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家韦力先生寻访古代私家藏书楼,二十余年如一日。《书楼探踪 江苏卷》是 书楼探踪 系列的第二卷,在该书中,作者实地探访了位于江苏的20处著名藏书楼,不仅详述了他游历访古的感受,而且广征博引,将藏书家生前身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从乾隆年间徐乾学的传是楼、黄丕烈的百宋一廛,到民国时期柳亚子的磨剑室、钱穆的素书楼,这些篇章宛如一座座藏书文化的丰碑,按时间先后排列,俾使读者从历史纵深中了解到中华大地的人文书香。
本书旨在介绍泰顺仙居古村落,以图文随记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仙居村的村落景观、古民居、古祠堂、古廊桥等。本书中叙述的建筑特色、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厚重、沉淀,了解它们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明清时期中国浙南古村落建筑文化、乡村生活风貌、宗族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 本书可供对传统建筑、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社会乡土文化等感兴趣的读者和建筑专业相关的师生参考阅读。
《长江文化史》所论述的长江文化,正是这么一种大区域文化。我们希望通过历代长江流域文化史的探索,展示出这一大区域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在意义上说,这是带有填补学术空白性质的工作。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过去说起中国历史文化,总是讲黄河流域是文明的摇篮。当时流行的看法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元的,其中心在黄河中下游,由之向外传播,以至各地。还有不少著作,把这种看法同文明兴起于大河流域的理论联系起来。西亚的文明初起于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埃及的文明发祥于尼罗河流域,印度的文明綮盛于印度河、恒河流域,而中华文明则在黄河流域产生和兴起。这种看法忽视了中国的河流一一长江。
《最扬:扬州历史与文化》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作者收集了大量的手资料,拍摄了多张照片,充分展现了扬州的魅力。通过运河文化、园林建筑、历史名人以及文化传奇,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勾勒了扬州,深刻揭示了扬州的古老韵味和生机活力。
《义乌敲糖帮》描述的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群体。作者走进义乌60多个村落,亲身采访150多位敲糖人及其相关知情者,打开他们尘封的记忆,记录了物质贫乏岁月里一个个充满艰辛与苦难的心灵,展示了义乌人民坚忍不拔的刻苦精神。正是他们厚重的肩膀,挑出了今天义乌的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作者在书中还追寻出中国的敲糖帮历史长达几千年之久,义乌敲糖帮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支。义乌敲糖帮由卖糖、敲糖换鸡毛到经营小商品贸易而崛起于世界经济之林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几千年文明深厚底蕴展示出来的一个缩影。
苏州评弹,是优美的苏州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评弹俗中见雅的文化品格,来源于雅俗兼融的文学性。而评弹艺术的细致,更得力于深厚的文学功力。苏州本是一块文学和文化的宝地,而评弹在她的发展过程中,又有许多文人参与其创作。苏州评弹从她的文化母体汲取滋养,具备了充沛丰厚的文学魅力。评弹是永远的。《中国苏州评弹》形象的展示了苏州评弹令人怀念的历史和令人赞叹的成就。书坛传真,当年盛况,名家风采,幕后花絮,历史遗痕,海外足迹,雪泥鸿爪,发人幽想。五百余幅照片,图文并茂,让人惊喜地发现又一个新的评弹世界,又一次展示了永远的评弹。
去年8月份,省、市历史学会与安贤园共同发起了西湖墓文化论坛活动。根据社会积极提供的线索,和个人了解掌握的情况,专家学者分三次对西湖周围的文化名人墓进行了撒网式的考察,并随时将新发现的名人墓告知有关部门,及时保护起来。该书收录了西湖周边94个文化名人墓,是本汇聚了西湖名人墓及考证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