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和创意的融会 : 文化产业的前沿突进与高质量发展》是描述中国文化产业前沿发展动态的著作。本书以数字与文化的融合为主线,直面5G技术、互联网思维、创意原创力等在文化领域的新变,描绘出互联网网独角兽、数客创客与极客、人工智能艺术、移动短视频、IP视频运营、沉浸式游戏、网络播映等,成为创意中国的华彩实践。
文化产业应肩负的责任担当,要求必须构建与其相适应伦理秩序。社会转型之下文化产业面临的伦理冲突、互联网新媒体的历史性变革下的 伦理危机 、互联网自媒体传播的产业伦理困境等展现出重建秩序场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网络隐私是互联网时代全球重大的社会问题,加强隐私保护是中西方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也是一个全局性的国家系统工程。
文化产业是一国文化的体现形式,也代表了一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文化创意产业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互联网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业态。互联网激发了人们文化消费的意愿,消除了文化创意产业各领域的壁垒,释放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动能,创造了文化创意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与文化创意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融合,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消除各产业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放松各行业之间的政府规制,实现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
《京华往事(二):一个历史地理的视角》是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根据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经典讲座内容整理编辑而成。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创立于2007年9月,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大学主办,东城区*和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承办,通过大讲堂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国学公益讲座。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凝聚了关于北京市历史、地理领域国内知名教授、学者,萃取各位教授、学者的讲座精华,配以精美图片,形成以北京历史地理变迁为主题的学术普及读物。《京华往事(二):一个历史地理的视角》精选了大讲堂部分优秀讲稿,按不同主题,经主讲人亲笔润饰,集结成书。《京华往事(二):一个历史地理的视角》以北京的历史地理沿革和传统文化为主题,语言风趣幽默,可读性和趣味性非常强。
学徒制是一种很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从意义上来说,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是由学徒制演变而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传统学徒制进行了改革,并将其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也成为许多国家着力推行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本书主要对西方国家学徒制的发展历史以及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模式及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比较我国与西方国家现代学徒制的不同,寻找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中添加更适合本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的规定和要求,丰富和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尽全力为祖国的人才发展作出贡献。本书适合各职业院校的师生学习、参考。
文化新业态是文化产业边界拓展的集中体现,也是文化提质增效的核心支撑。在发展实践中,文化新业态的阶段性迭代,展现出的多样性类别、消费模式,适应的是新生代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新形态的影像、网红经济、偶像经济、媒体的转型融合、人工智能在文化领域的应用等,不断拓展着文化产业的边界,更新着文化表现的内容与形式。面对文化新业态发展实践中出现的产业乱象,构建新业态互联网平台的主体责任,是提升文化新业态治理能力与水平的关键。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青年和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文化创业与文化创新会成为新一轮的青年创业热潮和消费热潮,他们对于文化创业指导和理论认识的书籍需求不断增长。本书不仅完整详实地呈现当代中国文化创业的代表性公司和团队案例,还探究文化创业与文化创新的相关性和互动绩效,前瞻性地为新兴文化产业创业的发展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重要部署。北京市正围绕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定位,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迈上建设国际的和谐宜居之都新征程。随着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崛起,北京市产业格局势必会出现大的调整,而在这一轮调整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科技创新、文化基础和传播、可以对外交流的特质也成为实现产业功能的支柱产业。 截至2013年底,北京文创企业达54700家,其中非公企业48983家,占90%;规模以上企业约8000家,非公企业达6058家,占76%。2012年,按照国家文化产业统计标准,全市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2%,居全国首位。2013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10022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增加值2407.6亿元
本书一共包含四个部分。*部分是2020中国VR产业发展报告,包含中国VR市场发展报告(2016-2019)、中国VR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报告、中外VR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和中国VR体验店地域发展比较研究报告;第二部分是2020中国VR消费者调查报告,我们从中国VR消费者的类型和认知、VR消费者的感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消费者对VR的主观认知与想象三个方面对我国VR消费者展开了详细的受众分析研究;第三部分是2020中国VR行业从业者报告,我们调查并分析了VR行业从业者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其职业认同的因素。第四部分是收录了一系列关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发展和研究的学术论文。本书对VR产业界、学术研究,以及对VR感兴趣的读者均有参考价值。
《文化产业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理论与实务》为2010*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化产业无形资产实证评估研究"的终成果。本书从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文献分析和实践探索、文化产业无形资产之资本化模式研究、韩国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研究、台湾地区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研究、文化产业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研究以及无形资产评估指标体系入手,研究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贺昆原创版画案例等,结合相关研究文本,详述无形资产评估的学理、方法、实践、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文化产业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理论与实务》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的现状分析、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指标研究和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的对策研究,共计十四章。
《志明与春娇》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爱情影片,讲述了志明与春娇相遇、相识、相爱的故事,以风趣幽默的方式,生动细腻地展现了都市年轻人微妙的情感关系与心理世界。本书同时收录了该片的普通话和广东话两个版本剧本,以
本书内容介绍:西部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突破了西部传统资源依赖型发展的老路,对生态保护发挥积极作用。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西部地区的经济过去长期地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煤、矿、森林等,而且由于加工技术的限制,这些资源大多以初级产品的形式供应给发达地区,产品附加值低,对生态的破坏日趋严重。文化产业开发的是民族文化资源,是人的文化创意,这就大大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使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新的支撑。
这是世界最后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甘愿沉寂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角落,逐水草而居。从南面的荒野沙漠到北方的森林草原,绵延千里的跋涉。一年365天,几乎得不到片刻停歇 非虚构长篇散文。作者李娟跟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