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了适应我国核电与核技术应用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结合四川大学多年核电子学实验课程教学经验而编写的最新核电子学实验教材.全书共12个实验,前9个实验为基础实验,后3个实验为开放实验.附录部分总结了实验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实验中需要用到的课外知识以及实验所用到电路的完整电路原理图.
本书是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压水型反应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核辅系统、专设安全系统、仪表与控制系统、源项与辐射防护、反应堆装卸料、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蒸汽动力转换系统简介、力学分析与评定、事故安全分析、运行及运行分析、事故管理、老化管理、试验验证、舰船核动力装置退役、核动力技术发展趋势。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船用核动力研制全过程、全寿期知识。 本书可供核能工程领域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核专业教学之用。
本书是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之一。本书*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含苏联时期)研发核火箭发动机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苏联和美国研制核火箭发动机的历史概况,核火箭发动机的组成与不同类型发动机的比性能,装备固相反应堆的核火箭发动机的实物试验、核发电装置的计算原理与设计依据,装备气相反应堆的核火箭发动机和核发电装置,核火箭发动机和核发电装置的其他方案,空间核发动机和核发电装置应用前景等。本书对我国从事相关研究的科技人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既可供高校广大师生阅读,也可作为航天和核能工程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先进粒子加速器系列 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射频电子辐照加速器原理及相关技术,电子辐照加工的相关应用如直线加速器及其加速管设计技术、梅花瓣加速器和蛇形加速器等新型的重入式射频加速器设计技术、辐照均匀化技术、电子束流引出与打靶技术等。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技术深度和广度,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辐照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企业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为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核燃料循环体系的概况,铀矿的勘探、开采和分离提取,并阐述了铀浓缩(同位素分离)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核燃料元件的基本结构和设计,轻水反应堆、快中子堆、高温气冷堆的燃料制造加工工艺、安全管理以及发展趋势;乏燃料的输送方法及安全对策、湿法储存方式及干法储存方式的主要设施设备以及各国乏燃料储存的状况;乏燃料后处理的概要、工艺流程及主要机器设备的构成,工艺安全性及保障措施,世界后处理工厂的概况;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及分类,高、中、低放射性废物及放射性气体的管理及处理技术;世界各国在先进后处理分离技术领域的研发状况及展望。 本书可为有关专业人士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核工程专业、核化工专业及核
本书以世界三次严重核事故为主要内容,根据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为基础,对三座核电站的基本情况、核事故发展的始末、对公众和环境的影响、周边环境及其恢复情况、经验教训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阐述了我国在吸取核事故所带来的教训的同时,不断改进、提升核电安全水平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改进在运核电项目、更新设计理念以及核电技术创新等;并以重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现场纪实的形式,为读者展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周边环境及其恢复情况。
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本书客观地给出了有关核能知识的基础和相关的拓展阅读,这些知识,只要掌握基础的高中代数知识便可以理解。这些知识包括了生产核能的物理和科技知识,反应堆的设计、核安全、商业核电和核扩散的关系,以及美国为解决核废料问题所作的尝试。书中还包括了,通过对比德国、美国和法国的核政策,美国原子能管理委员会主席HaroldDenton,对美国的商业核电工业提出的质疑。
本书用简明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电离辐射环境的基础知识、环境中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电离辐射环境安全方面的关注热点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等。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辐射安全与防护、辐射环境监测和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以及对电离辐射环境安全感兴趣的有关读者。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建设原子能工业,标志着新中国核工业正式创建。在我国核工业创建五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编辑、出版《辉煌历史》画册,很有纪念意义。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核工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可能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总规模,届时核电将作为中国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8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参观“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时强调:“实践证明,党中央出发展核事业的战略决策是十分正确的,我国核事业队伍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和创新能力的队伍”。胡锦涛同志也在今在8月30日在参观“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时指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无论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看,还是从保障国家安全看,
本标准代替GB/T l3694—1992《a-,β-平板标准源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 l3694—1992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标准名称改为《a、p和7平面标准源通用技术条件》; b)增加了8个术语和定义,更改2个术语和定义; c)增加了标准源新品种7个(55Fe 238Pu l291 241Am、57C0 137Cs、60C0 7标准源); d)增加了源的适用范围; e)增加了标准源的结构形式、核纯度检测方法、源效率和源底衬材料; f)增加了推荐使用的7标准源放射性核素及其过滤片的要求; g)修改了标准源的表面发射率推荐范围; h)增加了平面标准源活度的不确定; i)增加了标准源活性面尺寸和源底衬平面外形尺寸; j)增加了标准源的安全性和牢固性; k)增加了标准源说明书。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
本书介绍了新型核能技术的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括概论,核物理基础,商用核电技术,核安全与核能经济竞争力,中国核电技术发展现状,核能的新纪元,未来的新型核能,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战略。 读者对象:从事核能利用行业的科研、技术、管理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可以参考使用。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轻水堆核电厂严重事故相关机理及现象学的专著,汇集了作者及其课题组多年来在严重事故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为了尽可能全面反映国际研究动态,书中也介绍了其他研究者的成果。 本书共分为13章,其中:第1、2章对核电厂严重事故及其历史进行了回顾;第3章至第9章详细介绍了严重事故进程中的各种现象学及相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第10、11章对严重事故后的管理和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第12章对国内外严重事故分析程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第13章整理给出了核电厂及相关核动力系统严重事故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材料的热物性。 本书有助于提高对核电厂严重事故的认识水平,增强对核安全的重视。本书可供核电厂设计和研究单位开展相关工时参考,也可以作为核电厂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教材。
本书着力于核工程所涉及领域的基本原理,打通各个领域的壁垒,使核工程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的基本原理融会贯通,使读者能够掌握全面的知识体系。
本标准规定了压水堆核电厂中堆芯热功率测量试验的原则、方法和基本要求。通过二回路的热平衡试验,精确测算核电厂堆芯热功率,保障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本标准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堆芯热功率测量试验,重水堆等其他堆型核电机组的堆芯热功率测量试验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书是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之一,并有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是一本系统介绍核武器知识的基础性读物。内容主要包括必要的核物理和核材料的基础知识;原子弹、氢弹、特殊性能的核武器、核武器小型化等的基本原理;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和诊断方法;核武器系统的构成、核爆炸效应以及战术技术性能等知识。除核武器的科技知识外,还介绍了核扩散与防止核扩散、核军备控制及其核查技术、核态势、核战略、以及我国核武器安全战略等方面的知识。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可供与核武器事业有关的领导、管理人员、专业人员、部队指战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也可用作为其他邻域关注核武器事业的同志了解核武器知识的参考,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核电厂常用材料概述、核电厂重要设备的服役环境、核电厂材料疲劳及疲劳分析、服役环境对材料疲劳影响分析的历史及现状、疲劳试验分析装置、环境对材料疲劳影响参数、疲劳试验大纲及规程、低合金钢材料疲劳试验结果、奥氏体不锈钢疲劳试验结果、疲劳检测及裂纹容限分析等。
本书在吸收已有相关出版物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铀矿冶分析领域的*理论和成果,内容广泛。全书着重从实用出发,介绍了分析工作的基础知识和铀矿冶工艺过程常规分析方法;阐述了铀及其化合物、铀矿石浓缩物及核纯产品中杂质元素、铀矿冶排放物料等的分析原理和分析方法,叙述了分析数据的相关处理方法。 本书适合从事铀矿冶科研、生产工作的分析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阅,也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实验人员参考使用。
为适应核安全法制建设的需要,我局重新编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导则汇编》。 本汇编对1992年版核安全导则汇编作了补充和修订,收入了所有1986年至1998年上半年发布的现行有效的核安全导则。
本标准代替GB/T14503—1993《放射性同位素产品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本标准与GB/T14503—1993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动: ——增加了前言和规范性引用文件,并对条目等作了一些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术语部分的英文;增加了“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和“放射性核素发生器”的术语和定义;将术语“放射性药品”修改为“放射性药物”,并修改其定义;修改了术语“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放射性无机化学制品”和“放射性标准物质”的定义;删除术语“模拟标准源”的术语及定义. ——增加4.1“概述”,将原标准第3章悬置段修改后纳入;原标准3.1“放射性无机化学制品”增加子项分类“放射性单质”、“放射性氧化物”、“放射性无机酸”、。放射性无机碱”和“放射性无机盐”;原标准3.2“放射性有机标记化合物