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杭州光阴志
    •   ( 36 条评论 )
    • 周华诚 /2024-04-12/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本书依据二十四节气,从杭州这座美丽的现代城市中打捞出二十四个生活故事。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个人物故事,二十四种生活方式。本书图文并茂,集结了孙昌建、何婉玲、吴卓平等浙江省知名作家,既有对节气的生动描摹,更有对生活的诚恳热爱。文字既鲜活又朴素,所写到的故事充满烟火气息,表现出倚靠节气生活的人们散发出的勃勃生机。

    • ¥69.5 ¥88 折扣:7.9折
    • 吴门风土丛刊
    •   ( 340 条评论 )
    • 王稼句 /2019-04-15/ 古吴轩出版社
    • 该书由王稼句根据苏州乡贤顾颉刚、俞平伯、王伯祥三人半个世纪前的夙愿,在其设想的基础上,选编蔡云《吴歈百绝》,顾禄《清嘉录》《桐桥倚棹录》,袁学澜《苏台揽胜词》《虎丘杂事诗》《姑苏竹枝词》《续咏姑苏竹枝词》《田家四时绝句》《吴郡新年杂咏》《吴门岁暮杂咏》,凡十册。蔡云、顾禄与袁学澜的生活年代分别为清乾隆道光时期和清末,其被收入本书的作品包括诗文、笔记、竹枝词等多种形式,这些著作涉及诸多清代江南风物民俗,尤为世所罕见,尤其是蔡云《吴歈百绝》和袁学澜《苏台揽胜词》等七种,系首次整理出版,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社会价值。

    • ¥59.8 ¥98 折扣:6.1折
    • 书楼探踪·江苏卷(随藏书家韦力先生一路寻访名人书楼)
    •   ( 521 条评论 )
    • 韦力 /2020-09-30/ 华文出版社
    • 藏书家韦力先生寻访古代私家藏书楼,二十余年如一日。《书楼探踪 江苏卷》是 书楼探踪 系列的第二卷,在该书中,作者实地探访了位于江苏的20处著名藏书楼,不仅详述了他游历访古的感受,而且广征博引,将藏书家生前身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从乾隆年间徐乾学的传是楼、黄丕烈的百宋一廛,到民国时期柳亚子的磨剑室、钱穆的素书楼,这些篇章宛如一座座藏书文化的丰碑,按时间先后排列,俾使读者从历史纵深中了解到中华大地的人文书香。

    • ¥59 ¥118 折扣:5折
    • 苏州童谣
    •   ( 15 条评论 )
    • 朱光磊 /2018-12-01/ 苏州大学出版社
    • 朱光磊编著的《苏州童谣》搜集苏州城区及周边地区传统童谣800余首,并附有苏州方言朗诵全部童谣的配套录音,是迄今为止*为完整的苏州童谣辑录,比较全面地展现了苏州传统童谣的整体风貌。

    • ¥51 ¥68 折扣:7.5折
    • 诗心画眼:苏州园林美学漫步
    •   ( 105 条评论 )
    • 金学智 著,文通天下 出品 /2020-11-24/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本书为苏州园林美学的散文自选集,形式上,短小活泼、体裁多样,有题词、小品、随笔、漫话、赋赞、论议、序跋、沉思录、古文评注、史料钩沉等,体现为丰富性、趣味性、学术性三位一体的交融;内容上,包括匠心妙构、园中庭院、峰石巡礼、水泉花木、声色光影、园缘散叶、序跋留痕、论议选编等栏目,涉及范围广。从美学的视角,赏析苏州园林在建筑美之外的又一亮点,对《园冶》等古文的评注专业性强,为同行及爱好者提供了美学赏析的范本。

    • ¥88.3 ¥128 折扣:6.9折
    • “十里红妆”初探
    •   ( 14 条评论 )
    • 赵福莲 著 /2013-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十里红妆”初探》有相当篇幅写到了对红妆器具的介绍,以及红妆器具的制作工艺,尤其是其中的木工工艺、雕刻工艺、漆工工艺、镶嵌工艺、箍桶工艺以及器具中的纹样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也写到了“十里红妆”与中国的“尚红”文化,《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十里红妆”初探》把它们的渊源关系理清楚,把“中国红”这一个文化符号拎了出来,以凸显红妆文化在中国红文化当中的地位。与此同时,书中还写到了“十里红妆”与文学、戏曲、舞剧及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后,《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十里红妆”初探》提到了“十里红妆”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问题。

    • ¥59.2 ¥79 折扣:7.5折
    • 浦东门厅文化(浦东文化丛书)
    •   ( 18 条评论 )
    • 乔漪 袁文炯 /2018-05-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本稿是 浦东文化丛书 第三辑之一种,内容为汇编和研究浦东传统民居的仪门建筑。稿中主要收录的一百多座仪门建筑,既保留了江南民居雕梁画栋的特色,又添加了西式建筑中常用的马赛克、轧花彩色玻璃等时尚装修手法,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 ¥96.6 ¥118 折扣:8.2折
    • 义乌典籍文化(义乌丛书)
    •   ( 22 条评论 )
    • 顾志兴?著; 义乌丛书编纂委员会 ?编 /2020-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义乌历来人材辈出,文武皆备。义乌人崇文、尚武之精神有深厚的历史源流,历史上所产生的这些义乌人杰,或文武兼备,或长于文词,他们的著述,成为中国文化典籍的组成部分,这是义乌值得自豪的光辉一页。 本书主要为著述、藏书和刻书三大部分。今据有关史籍、地方志书对义乌籍人士有著述者,简述其生平和著作,并对历史上义乌藏书、刻书等分而叙之,以见义乌文脉悠远深长而绵延至今,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 ¥55.6 ¥68 折扣:8.2折
    • 温州人的哲学观
    •   ( 34 条评论 )
    • 马岳勇 等著 /2013-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温州人的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新疆发 展研究丛书》通过对温州发展道路与经验进行哲学总结,力图按照温州实践、温州世界、温州真理、温州 价值、温州关系、温州问题、温州发展的思路建构温州哲学范畴。在宏观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温州传 统文化融合起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温州传统文化和温州哲学之间的关系;在微观领域,把马克思主 义哲学理论与温州实践结合起来,研究温州哲学内部各个范畴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温州经验进行哲学 概括和哲学阐释,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表述,体现了当代温州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新要求, 不失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有益探索。 《温州人的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新疆发 展研究丛书》由马岳勇等著

    • ¥51.7 ¥69 折扣:7.5折
    • 东瓯遗韵
    •   ( 2 条评论 )
    • 温州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 编 /2009-11-01/ 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较为生动地介绍温州市已经列入省级以上名录的7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本情况。通过阅读,读者能够基本了解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增强广大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更好地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和丰富发展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我国文化主权,坚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战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到先进文化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市在建设文化强市中,正着力打造“戏曲故里、歌舞之都、书画名城、首工之乡”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这些特色文化品牌的根源是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

    • ¥63.2 ¥80 折扣:7.9折
    • 古代诗词咏高邮
    •   ( 9 条评论 )
    • 王鹤 编著 /2006-01-01/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 《古代诗词咏高邮》从某个侧面、层面展现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物、民情。有些则为今人所鲜知、末知。兹略举数例。王安石、司马光之间政见革保斗争激烈,反对全面否定变法和反对打着变法旗号以权谋私者的苏轼累受迫害,其元祐党秦观等人的遭遇凄惨,后世学者文人留下了深切关情和无限崇够之作。北京时高邮的凫茈粉(荸荠粉)、小香米、荷包白鱼鲊乃进京贡品,无代起便有“京师饱吃高邮米”之赞。南宋的香泉、甓社春和明代的五加皮等佳酿名闻遐迩。新开湖(元后期始称高邮湖)中香莼紫蟹丰多,并产鲈鱼、鲥鱼。南宋陈郁在龚炳的一首诗注中写道:“高沙甓社湖,产径寸珠,为淮至宝。”珠湖因之又名蚌湖。北宋高邮东园芍药在全国著名的扬州芍药行列中别具特色,南宋吕本中的诗题为《高邮道中荷花极目平生所末见》,难怪明人称“州

    • ¥67.9 ¥86 折扣:7.9折
    •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概览(三)
    •   ( 9 条评论 )
    • 陈荣 主编 /2009-07-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概览(3)》包括:当代浙商与专业市场制度——传统与变迁、近代浙江商会组织研究、跨区商业网络构建研究:浙商与台商之比较、温、甬、杭三地浙商群体比较、浙江商帮与近代浙江社会变迁、浙商成长与淘汰规律研究、浙商的人文特性、伦理精神和经营理念——循着超越自然历史发展的主体文化属性与机能、浙商与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研究等内容。

    • ¥53.2 ¥66 折扣:8.1折
    • 苏作苏意:苏州传统工匠精神
    •   ( 23 条评论 )
    • 余大庆等 /2019-07-10/ 古吴轩出版社
    • 苏州的辉煌离不开众多巧夺天工的工匠们。他们一代又一代,用自己精湛的技艺、敬业的精神,将心血和智慧投入所从事的行业中,打造了 苏作 品牌,创造了人间天堂。各种苏作产品一方面支撑了苏式生活方式(本土文化),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苏州先民的精神追求和创造创新能力:这就是古人称之为 苏意 的灵光运思和雅致情调。这是苏州文脉在手工劳动领域的重要体现。梳理这一文脉,有助于我们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我们弘扬工匠精神,建设强、富、美、高新苏州的精神动力。

    • ¥56.1 ¥78 折扣:7.2折
    • 江南印记
    •   ( 216 条评论 )
    • 孔品屏 /2020-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江南印记》是 江南文化丛书 中的一种,本书撷取不同历史时期蕞具代表性的印章作品及印人,勾勒两千余年间印章篆刻艺术在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通过阐述一枚枚印章背后的故事,剖析印人和印主之间的交往,找寻推动印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还原当时的社会人文背景。各章所论,或偏重对不同篆刻流派的介绍,或讲述具体印章的来龙去脉,或涉及著名印人的人生经历,或揭示印章制作的背后故事,从不同视角呈现蔚为大观的印章艺术。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 希望由印及人、及事,以一种更有温度、更具重现感的视角切入印史,捕捉印章艺术发展的浩瀚银河中那些闪亮的星辰,更真切地触摸它们的光芒。

    • ¥72 ¥88 折扣:8.2折
    • 江苏地方文化史·镇江卷
    •   ( 56 条评论 )
    • 潘法强 /2020-07-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江苏文脉工程江苏地方史研究篇系列一种,书稿内容主要是对镇江历史文化的回顾和再梳理。本书共十七章,近55万字,分上下两篇,分别从纵向历史维度和横向领域维度,全面审视了镇江悠久文化历史及其成因与价值。在历史方面,书稿从旧石器时期的人类遗迹与新石器时期的镇江先民说起,到秦汉文化发展期、唐宋文化繁荣以及新民主改革时期的文化激荡,跨度宏远。在领域方面,书稿从镇江园林文化、教育与科技、文学以及民俗与对外交流着手,详细说明镇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文化特质与传统。本书对镇江地域内历史上和今天的人文思想脉络进行了清晰的再现,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 ¥82 ¥123 折扣:6.7折
    • 长江文化史(上下册)
    •   ( 157 条评论 )
    • 李学勤徐吉军 编著 /2011-03-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长江文化史》所论述的长江文化,正是这么一种大区域文化。我们希望通过历代长江流域文化史的探索,展示出这一大区域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带有填补学术空白性质的工作。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过去说起中国历史文化,总是讲黄河流域是文明的摇篮。当时流行的看法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元的,其中心在黄河中下游,由之向外传播,以至各地。还有不少著作,把这种看法同文明兴起于大河流域的理论联系起来。西亚的文明初起于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埃及的文明发祥于尼罗河流域,印度的文明綮盛于印度河、恒河流域,而中华文明则在黄河流域产生和兴起。这种看法忽视了中国*的河流一一长江。

    • ¥67.6 ¥98 折扣:6.9折
    • 经典营构:苏州园林建筑鉴赏
    •   ( 158 条评论 )
    • 詹永伟 编著,文通天下 出品 /2020-11-24/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本书共五章,*章导论,概述中国园林包括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史和特色。苏州园林建筑具有满足使用和精神需求双重功能。第二章布局,介绍建筑在宅院一体、融于山水、围合庭院中的多种布局形式,强调了空间是建筑布局的精髓。第三章类型,介绍厅堂馆轩、楼阁、榭舫、亭、廊五种类型的形式和结构,显示了园林建筑的形式多样和灵活变化。第四章装修,建筑内外装修既表现了工匠精湛的技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第五章风格,苏州园林建筑风格的形成具有多方面因素,具有轻盈、通透、灵活、雅致的风格。 本书选择了苏州园林建筑布局和单体的一些典型实例,从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两方面作了阐述和分析,并附有详实的图纸,希望对园林专业人士、园林爱好者在工作、欣赏园林方面有所帮助。

    • ¥88.3 ¥128 折扣:6.9折
    • 文化浙江
    •   ( 1 条评论 )
    • 柯平 著 /2005-01-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文化浙江》是诗人柯平回眸700年来浙江文化艰辛、丰富而伟大的历程,形象和具体地展示它的沧桑演变的力作。“初的颂词难免有神话色彩/那里桑田/从沧海里突然升起来/展露文明朦胧的曙色/飞鸟与剑齿象的天空下/当粗砺的石器在大地上奔走/犹如处女诗人的灵感之笔/在纸面留下激情诗句/借助历史望远镜和人类学家的智慧目光/在浙江西部的建德县/我看见那由火种石器与骨制品构成的/文化婴孩般的面容……”读着这激情、思辨的诗行,不禁让我们置身在文化浙江的历史长河之中。本书还配有大量的反映浙江历史风俗文化风情的图片。

    • ¥54 ¥72 折扣:7.5折
    • 潮起潮落苏州河
    •   ( 568 条评论 )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编 薛理勇著 /2019-05-16/ 学林出版社
    • 苏州河,长江支流黄浦江支流吴淞江上海段俗称。苏州河沿岸是上海*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催生了几乎大半个上海,后又用100年时间成为搭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本书为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 之一种, 分五个部分,介绍了苏州河的由来、苏州河的 湾 和 角 ,苏州河的 渡 、苏州河的 桥 、苏州河边的建筑与工厂,基本上以苏州河边的地名为切入点,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并百余幅图片,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苏州河的故事,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 ¥55.6 ¥68 折扣:8.2折
    • 泰顺仙居古村落(中国传统民居文化解读系列)
    •   ( 52 条评论 )
    • 刘淑婷王梦雪 著 /2013-04-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本书旨在介绍泰顺仙居古村落,以图文随记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仙居村的村落景观、古民居、古祠堂、古廊桥等。本书中叙述的建筑特色、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厚重、沉淀,了解它们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明清时期中国浙南古村落建筑文化、乡村生活风貌、宗族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 本书可供对传统建筑、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社会乡土文化等感兴趣的读者和建筑专业相关的师生参考阅读。

    • ¥72 ¥88 折扣:8.2折
    • 史迹留痕:苏州园林名胜旧影
    •   ( 118 条评论 )
    • 茅晓伟周苏宁沈亮编著,文通天下 出品 /2020-11-24/ 水利水电出版社
    • 园林之美,无与伦比,园林历史,悠远流长。苏州园林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名声愈隆。本书以旧影为主题,在向社会广泛征集和利用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挑选,撷取其中*能反映历史景况、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旧影,以飨读者。在这些旧影中,即使景观相似,但却能看到不同年代园林荣枯的变化和人物活动的剪影,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旧影从普通的风景照片嬗变为具有历史真实性、可靠性的物证,弥足珍贵。

    • ¥67.6 ¥98 折扣:6.9折
    • 文化淮南
    •   ( 21 条评论 )
    • 胡焕龙 编 /2013-12-01/ 人民出版社
    • 《文化淮南》一书,是淮南地方文化建设的一个初步成果。它是2011年底,由淮南市委宣传部与淮南师范学院,本着校—地合作、优势互补精神,共同确立的一个合作项目。由淮南市委宣传部和淮南师范学院共同策划,由淮南市地方和淮南师院一批优秀作家的辛勤创作历时三年而成。《文化淮南》既体现了地方政府文化建设工作的宗旨,又充分显示出学术水准与艺术品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统一。本书内容丰富,涵盖历史、文化、典故、典籍,集合历史与现实,地方特色和历史人物考究,现代文化与典籍典故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丰富的淮南文化和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出版价值。本书的出版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特别对地方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 ¥63.3 ¥75 折扣:8.4折
    • 钱江探源(“钱塘江故事“丛书)
    •   ( 31 条评论 )
    • 陈荣高 等 /2020-07-02/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 钱塘江故事 丛书中的其中一册。主要内容包括,作者们以独特的眼光和脚步走遍了钱塘江流域的每个源头,探寻每个源头的自然地理、人文古迹、风土人情等,在书中,作者们与每个源头的文明对话,与每个源头的自然和好,向每个源头的人民致敬。

    • ¥53.7 ¥68 折扣:7.9折
    • 广义吴越文化通论
    •   ( 18 条评论 )
    • 董楚平 等著 /2012-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传统史学的先秦史研究视野,基本上局限于黄河流域,对长江流域的先秦文化,尤其是史前文化,了解甚少。到了20世纪30年代,长江流域开始发现秦代以前的考古资料,其文化面貌与黄河流域明显不同,令人耳目一新。于是, 吴越文化 、 荆楚文化 、 巴蜀文化 ,作为填补中华文化的空白点而被提到研究日程上来。其中,以 吴越文化 提出早。当时所说的 吴越文化 ,泛指上古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长江下游文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界也使用 吴越文化 一词,他们所说的 吴越文化 是指吴、越二国时期的文化,不包括史前文化。根据 考古学文化 的命名惯例,史前文化一般以初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作为该文化的名称。例如,河姆渡文化遗址已发现数十处,其中以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早,故称那数十处遗址性质相同的文化为 河姆渡文化

    • ¥81 ¥99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