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择了比较文学发展历程中的若干篇篇经典文献进行释读,涉及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变异学研究诸种方法,试图展现尽可能丰富的比较文学研究元典,并籍此进入比较文学研究现场。
刘博著的《民俗节庆与地方认同(源于广州的多案例比较研究)》从新文化地理学视角探讨了城市民俗节庆情境下地方认同建构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明确了不同情境下地方性对地方认同建构的影响差异。它在理论上丰富了对节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增加,中西文化差异越发明显,并且这些差异对不同文化的各个领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跨文化视角下的北美与中国文化(中英文版)》深谙中国文化又非常熟悉北美文化,他们通过对跨文化视角下的北美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向读者形象地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不同,揭示了在跨文化交流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交流方式,旨在增进人们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特别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增进感情。《跨文化视角下的北美与中国文化(中英文版)》适用于对北美文化和中围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以及那些在工作或生活中碰到了跨文化交流问题的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东亚文化比较研究”会议自1996年在日本著名学者中西进的倡导下首次举行以来,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这个会议在中、日、韩三国轮流举办,以平等对话为宗旨,聚焦于如何继承文化传统,构建新文化的各种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稿件是2014年10月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的第12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共20篇稿件,其中既有中西进等国际学界之名学者的大作,也有许多中青年学者的多角度探讨,许多研究成果值得称道。将会议论文结集出版,既是东亚比较文化会议举办20周年的成果展示,也可扩大学术影响力,在域外汉籍和“周边看中国”等学术热点氛围中,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东亚比较文化、中日韩历史文化交流,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注入更多活力。因此十分具有出版意义,建议出版。本书为“域外汉籍研究文丛”之一种。
“东亚文化比较研究”会议自1996年在日本著名学者中西进的倡导下首次举行以来,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这个会议在中、日、韩三国轮流举办,以平等对话为宗旨,聚焦于如何继承文化传统,构建新文化的各种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稿件是2014年10月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的第12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共20篇稿件,其中既有中西进等国际学界之名学者的大作,也有许多中青年学者的多角度探讨,许多研究成果值得称道。将会议论文结集出版,既是东亚比较文化会议举办20周年的成果展示,也可扩大学术影响力,在域外汉籍和“周边看中国”等学术热点氛围中,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东亚比较文化、中日韩历史文化交流,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注入更多活力。因此十分具有出版意义,建议出版。本书为“域外汉籍研究文丛”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