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 蒙克(Edvard Munch,1863.12.12 1944.1.23) 挪威国宝级画家,一个肖像和画作被印在挪威纸币上的人,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他自孩提时代开始创作,艺术生涯长达60多年,共计创作超过60000件作品。代表作之一《呐喊》(1895年版本),曾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出1.199亿美元的天价,刷新了毕加索当时的世界纪录。 他5岁丧母,14岁目睹亲爱的姐姐生病离世,两个妹妹中的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弟弟英年早逝。疾病、疯狂、死亡成为侵扰他一生的梦魇。 蒙克擅长以浓烈的色彩和抽象的手法描绘人强烈的主观情绪,他把焦虑、恐惧、悲伤、绝望、不安等人类集体共有的感受变成自己的绘画主题,画作时而给人压抑、苦闷之感。他无意于描画现实之物,而将全部感官和心力都用于探索一个更幽深的层面 人的潜意识。也正是通过这种对内在深层情绪、感受
《艾略特·厄威特的纽约(精)》从 纪实摄影师艾略特·厄威特职业生涯中精选122张拍摄于纽约的作品,以跨页、单页、留白的形式交错编辑而成,交织出纽约的方方面面:名人和普通人、白天和黑夜、建筑和风景、平静与喧闹、整齐与混沌……尽显这个伟大城市的复杂多样性。从厄威特幽默的镜头语言中可以感受到现代性、工业化、城市生活对人的影响。
《艾略特·厄威特的纽约(精)》从 纪实摄影师艾略特·厄威特职业生涯中精选122张拍摄于纽约的作品,以跨页、单页、留白的形式交错编辑而成,交织出纽约的方方面面:名人和普通人、白天和黑夜、建筑和风景、平静与喧闹、整齐与混沌……尽显这个伟大城市的复杂多样性。从厄威特幽默的镜头语言中可以感受到现代性、工业化、城市生活对人的影响。
《艾略特·厄威特的纽约(精)》从 纪实摄影师艾略特·厄威特职业生涯中精选122张拍摄于纽约的作品,以跨页、单页、留白的形式交错编辑而成,交织出纽约的方方面面:名人和普通人、白天和黑夜、建筑和风景、平静与喧闹、整齐与混沌……尽显这个伟大城市的复杂多样性。从厄威特幽默的镜头语言中可以感受到现代性、工业化、城市生活对人的影响。
受尽折磨的天赋。一位表现主义大师的天才与焦虑。 文森特·凡·高的故事是艺术史中 讽刺意味的。 ,他被当作从古至今 重要的画家之一而受到全世界的赞美,他的作品得到商业展览的认可、被美术馆收藏、在拍卖会上不断创下千百万美元的价格纪录。然而,当凡·高描绘着那些后来变成极为畅销的大师之作的时候,他不但在与同时代的观者的冷漠抗争,也在同精神疾病的毁灭性做搏斗,忧郁的经历和令人无力的焦虑 终在1890年夺走了凡·高的生命,他在自己37岁生日之后不久便 去世了。 瑞纳·梅茨格著的《凡·高(精)》此次对文森特·凡·高(1853-1890年)的全面研究将一本对他的生命与艺术进行详尽论述的专著与关于他的871幅画作的完整目录结合到了一起。
《张迁碑》又名《张迁表颂》,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是东汉晚期佚名书法家书丹,东汉碑刻家孙兴刻石而成的一件隶书书法作品。此碑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现收藏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张迁碑》篆额题“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额字独呈扁形,书意在篆隶之间;碑阳正文15行,行42字;碑阴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碑文。此碑是谷城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张迁之功德而立,铭文着重宣扬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张释之和张骞的功绩,并涉及到黄巾起义军的有关情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张迁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书法造诣高。此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在众多的汉代碑刻中,此碑以古朴、厚重、典雅取胜,字里行间流露出率真之意,具有民间朴质之风,格调峻实稳重,堪称神
受尽折磨的天赋。一位表现主义大师的天才与焦虑。 文森特·凡·高的故事是艺术史中 讽刺意味的。 ,他被当作从古至今 重要的画家之一而受到全世界的赞美,他的作品得到商业展览的认可、被美术馆收藏、在拍卖会上不断创下千百万美元的价格纪录。然而,当凡·高描绘着那些后来变成极为畅销的大师之作的时候,他不但在与同时代的观者的冷漠抗争,也在同精神疾病的毁灭性做搏斗,忧郁的经历和令人无力的焦虑 终在1890年夺走了凡·高的生命,他在自己37岁生日之后不久便 去世了。 瑞纳·梅茨格著的《凡·高(精)》此次对文森特·凡·高(1853-1890年)的全面研究将一本对他的生命与艺术进行详尽论述的专著与关于他的871幅画作的完整目录结合到了一起。
李娥英,女,生于1926年,江苏苏州人,刺绣艺术家,我国 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小喜爱刺绣,十岁随母学绣。她按照苏绣针法特点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分成八大类四十二种。主持了苏绣针法汇编工作,著有《苏绣技法》。本书主要介绍李娥英的人物生平、作品特点、主要贡献等,配有大量档案资料、老照片、作品高清图片等,全面展示了刺绣大师李娥英的艺术人生。同时,本书是 艺术基金项目“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的子项目,将于2023年5月开设的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巡展上一并宣传,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张大千先生从事艺术活动六十五载,被誉为“当代画家”“五百年来人”“东方之笔”“中国美术集大成者”。然而由于他一九四九年之后,便离开祖国,漂泊海外,一九七八年才返回台湾定居,所以内地读者对其事迹、作品了解甚少。本书作者孙云生自十九岁正式成为大风堂的入门弟子,追随大千四十七年之久,与大千先生的关系为亲密,因此他笔下的张大千,既真实、完整,又丰富、多面。这里既有对大千先生生活情况细致入微的描写,又有对大千先生绘画生涯精辟入理的阐发,更首次展示了大千先生从未面世的珍贵粉本。“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还是故山青。”本书的出版,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大千世界”,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大千先生的回归,意味着“大风堂”的回归。
为了积极响应中央建设文化强国,振兴文化经济,共筑江苏文化大省的口号,江苏艺术家网将联合社会各界艺术精英人士及艺术团体共同编撰《江苏书画艺术家档案(第1卷)》(阳世晟、彭水影编著)大型人物辞典专辑。本专辑编撰分为江苏籍历代书画名家档案和江苏当代书画名家档案2个主分类,及穿插当代知名书画家代表作品刊登专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