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程设计制图习题集(第5版)》与王启美、吕强主编的教材《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第5版)》(书号:978-7-115-39695-2)配套使用,编排顺序与教材基本一致,采用了*颁布的国家标准。本习题集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法基础、立体投影、轴测图、组合体、机件形体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展开图、电气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等内容,各章节都配有一定数量的基本训练题和综合题,习题有一定的余量,可根据不同的学时选用。
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一个无法回避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创新到底有没有方法?苏联的根里奇 阿齐舒勒及其研究同伴们通过对250万份专利的研究,在1946年就发现创新有法可依,这就是TRIZ。通过这个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实现整个国民创新素质的提升。 TRIZ是俄文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的读音首字母缩写,对应的英文名是TIPS(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当人类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否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创新能力呢?阿齐舒勒说,创新是通过创新的方法而不是通过知识的数量实现的。TRIZ包含很多零散的创新方法,将这些方法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创新方法论,这就是ARIZ(Algorithm of TRIZ,创新算法)。通过ARIZ的学习和训练,人们才能真正拥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TRIZ是脚
本书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编程软件使用、程序设计、应用举例及PLC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全书共分8章,为便于非自动化专业教学,解决与先修课程的衔接,在第1章中对电气控制系统做了较详细的介绍。为满足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本书提供较多的实例,并在相关章节提供了实训项目,供教学选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类、机电类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PLC技术培训教材,还可作为从事PLC应用开发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图册第5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增加了新内容,包括1600多张经典机械结构和机械装置图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注解、关键点提示。本书中的图例和注解都很有趣又充满智慧,可以激发读者的创造力。每个图例代表了一种设计理念,供设计师参考提炼并在新的或改进的机械、机械电子和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应用。此中文翻译版为全本,包括内容有:机构设计基础,运动控制系统,固定和移动式机器人,再生能源生产机构,连杆驱动装置和机构,齿轮装置、驱动器和机构,凸轮、槽轮、棘轮驱动机构,离合和制动装置,锁紧、紧固、夹紧装置和机构,链条和带传动装置及机构,弹簧、螺纹装置和机构,联轴器及其连接,具有特定运动的设备、机构、机器,包装、运输、处理、安全机构和机器,转矩、速度、张紧和限制控制系统,气动、液动、电动、电子驱动仪器和
全书分三篇,共13章:第1章总论,*篇常用机构(第2~5章),包括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第二篇机械传动(第6~9章),包括圆柱齿轮传动、其他齿轮传动、轮系与减速器、带传动与链传动;第三篇轴系零部件(第10~13章),包括连接、轴、轴承,以及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等。书后还配有附录,内容包括综合练习及部分常用的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本书内容简明易懂,图文并茂,注重工程应用;例题讲解实用性强,学生易掌握;课后习题紧扣大纲要求,突出教学重点,以判断题、选择题、综合题的形式给出。
本教材是*"西门子2013年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系列教材之一(教高司函〔2013〕101号),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设计方法与操作步骤融于具体设计案例,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出的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培养工程实践人才的要求。 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以培养产品设计能力为目标,以典型机械产品为设计案例,以产品设计流程为依据,将NX贯穿于机械产品总体方案设计、传动系统设计、部件设计、零件的详细设计、运动分析及有限元结构分析、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等;整合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装备、机械制造工艺等课程,突破了单一课程设计的不系统性和零散性,构建了以机械产品设计能力为主线,工程规范意识和工程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机械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体系。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线,突出设计性、实践性和综合性。《BR》 全书共15章。绪论介绍了机械的组成和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以及本课程研究的内容、性质和任务;第1章介绍了机械设计共用的基础知识;第2~12章分别介绍了连接件、传动件、轴系零(部)件及弹簧的工作原理、特点、设计计算方法及标准件的选用原则等;第13章从整体的角度介绍了机械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及设计原则;第14章简要介绍了可靠性设计、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摩擦学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以拓宽设计思路。
本书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转化成果之一。本书把比赛的任务和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主要内容包括测绘工具的使用、典型零件的三维建模、典型零件图的绘制、典型零件的草图绘图、典型零件质检报告的书写、常见零件的创新设计、三维装配与二维装配图的绘制以及综合实例,旨在培养学习者手工绘制草图、计算机制图和生产中零部件测绘等基本技能。 本书的特点是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做、学、教”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对零部件测绘、手工绘图、CAD成图、三维建模、装配知识与技能、质量控制、团队协作、职业素养等能力进行全面训练,使学习者具备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技能。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机械设计的参考用
《高技能人才培训丛书 产品结构设计及应用实例》采用任务引领训练模式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训练任务来源于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本书共由24个训练任务构成,均基于产品结构设计职业岗位高级工等级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通过系统学习这24个训练任务并达到其能力目标要求,学习者可以完全具备进行产品结构设计与开发的能力。每个任务均由任务来源、任务描述、任务目标、任务实施、效果评价、相关知识与技能、练习与思考几部分组成。训练实施采用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价五步训练法,涵盖从任务(问题)来源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效果评价的完整学习活动。
本书是在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 *规划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的,在保留第3版教材的特色和优点的基础上,本着以设计为主线,以简明实用为目标的原则,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更新、增减及重新编排。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编写,介绍了机械设计中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机器的组成、常见的机构、常见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及机械系统设计,同时也简要介绍了现代设计方法。书中引用的资料均为新标准。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近机类、非机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的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与朱强主编的《机械制图》(书号:978-7-115-19689-7)教材配套使用,全书共10章,围绕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这一主题,安排了制图基础知识练习、正投影基础练习、常见立体的表面交线练习、组合体练习、机件的表达方法练习、标准件和常用件练习、零件图练习、装配图练习、部件测绘练习和计算机绘图练习。书中习题内容选取大量来自于生产实际,充分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及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成人高校机、电类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供相关院校各专业的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学习用书。
机械制图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表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设计创新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许多产品是通过测绘国内外同类先进产品,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此外,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也需要现场测绘部分零部件图样。 机械零部件测绘是培养学生掌握零件测绘和装配体测绘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强化和提高学生绘图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零部件测绘练习,可以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起点。 本书针对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使用AutoCAD2014进行机械设计的专业教程,全书通过50多套完整机械案例、200多个课堂小实例、900分钟视频教程,系统、全面地讲解了机械设计的方法。 全书共3篇20章,第1篇为基础入门篇(第1章~第7章),全面讲解了AutoCAD2014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包括AutoCAD2014快速入门、常用机械制图工具、常用图形编辑工具、文字和表格、尺寸和公差标注、参数化绘图、快速绘图工具等;第2篇为二维机械设计篇(第8章~第16章),通过大量机械绘图案例,讲解了各类二维机械零件图、轴测图和装配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包括标准件及常用件、轴类、板座类、轮船类、叉架类及箱体类等零件;第3篇为三维机械设计篇(第17章~第20章),首先介绍了AutoCAD三维建模和编辑功能,然后介绍了三维零件的绘制和装配方法,以及三维零件生成二维视图的方法
本书是根据全国高等工业学校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制定的数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机械优化设计(第4版)》主要内容有:优化设计概述,优化设计的数学基础,一维搜索方法,无约束优化方法,线性规划,约束优化方法,多目标及离散变量优化方法,机械优化设计实例,常用优化方法程序的使用说明及计算机实习指导。 与本书配套的光盘中,有附录“常用优化方法程序及计算机实习指导”中的全部源程序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机械优化设计(第4版)》全部的图、表、各章部分习题参考解答及相关软件等内容,方便师生使用。
本书为了适应以独立学院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应用型本科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并根据“高等学校工科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该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的建议,结合独立学院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深化而编写了机械制图习题集,本习题集与胡国军主编的《机械制图》配套使用。
本书是学习AutoCAD二维绘图及三维造型的习题集,除提供了大量典型习题外,还对有一定难度的习题给出了作图步骤提示。全书习题安排由易到难,系统而全面,既有基本命令及作图方法的练习,也有难度较大的综合性练习,对初学者及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全书分为3篇,共17章,主要内容有基本绘图及编辑命令练习、作图及编辑技巧练习、复杂平面图形综合练习、书写文字及标注尺寸练习、绘制复杂零件图练习、使用图块及属性练习、轴测图绘制练习、基本三维造型及编辑命令练习、构建复杂实体模型和着色渲染练习等。 本书颇具特色之处是把所有习题的绘制过程都录制成了视频,收录在本书所附光盘中,可作为读者练习时的参考和向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CAD相关专业及各类CAD培训班的辅助教材,也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及计算
本习题集根据*《高职高专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的基本要求,以毕业生从事现场技术工作所必需的扎实读图能力和基本绘图能力为核心编写而成。本书与王其昌、翁民玲主编的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第4版)》同步出版,配套使用。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轴测投影、常见立体表面交线和读图思维基础、组合体、机件的表示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选学内容有:读第三角画法视图、焊接图等。 本习题集突出读图训练,把读图与绘图结合起来,每章都配有一定量的读图题,并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读图训练方法,以确保学生读图训练不断线,克服“跳跃式”读图训练所造成的学习困难,使学生的读图技能呈现螺旋式的提高。通过本习题集的练习,学生能够获得较扎实的读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