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家之言 系列囊括了翻译界众多知名学者,包括许渊冲、傅雷、余光中、飞白等翻译大家英汉互译的毕生心得,翻译理论与翻译实例相互结合,10本翻译之书相辅相成,对有志于诗歌翻译、文学研究、语言学习的读者广有裨益、极具借鉴价值。《翻译的甘苦》,收录了知名翻译家董乐山谈翻译的一系列文章,包括翻译理论探讨、翻译批评、词典编撰、语言综述以及关于翻译心得的各类随笔,兼具逻辑性和趣味性,涉及范围广,论述精到,见解深刻,对提高翻译技能极有帮助。《西风落叶》是许渊冲先生有关翻译理论和实践文章的合集,集中阐述了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如 三美 三之 三化 等,并辅有大量践行此翻译理论的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实例。《西风落叶》中的理论阐释和译文都十分精彩。《译海一粟:汉英翻译九百例》讨论了九百多个例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力求博采众长,追求内容合理化,结构的系统化,对英汉语言进行了系统性的对比探讨。首先对英汉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的回顾,继而对英汉语言的基本构成形态、语音体系、构词方式、语义构成、语用表达、修辞应用以及英汉语言在句法结构方面的句型模式、构成成分等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对比分析,探根求源,揭示了英汉语言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与典籍英译研究》尝试将赵联斌先生提出的原型一模型翻译理论运用于典籍英译研究中,运用其核心理念“模拟”理论探究典籍英译的各个层面。用“适合”与“忠实”的翻译标准指导典籍英译译者的行为,使英译后的中国典籍能够满足译语文本读者的阅读需求。
本书就典籍英译的标准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整体论观点,圆观遍照地考察翻译之道、典籍英译标准之道和译者的整体翻译标准,并以《庄子》英译为个案研究,以整体论新视角分析译者整体翻译标准在忠实性(信)、可读性(顺)和创造性(创)三元要素上的中心取向。本书的目标读者是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广大的翻译爱好者。如果作者对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探索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翻译标准,那么本书写作的目的就达到了。
《林语堂翻译研究》是对翻译家林语堂的个案研究。林语堂提出了自己的诗歌翻译观,以及他的三条翻译标准:忠实、通顺和美。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译者的三种责任,分别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译文读者的责任及对艺术的责任。 林语堂的之处不仅仅在于他的翻译理论,还在于他的翻译实践。林语堂翻译了数量可观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许多古代经典作品。《林语堂翻译研究》作者举出典型例子,并且予以分析,以证明林语堂的翻译实践是在自己的翻译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因为历史的以及文化的语境也应该予以考虑,所以仅仅评价林语堂的翻译作品是否达到其翻译标准是不够的。《林语堂翻译研究》应用安德烈·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来研究林语堂的翻译实践,讨论诗学、意识形态和赞助人如何影响林语堂的翻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