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在华传教士的传教史就是一部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译介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传教士创办各种中外文报刊和印刷机构进而推动中国本土新型报刊兴起的报刊活动史。在华传教士报刊和印刷机构作为西学译介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近代史的历次社会变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由上海美华书馆于1895年出版,详尽记录了美华书馆50年的发展历程(1844-1894)与遍布香港、上海、北京、福州、宁波、汕头、汉口、九江、泰州、海南等地的在华差会印书馆的情况,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在华传教士报刊对中国本土新型报刊的影响,进而研究西学东渐背景下在华传教士所进行的西学译介和报刊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繁体版)》是在一九六四年版《中国历代文论选》的基础上经过较大修改、增补,编写而成的,由郭绍虞主编,王文生任副主编,饯仲联参加校订全害并担任部分编写工作,顾易生参加阅读全稿,李庆甲、张海珊担任先秦及近代主要部分的编写工作,王文生、田念萱、黄屏担任两漠、魏晋南北朝及明、清部分的编写工作,顾易生、蒋凡担任隋唐、五代、宋、金、元部分及部分近代的编写工作。
《列国变通兴盛记》从属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三五 重点规划图书项目 晚清西学丛书 ,本书原版于清末,今日通过校注、导读形式与读者见面,对研究西学东渐学术史、科学史有重要价值。 本书含 俄罗斯变通兴盛记 日本变通兴盛记 印度变通兴盛记 缅甸安南变通兴盛记 四卷,借由俄罗斯、日本效仿西法实现强国,印度、缅甸、安南效仿西法实现 保国 的实例,论证仿效西法进行革新是挽救晚清*办法的观点。虽然,该书含有为列强殖民主义辩护的强烈政治色彩,但传达出的 革新 观念却十分中肯、深入人心。该书通过对康有为和光绪皇帝的影响,对维新变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治心免病法》从属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三五 重点规划图书项目 晚清西学丛书 ,本书原版于清末,今日通过校注、导读形式与读者见面,对研究西学东渐学术史、科学史有重要价值。 本书认为治病在于正心,折射了一种新生的、混合式的宗教思想,是晚清时期西方兴起的新思想运动的理性表达与宣传。傅兰雅在中译过程中,增加了很多富含传教意义的语段,使得中译本更像一本自然神学书,对谭嗣同及其《仁学》影响很大。
多语种讲中国文化 系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旨在克服传统非通教材体系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用所学外语正确、清楚、较有深度地表述中国文化; 2.填补国内中国文化非通读本的空白,亦可作为海外各国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教材,发挥"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功能; 3.可作为外国大众的普及性读本,通过图文并茂,难度适中的材料,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文化,使国外民众"读懂中国"; 4.为涉及欧、亚、非各非通用语种专业的重大标志性科研项目,改变了各语种教师被不同单位不同部门"分割整合"的局面。
会话 一词可以指两位友人安坐于咖啡馆里的漫谈,也可以如 会话分析 所指,包含各种形式的口头交流,而不拘泥其性质与形式。一般情况下,我们提到 电话会话 时,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口气就满不在乎,或会话的主题随意而多样; 电话会话 不过是指 电话交流 。因此, 会话 一词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为避免误会,我们在涉及的领域内,通常使用狭义的会话(即某种既定的非正式交流形式):如果涉及广义角度的会话,我们使用 互动 和由 互动 衍生出来的词汇如 互动者 (处于互动状态的个体)、 互动的 (属于互动范围内的)、 互动论 和 互动主义者 (特指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来进行表述。
《中国文化精神(大字本)》汇集了钱穆先生关于中国文化的讲演词。先生自言,凡其所讲,无不自对国家民族之一腔热忱中来,皆是从一生在不断的国难之鼓励与指导下困心衡虑而得。书中所谈内容,对于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
竺可桢气候曲线如何绘出了中国文化运势 给古代诗词做DNA 亲子鉴定 皇帝 大使 串起的中国戏曲史 《韩熙载夜宴图》背后的政治风云 *多金古墓之谜 你不知道的那些中国传统文化密码全揭密 本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说起,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书画、戏曲、文物等诸领域,既从艺术形式的融会变革角度展示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文化发展脉络,从中找出它们的基因传承,又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人的视角和自然科学的理念发现了古代文化史上一些不为人知的规律和现象,生动活泼,能够令读者在有趣的阅读中轻松地获得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心灵学》是清末圣公会华人牧师颜永京(1838 1898)的一部文言文译著,译自美国学者海文(Joseph Haven,1816 1874)的 Mental Philosophy:Including the Intellect,Sensibilities, andWill 。《心灵学》成书于1889年,可以说是*部将所谓西方心理学介绍到中国的著作。更难得的是,书中的译词由颜永京创制,与之后被普遍接受的日本心理学术语完全不同。从书中我们更可以窥见在19世纪末,心灵哲学是怎样从哲学和教育学的一个分支蜕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的。
《多元文化中的中国思想:21世纪跨文化流通十六讲》内容简介:进入21世纪,人类等到的不是和平与美好,而是更复杂的文明冲突、生态濒危、道德沦丧 以物质增殖和无限消费为基础的 现代发展观 需要反省。在新的世界价值中,中国思想可以提供怎样的视角与路径? 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多年来一直关注多元共存、跨文化交往等前沿问题。《多元文化中的中国思想:21世纪跨文化流通十六讲》是她*思考的结晶,包含了她对比较文学、世界文化、中国思想前景的洞识与展望。
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 , 是日本文化的源点 , 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 。 古都京都是根据历来王朝文化中盛行的日本式唯美意识所构建的 。 以神社 、 佛阁等历史建筑物 、 庭院 、 绘画 、 传统活动 、 京都料理为代表 , 被称为 " 千年古都 "。 近些年更成为旅游文化的胜地 。 每年都有很多人去京都旅游 。 日本京都有着 1200 多年历史 , 窄巷遍布町屋 , 禅寺庙社咫尺便至 , 百年老铺随处可见 , 这个城市像极了唐宋元明的古画 。 清晨入古寺 , 初日照高林 。 曲径通幽处 , 禅房花木深 。 京都就是活着的唐诗宋词 。 本书作者李远旅居京都多年 , 并且热衷于中日文化的人 , 他对京都的了解不亚于一个在土生土长的京都人 。 他给你讲京都的风物 、 讲京都的历史 、 讲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他的讲述带
本书是由南师怀瑾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对少数学子的讲解整理而成,只讲解了《论语》的前六篇,因念及时下青年学子阅读习惯尚简,并为初学之方便计,南师弟子刘雨虹等,将此书文句略加口语化,期能为年轻一代,略开易入之门。
《沂蒙精神的地域文化渊源研究》是《沂蒙精神研究丛书》的其中一本。它是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沂蒙精神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ALJJ15)和临沂大学优势特色学科研究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沂蒙精神的地域文化渊源研究》主要探讨沂蒙精神形成的地域传统文化和红色地域文化渊源,是作者在多年学习、研究沂蒙精神的基础上,在撰写《临沂文化通览》《沂蒙精神代代传》《沂蒙精神故事读本》《沂蒙文化若干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日积月累形成的成果。 《沂蒙精神的地域文化渊源研究》分上下两篇,仅从沂蒙精神形成的角度探讨沂蒙地域文化,偏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分别论述沂蒙传统地域文化和沂蒙红色地域文化。
本书收录了潘光旦先生发表的所有书评、序、跋。在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历史上,潘光旦是享有盛名的读书、爱书、藏书之人,从其所做的书评序跋中,不仅可以体会其主要学术思想与研究志趣,亦能从另一个角度对他的人格与精神做观察和研究。
《吾国与吾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该书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 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进行了美妙的剖释,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做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美国许多知名人士对之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
我国的商帮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粤商五大商帮,对它们文化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佛山企业家(佛商)为佛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重视佛山企业家精神的作用,研究佛商文化,必然会推动佛山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佛山企业家文化研究》分为九章,分别从佛山企业家文化历史审视与经营、佛山企业家文化实践考察、佛山企业家文化形成的条件与动因、佛山企业家文化的精神价值、求实开拓的佛山企业家代表等方面挖掘佛商文化的内在涵义。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既能从理论研究层面探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方法论;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回归;通过对企业家文化的研究,还可以增强企业家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