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1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中华民族史话(中国史话)
    •   ( 732 条评论 )
    • 陈琳国, 陈群著 /2011-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上古的中原部落联盟与周边部落融合而成华夏族,造就了强盛的秦汉皇朝,也缔造了汉民族自身。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至唐朝形成了更多民族、更大规模的统一,出现了“胡越一家”、“天下一家”的鼎盛局面。宋元明清则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成长期,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创造了我们的伟大祖国,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本书以“多元一体”为纲,以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与民族的关系为线索,概述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 ¥10 ¥15 折扣:6.7折
    • 蒙藏文化交流史话
    •   ( 214 条评论 )
    • 丁守璞杨恩洪 著 /2011-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丁守璞编著的《蒙藏文化交流史话》选取蒙藏文化交流的独特视角,在分别概述两族历史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描述了元明两代蒙古族在西藏的军事、政治活动,藏族萨迦、格鲁派高僧在蒙古族地区弘扬佛法、传播文化的历程。同时,《蒙藏文化交流史话》透过诸多文化事象的分析比较,叙述了两个民族在哲学、文学、民俗,乃至医学等方面的交流吸纳与互补情况,从而揭示了在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所必然存在的客观规律。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怒族
    •   ( 28 条评论 )
    • 杨丽春 主编 /2010-03-01/
    • 我国的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怒族人口数为28759。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大都使用汉文。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方言之间差别很大,几乎不能通话。但由于与傈僳族长期共处,多数人会讲傈僳语。 本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简要介绍了有关怒族的文化历史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知识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6.6 ¥9.9 折扣:6.7折
    • 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门巴族
    •   ( 23 条评论 )
    • 王骞 主编 /2010-03-01/
    • 门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隅和上珞渝的墨脱及与之毗连的东北边缘。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门巴族人主要信仰本教(一种原始的巫教)和喇嘛教。门巴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为奔放动人。门巴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也兼营畜牧业和狩猎,擅长竹藤器的编织和制作各种木碗。门巴族人民与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通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门巴族喜庆的日子。新年节庆期间,全村在宽敞的地方唱歌跳舞,表演一种叫作“错木”的门巴戏剧。 本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简要介绍了有关门巴族的文化历史知

    • ¥6 ¥9.9 折扣:6.1折
    • 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京族
    •   ( 20 条评论 )
    • 王钟健 主编 /2010-03-01/
    • 本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章,内容包括:京族概述,京族的历史沿革,京族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艺术。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知识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6 ¥9.9 折扣:6.1折
    • 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毛南族
    •   ( 36 条评论 )
    • 管仲 主编 /2010-03-01/
    •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一带,下团六圩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都安等县。 本书将带你全面认识毛南族!全书不仅介绍了毛南族及其由来、毛南族的人口与分布、毛南族的生产与生活等,还介绍了毛南族的历史沿革、毛南族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艺术等内容。

    • ¥6 ¥9.9 折扣:6.1折
    • 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阿昌族
    •   ( 26 条评论 )
    • 管仲 主编 /2010-03-01/
    • 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由古代的“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远在公元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流域。公元五、六世纪后一部分向西南迁移,定居在陇川、梁河等地,元明后称为“峨冒”,今户撒地区自称为“蒙撒”、“蒙撒禅”、“衬撒”,梁河地区则自称为“汉撒”、“阿昌”,解放后统一定名为“阿昌”。 本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简要介绍了有关阿昌族的文化历史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知识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6 ¥9.9 折扣:6.1折
    • 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纳西族
    •   ( 50 条评论 )
    • 管仲 主编 /2010-03-01/
    •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据史学家考证,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纳西语叫做“森究鲁究”,意为依据物体形态画出来的痕迹。流传于海内外两万余卷东巴经的内容,涉及到纳西族人民各方面的知识,被中外学者誉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 本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简要介绍了有关纳西族的文化历史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知识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6 ¥9.9 折扣:6.1折
    • 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鄂温克族
    •   ( 35 条评论 )
    • 王骞 主编 /2010-03-01/
    •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驯鹿曾是鄂温克人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鄂温克族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主要节日有祭敖包、阴历年和米阔勒节。 本书将带你全面认识鄂温克族!全书不仅介绍了鄂温克族及其由来、鄂温克族的人口与分布、鄂温克族的生产与生活等,还介绍了鄂温克族的历史沿革、鄂温克族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艺术等内容。

    • ¥6 ¥9.9 折扣:6.1折
    • 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布朗族
    •   ( 35 条评论 )
    • 王春晖 主编 /2010-03-01/
    • 本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章,内容包括:布朗族概述,布朗族的历史沿革,布朗族的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知识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6 ¥9.9 折扣:6.1折
    • 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水族
    •   ( 50 条评论 )
    • 袁琳瑛 编著 /2010-03-01/
    • 本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章,内容包括:水族概述,水族的历史沿革,以及水族的民俗文化。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知识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6 ¥9.9 折扣:6.1折
    • 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独龙族
    •   ( 32 条评论 )
    • 黄海涛 主编 /2010-03-01/
    •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旧称“俅人”。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位于高黎贡山以西,但当利卡山以东,设立独龙江乡,是独龙族聚居地。目前约有7400人。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文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 本书将带你全面认识独龙族!全书不仅介绍了独龙族及其由来、独龙族的生产生活形态等,还介绍了独龙族的历史沿革、独龙族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艺术等内容。

    • ¥6 ¥9.9 折扣:6.1折
    • 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景颇族
    •   ( 18 条评论 )
    • 徐涛 主编 /2010-03-01/
    • 景颇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1920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潞西市、瑞丽市、盈江、梁河三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在中国景颇族聚集多集中的地方是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陇川县被称为“中国目瑙纵歌之乡”。景颇族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景颇族素以刻苦耐劳、热情好客、骁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他们有句家喻户晓的成语:“要像狮子一样勇猛。”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征服大自然,用大长刀与恶势力作斗争。历史上,多次顽强抵御外敌侵入,为保卫祖国领土立下了功勋。 本书将带你全面认识景颇族!全书不仅介绍了景颇族及其由来、景颇族的人口与分布、景颇族的生产与生活等,还介绍了景颇族的历史沿革、景颇族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艺术等内容。

    • ¥6 ¥9.9 折扣:6.1折
    • 普米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 8 条评论 )
    • 崔华洋 编著 /2010-05-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本书是由崔华洋编著的《普米族》,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普米族的简介如下:普米族的先民原来是居住在今天的青海、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从高寒地带沿着横断山脉逐渐向温暖、低湿的川西南移。从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农耕生活。千百年过去了,普米人始终怀念着北方,在普米族的生活习俗及民族文化中,仍然能看到远古游牧民族的影子,能够体味到他们对民族发源地——北方草原的丝丝眷恋。

    • ¥9.3 ¥14.8 折扣:6.3折
    • 旗人史话
    •   ( 421 条评论 )
    • 刘小萌 著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北京旧时有句俗话,叫做“不分满汉,但问旗民”。在清代,旗人与民人是社会成员的基本分野。民人就是隶属省府州县之人,旗人则是被编入八旗组织之人。旗人又称“旗下人”、“在旗的”,他们在行政隶属、政治地位、权利义务、经济来源、生活方式,乃至文化习俗诸方面均有别于民人,而成为清代社会中极具特性的一个群体。本书就是抓住了旗人的这些特点,而选择了有关旗人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的若干侧面,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旨在向读者展示清代旗人兴衰荣辱的大体轮廓。

    • ¥10 ¥15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