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设计》一书是为全国医、护专业专科升本科学生编写的,由有丰富授课和科研实践经验和教师参加撰写。全书共11章,27万字,包括绪论、确立研究问题、文献查阅、科研设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及论文撰写等章节内容,较全面地反映临床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由于医、护专业的专升本学生多来自临床,为适应这些学生的特点,本书险注意与医、护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外,更着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实用性。如多增加临床实例,在文献查阅一章增加计算机查阅文献方法和Inter网上医学信息查阅方法的介绍及增加如何书写一份课题申请书等章节。文字力求简明易懂,内容实用。 本书为医、护专业专升本学生的教学用书,同时可供其他层次的教学参考。
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要求神经解剖学为其提供更加说尽的解剖学内容,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其结构与功能复杂,是临床定位诊断的形态学基础。作者积20余年教学之经验,并邀院校与医院之间道共同编著本书。希望在神经科学的基础性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架起桥梁,帮助临床医生思考和解释医疗实践中所见到的症状和体征,提出新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学科,是中医临床理法方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知识体系中有大量诊断学的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凝聚在相关文献之中。通过这知识,临床才可能找出病因,了解发病及病史过程,分析症状和体征,寻求内外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运用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揆度奇恒,援物比类,司外揣内,司内揣外,以辨明其内在联系和各种病、证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求得对疾病本质及其证候实质的认识。因此,中医诊断学文献是中医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客观存在。黄政德、胡方林主编的《中医古籍珍本集成(诊断卷脉诀刊误集解)》采用珍本古籍原版影印,真实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该书汇聚了全国各地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 限度地发挥珍本古
本书的内容及章节设置分两大部分:部分是用最简短的篇幅介绍与病理学密切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概念,包括生物大分子、真核细胞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调控、受体与信号传导等;第二部分则从病理学总论到各论,在各论中则按系统重点介绍某一种或一组疾病发生机制的分子病理学进展。其编写手法既不同于五年和七年制用的病理学教科书,也不同于诊断或科研用的专科病理学参考书,体现跨学科、多层次的交叉与渗透,这是本书的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