是日本近代有名的新版画画师桥口五叶、川濑巴水、伊东深水和吉田博所创作的人物画和风景画,极具代表意义。书中版画色彩鲜艳,人物形态细腻优美,风景既古典又写实。 每幅版画都标明了尺寸及创作年代等信息,不同系列的作品都有详细的作品解析,让欣赏者更加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吕章申主编的《童永全雕刻艺术》是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董永全雕刻艺术展”编辑加工而成,集合了童永全与涌泉制艺工作室十六年来的精选作品,共计展品88件。展品按工艺材质分为三大类:一、金铜唐卡与造像,是使用古法铸造工艺、金汞鎏金工艺进行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创作;二、木刻工艺唐卡,是以绘画唐卡、刺绣唐卡、堆绣唐卡、珍珠唐卡为基础的创新性探索;三、玉雕工艺唐卡,是木雕工艺唐卡成熟基础上的材质延伸。
本书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陈长庚教授的作品集。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经典作品回顾,按照时间、地点分类,通过不同角度的照片,展示每一个系列的作品,其中包括毛主席纪念堂的雕塑工程、杭州岳庙的岳飞像、美国纽约庄严寺大佛等众多代表作;第二部分为历年雕塑作品,也是照时间顺序,通过图文并茂的排版,将陈长庚教授这么多年来的优秀的雕塑作品一一呈现。
由苏金玲主编的《走进木雕世界--世界木材日木雕作品集(1)》一书收录了靠前木文化学会2014年收藏的,来自64个国家90位艺术家精心创作的180余件木雕艺术作品。这些富有创造力和前瞻性的作品,呈现了当代优选木雕艺术领域拥有代表性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本书收录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地区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版画家的400余幅版画作品。全书内容按“1949—1976”“1977—1999”“2000—2019”三个历史时期来划分,收录大量组画。通过这些版画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
本书是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举办的“第二届靠前岩刻艺术双年展”的作品集,参展的画家有英国、俄罗斯、希腊、蒙古、吉尔吉斯坦等国的画家和中国的有名艺术家,表现的内容主要以甘肃地区发现的古代岩刻画为背景创作的风景画和山水画,表现手法主要是油画和国画。本书入选了参展的中外艺术家的作品100幅,附有理论家的评介文章,展示了原始时期留下的灿烂文化,歌颂了华夏祖先的伟大和智慧,具有相当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