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1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精装)
    •   ( 267 条评论 )
    • 苏恺之 /2022-04-1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分前、中、后篇,将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学术和心路历程分为起步、积蓄、爆发三个阶段。对他青年家庭富足,中年经历沧桑,晚年学术成熟的人生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记录。他幼年时,祖上和李士曾家颇有交往,家中富饶,父亲对他这个老儿子寄予厚望;青年时北上求学,师从徐旭生,走上了考古之路;中年随北平研究院迁到昆明,开始了学术上的储备; 文革 时期,家中变故,师长和朋友们相继离去,思考却未停止;老年时,厚积而薄发,科研和教育成果丰硕,《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集学术大成之作。苏公一生的经历过往,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书中描写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和苏公同一时期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学术情怀和精神风骨。

    • ¥55.7 ¥99 折扣:5.6折
    • 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 李四光 以信仰的力量 摆脱中国贫油论的帽子
    •   ( 553 条评论 )
    • 才云鹏 /2016-05-01/ 台海出版社
    • 李四光的一生,全为为国争口气而拼搏,他在地质学所取得的成就,全为实现救国强国之梦。他曾是清末的工科进士,立志努力向学,造船救国,随后登进士、入实业,却因为辛亥革命失败毅然再次深造。原本造船救国的理想,他并未抛开,只是究其根源,还需要从矿产着手,而矿产则需要从地质着手,也正是这个缘由,他*终选择了地质学,从而走上科学救国之路。建国之后,他引领中国,彻底摆脱了缠绕中华民族几十年的贫油之帽。他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地质元帅,更是在祖国河山屡屡印下足迹的地质大家,他的一生,一直在为国争光的道路上疾走。

    • ¥21.1 ¥38 折扣:5.6折
    • 满蒙的探查
    •   ( 23 条评论 )
    • (日)鸟居龙藏|责编:高彬|译者:马福山... /2019-12-01/ 内蒙人民
    • 本书是作者于20世纪20年代在满蒙地区进行第八次探查的概要记述。本书以作者研究和探查的时间为顺序,重点对历史从考古学的角度做了记载,其中对渤海古城、辽代、金代有重点记述。在作者考查过程中,探查到许多遗迹遗物,对此也做了较详尽的描述,有助于后人了解满洲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当时的人文、历史、民俗、 等。本书可视为集考古文物调查与民俗调查为一体的民俗学图书,书中大量的资料、图片和说明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26.7 ¥45 折扣:5.9折
    • 丁文江先生学行录
    •   ( 26 条评论 )
    • 欧阳哲生 编 /2008-01-01/ 中华书局
    • 为纪念丁文江,中央研究院设立“丁文江奖金”,表彰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工作者。中国地质学会设立“丁文江纪念基金”,以奖励那些在地质领域富有成就的地质工作者。 本书为便于读者阅读,将所收纪念、追思文章大略分为六辑:辑为《独立评论》(第188、189、192、21l号)刊登的纪念文章。第二辑为《地质论评》、《国闻周报》等刊登载的纪念文章。另有两篇系在丁文江生前发表的介绍性文字,出自温源宁、林语堂之手,因有助人们了解时人的丁文江印象,故予以收录。第三辑为1950年代以后发表在台港地区报刊上纪念丁文江的文章。第四辑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学人发表的纪念丁文江的文章。第五辑为丁文江逝世后出版的各种著作序言及其相关书评。第六辑为评论丁文江的各种英文报道和文章,在处理这一辑时,我没有像许多编者那样将它们

    • ¥29 ¥58 折扣:5折
    • 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
    •   ( 5 条评论 )
    • (美)费侠莉 著,丁子霖蒋毅坚杨昭 译 /2006-01-01/ 新星出版社
    • 本书对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独立评论》的主创人丁文江先生复杂而有代表性的经历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并将其置于近代科学起步阶段和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充分表现了丁文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由于丁文江先生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而且其经历带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因此本书并不是一部人物传记,而可以看作是时代的记录。

    • ¥10 ¥20 折扣:5折
    • 远古生命的守望者:李星学传
    •   ( 33 条评论 )
    • 何琦 著 /2016-07-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何琦*的《远古生命的守望者》按照李星学学术成长经历的时间顺序,以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环境下古生物学科的发展历史为参照,共分为7个章节和结语部分。**章主要介绍了李星学的家庭背景和他在长沙雅礼中学的求学经历,并对这一时期的关键人物陈仁烈、晏阳初,关键事件 民训 进行了重点描述。第二章讲述了李星学如何在二舅朱森的影响下走上地质古生物学的研究道路。1938 1942年是抗日战争的重要阶段,对青年李星学影响至深,因此这一段历史背景是本章的关键。第三章是关于李星学在原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经历。导师斯行健、妻子刘艺珍等是对他一生的科研生涯都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第四章讲述了李星学新中国成立后到 文革 前,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经历。这是他学术生涯的一个**时期,以他的几部代表性论*为主体,对他的学术成长进行了阶段性梳理

    • ¥32.9 ¥56 折扣:5.9折
    • 丁文江图传
    •   ( 2 条评论 )
    • 宋广波 著 /2007-04-01/ 湖北人民出版社
    • 丁文江是在很多学术领域做出过开拓性贡献、在科学史和学术史上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人物。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丁文江和他的团队使中国地质学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地质学以外,丁文江在地理学、古生物学、历史学、教研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等领域也有独特贡献,是一位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作为欧化深、科学化深的中国人,丁文江在提倡科学研究方面不遗余力。在朋友的眼中,丁文江既是“良善有用的中国人”,又是“天生能办事、能领导人、能训练人才、能建立学术的大人物”,还是精于科学、长于办事的“现代稀有的人物”。 本书作者宋广波是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助理研究员,近年来 专力从事丁文江研究,目的在还丁文江的本来面目,恢复他在科学、学术史上应有的地位。

    • ¥13.5 ¥27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